一個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女子——Papi醬,在短短四個月,憑借三十多個自編自導自演自剪的短視訊,狂攔1000萬粉絲。不僅火速簽約Angelababy的經紀公司,更是得到徐小平、羅振宇等人的聯合注資。

這位自诩「低配版蘇菲•瑪索」的Papi醬已然憑借其獨具風格的創意短視訊,嘗到了網紅經濟的甜頭。也就在對外宣布合作後的第三天,一場号稱「新媒體營銷史上的第一大事件」呼之欲出,僅100張8000元溝通會門票就賺足了眼球。
那麼,這史上「第一次新媒體廣告拍賣」,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内容創作者重塑自媒體的定價權?
當我們回顧Papi醬的視訊内容時,不難發現,其作品内容主要包括對辦公室文化、節日送禮、性别歧視、劇本修改、閨蜜關系、戀愛、明星、爛片等内容的吐槽。而這些話題,大多是既往被不斷翻炒的陳詞濫調,隻是通過短視訊的方式進行了再加工。
用羅振宇的話講就是「你每天網上刨幾個段子的掰幾句」,從本質上并沒有貢獻更多新的觀點。
微網誌興起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專門服務于這樣的情緒宣洩,背後所呈現的吐槽文化正是迎合了空虛浮躁的社會心理。尤其在娛樂至死的年代,這樣的社會心理愈加助長了快餐文化、淺性閱讀等文化時尚。
大批屌絲觀衆開始引領娛樂消費潮流,人們開始不自覺地抵制思考,傾向于膚淺的、輕松的、搞笑的娛樂話題。并在對時事新聞、娛樂事件的全民“吐槽”中排解空虛寂寞的情緒,在自娛自樂的消遣感官刺激中得到滿足。
後現代感官背景下,這種僅靠荷爾蒙激活的吐槽文化,在網紅經濟的溫床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催生。它以絢麗的形式籠絡着屌絲群體,在那些淺薄的話題上反複咀嚼,集體的高潮與失落,集體的快感與悲傷。
看似人人都在進行感官進化,但是誰都不知道自己從中獲得了什麼。有思想的東西反而顯得幹癟無趣,因為難有共鳴;有視野的文章總是顯得松散無力,因為沒有交集。
在人人高喊内容為王的時代,隻有能沉澱、有内涵、正能量的内容才能真正有助于成長,并推動社會的進步。而那些在逐利資本推動下的網紅經濟,過度迎合着低趣味無内涵的内容方向,不論能否獲得更多的市場關注,能否赢得持續的變現能力,能否實作更多的價值回報,其本質都是社會文化的一種停滞甚至倒退。
如今,一直推崇「深度内容産出」的邏輯思維主動聯合資本推動Papi醬的快速變現,不能不說也是一種對現有社會娛樂消費趨勢的「折服」與「妥協」。
這一舉動非但不能為内容産生者争取廣告定價權。相反,這一場借由資本、流量、營銷的新媒體炒作,讓人們在網紅經濟的泥潭中愈加深陷,讓逐利資本在集中流量的擷取上愈加便捷,讓自媒體人在内容創作的道路上愈加迷茫。
「好的生活是受愛的刺激,并且由知識來引導的生活,否則就是不值得一過的生活,就是在情緒宣洩迷路的生活。」——羅素
這是羅振宇自己很喜歡的一句話,不知現在讀來又是何種感想。
前途漫漫,與君共勉!
本文版權歸“人言”營運團隊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擷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