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2021年對于我國來說就是一個“航天年”,在過去的9個月裡,長征系列火箭進行了數十次發射,将多顆衛星送上藍天,将多批航天員送入太空,最重要的是,準确無誤地将天和核心艙送入400公裡高近地軌道,代表着中國空間站崛起了。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入軌沒多久,先後有兩批中國航天員體驗了天和核心艙内部舒适的生活,幹淨整潔的生活環境,清新的空氣,美味營養的食品,這與運作了21個年頭的國際空間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雜亂無章的線路,簡直可以用“一片狼藉”來比喻。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國空間站的高大上,而國際空間站已經步入“晚年”,由于多方面原因,俄羅斯失去與美國再次合作的興趣,鬧着要與美國“分家産”,17國加入了中國空間站發展計劃,正在努力學習中文,美國快成“孤家寡人”了。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現在是故障頻出,能支撐到2025年就已經很不錯了,退役在即,之前與美國合作的多個國家都已經找好了下家-中國空間站,唯獨隻有美國最為擔心:沒有了國際空間站怎麼辦?美國會不會是以而失去航天霸主的地位?

這一下刺痛到了美國人的敏感神經,很快就有多家美國私人公司站了出來,紛紛對外公布重磅消息:計劃打造私人空間站。根據多方消息稍微梳理了一下,未來6年内,美國人将建造3個私人空間站,難道是要與中國空間站一較高下,以數量取勝?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私人空間站軌道礁(Orbital Reef),世界首富傑夫·貝索斯名下的藍色起源太空公司(Blue Origin)很多人都知道,最近該公司對外宣布了私人空間站計劃-軌道礁(Orbital Reef),軌道礁不同于國際空間站,将被打造成“太空商業園區”,一次可滿足10人同時居住。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為了建造軌道礁(Orbital Reef),藍色起源與航空航天承包商 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 子公司Sierra Space、老版波音公司、Redwire Space和Genesis Engineering四家航天公司合作,軌道礁預計最早在2025年部署。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藍色起源負責提供空間站的“實用系統”和“核心子產品”,然後使用正在研制的大推力火箭New Glenn送入軌道,Sierra Space負責LIFE栖息地環境,使用大量的柔性材料,換句話說,軌道礁将會連接配接多個充氣的空間站子產品。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Redwire Space将負責空間站有效載荷,并建構可部署結構,将對軌道礁進行微重力研究、開發和制造。波音公司負責建造科學實驗子產品,負責整個空間站的營運和維護,機組人員和貨物的運送工作。Genesis Engineering研制“單人航天器”系統,以替代宇航服。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私人空間站Starlab,在2021年,由美國多家航空公司組成的公司團隊宣布了另一條重磅消息:開始建造私人空間站Starlab,計劃2027年正式營運,Starlab空間體積約為國際空間站的1/3,一次性可生活4名宇航員。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該公司團隊中有Nanoracks公司,Voyager Space和著名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NASA也非常支援私人空間站Starlab的建設,NASA打起了小算盤,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私人空間站崛起,美國宇航員繼續可以入駐空間站,還可以讓NASA每年可節省10億美元。

Axiom空間站,除了支援私人空間站Starlab建造之外,NASA還單獨與Axiom Space合作,打造Axiom空間站,并簽訂了CLD 計劃,并已經向Axiom Space支付了1.4億美元的首批資金。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Axiom Space建造連接配接到國際空間站的艙室子產品,并在2024年之前連接配接空間站,當國際空間站正式退役之後,Axiom空間站将與國際空間站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空間站,Axiom空間站将可用于商業旅遊,子產品将擁有巨大的觀景舷窗。不過根據Axiom空間站建造要求,國際空間站壽命延至2028年。

美國人将在未來6年内計劃打造三個私人空間站,與中國空間站一較高下,但空間站并不是這麼好打造的,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援,沒有個千億美元就不要癡心妄想了,還需要先進的航天技術,雖有美國NASA作為後盾,但自己若沒有一點真本事,肯定是行不通的。

要把中國空間站比下去?未來6年内,美國人打算建造三個空間站

美國私人公司的想法是好的,但執行起來一定是困難重重,就像被世人稱為“宇宙狂人”的馬斯克一樣,現在星際飛船的發展速度明顯變慢了很多,還沒有進行軌道飛行,但被英國理查德·布蘭森的維珍銀河和傑夫·貝索斯的藍色起源超越了,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都已經成功進行了軌道飛行。有趣有料的科學内容請關注唯一的微信公衆号:有趣探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