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省城讀書生活瑣憶(四)

榮玉奇

我16歲那一年(1965年),國中畢業參加中考,考上一所省城的省部級中專——石家莊鐵路司機學校。那一年的9月份,我遠離故鄉來到省城,開始了省城四年的讀書生活。在省城讀書期間,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我願意把它寫下來。

四、囊中羞澀

還有一個困擾着我們這些農村來的學生的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家庭經濟收入有限,是以囊中羞澀。

因為我們來自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家庭收入除了種地,沒有别的經濟來源,是以平時我們沒有零花錢,生活非常節儉。除了學習用具和牙膏、肥皂這些生活必需品,根本沒有其它零花錢。平時沒有錢購置新衣服,更沒有錢買零食。大概這也是城裡學生瞧不起農村學生的一個原因吧。

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看電影,好像影片的名字叫《魔術師的奇遇》,是一部立體電影。平時學校組織看電影,學生票都是5分錢,而這一次因為是立體電影,票價是平時的四倍——兩毛錢。就是這兩毛錢,難住了我們這些農村學生。兩毛錢對城市學生來說,也許是小菜一碟,可是我們因為囊中羞澀,腰包空空如洗,隻好放棄這次看立體電影機會。看電影回來,城裡學生繪聲繪色向我們講述立體電影的神奇,而且明顯帶有一種鄙夷的眼色,我的心靈好像受到了侮辱,憤然轉身離開,懶得聽他們講述。

每逢星期日上街,城裡的學生因為家庭條件都比較好,經常買很多零食吃,有時還帶回到宿舍來吃。而農村來的學生沒有這個條件,腰包沒有閑錢,隻能看着别人津津有味地吃着,心裡很不是滋味,頗有一種"矮人一截”的感覺。原來在書上看到“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的成語,還不太了解,現在才感受到不是沒有一點道理。後來,幹脆星期天就不上街,到圖書館借幾本書把自己關在教室看起來,到書中去找樂趣,到書中去遨遊,欣賞和領略文學和藝術的快樂。雖然說,這也不失為一種消磨時間和排遣情緒的好方式,但那個時候也實在是出于無奈啊!雖然沒有在書中發現有什麼“千盅粟”、“黃金屋”、“顔如玉”,但多讀書,總是感到心裡亮堂,精神充實,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總是一件有益的事啊!有不少大部頭的長篇小說都是那時讀的,像《烈火金剛》、《林海雪原》、《青春之歌》 、《苦菜花》 、《迎春花》、《敵後武工隊》 、《野花春風鬥古城》,還有《紅與黑》、《簡愛》、《悲慘世界》、《靜靜的頓河》、《安娜卡列尼那》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