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1775年的冬季寒冷凜冽。

11月11日,自然主義者吉爾伯特·懷特看到漢普郡賽爾伯恩村裡的樹幾乎落盡了葉子。他在日記裡寫道:“樹木開始變得光秃秃的。”十五英裡外,在高高的丘陵上,在史蒂文頓的村莊裡,在最後的葉落聲中,教區牧師的妻子天天盼望着她第七個孩子的誕生。

上文摘自英國傳記作家克萊爾·托馬林的作品《簡·奧斯丁傳》的開頭部分——第七個孩子就是簡·奧斯丁。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出生于18世紀的簡·奧斯丁,曾被譽為“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偉大女性作家,死後被許多書迷所膜拜和追懷。

氛圍的驅使之下,很多人産生了通過寫她的傳記來深入了解、懷念和傳播她的想法,于是各種以簡·奧斯丁命名的作品如雨後春筍。

有些以書籍的形式,也有以光影的形式,比如由安妮海瑟薇主演的電影《成為簡·奧斯丁》。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諸多作品中,托瑪林寫的《簡·奧斯丁傳》頗受歡迎,許多知名媒體都對其極高評價。

露西·休斯-哈萊特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中說:托馬林以極強的情感烈度描寫簡·奧斯丁,使她變得前所未有的鮮明。

菲利普·亨舍在《星期日郵報》說:我覺得未來許多年内都不會再有比托瑪林這本更好的簡·奧斯丁傳記了。

《哈珀與女王》上面寫道:在所有的奧斯丁傳記中,這本最好……

《費城詢問報》也留下了評論:這是為數不多的一本能夠得到主人公認可的傳記。

……

難道托瑪林有什麼獨家嗎?

托馬林在文中的表達讓人相信她并沒有,甚至托瑪林也與大多數寫奧斯丁的作者一樣,為簡的姐姐卡桑德拉和侄女燒掉簡大量的信件而懊惱不已。

事實上,因為缺少這些最能揭露個人生活經曆和心理曆程的信件,沒有人能全面地了解這位偉大作家的清晰面貌。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但是托馬林是不一樣的,她以小說般的藝術手法(《女性書評》評之如同小說一樣引人入勝)和感情帶入,讓讀者猶如在一副美麗的畫卷中看到簡如那“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但是偏偏又不失真實感,因為她所說到的人和事全部都是真實存在過(作者附以大量的文獻證據)。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6">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h1>

托馬林的方式到底有多迂回啊?

她除了寫簡血緣最近的親屬(父母和兄弟姐妹),還花了很多篇幅去寫一些她幾乎夠不着的人物,力盡從因果關系來推知她的形象。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比如她的曾祖母。

文中寫到跟出身高貴的母親(倫敦市長的後人)相比,簡的父親喬治·奧斯丁的出身略微貧寒,職業(牧師)收入也不甚可觀,但是他卻受過良好教育,畢業于牛津大學,還因為學習優秀而獲得獎學金。

父親的學識淵博與簡無從謀面的曾祖母不無關系。

簡的曾祖母原本出身于殷實之家,但是家道中落,又遇到了某些人的計算,在丈夫死後,帶着一籮筐兒女艱難度日。

但是這位偉大的母親,放下千金小姐的傲嬌,去應聘某學校類似保姆一樣的工作,為的是換取兒女免費的學習機會。

托馬林贊她有青雲之志——婦人不見得都頭發長見識短,這位傳統家庭婦女就知道隻有教育才能創造更好的未來。

在如此意識熏陶和傳承之下,奧斯丁家族幾乎沒有不愛學習之人,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每個人都學識豐富和多才多藝。

媽媽和大哥哥能寫得一首好詩,姐姐是妙手丹青,簡除了能寫小說還會彈琴,每個孩子都各有所長……

簡的父親雖然沒有飛黃騰達,但是對學習永遠充滿熱情——我們能從他巨大的書庫窺知一二。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這個書庫也是塑造簡·奧斯丁的工廠——獨家制造,唯此一件。

簡長年泡在書庫看了很多書,有些名家的思想隐約閃爍在她作品的字裡行間。

如果說,托馬林寫簡遠近親人的求知事迹是為了搭建偉大作家成功的可能成因,那麼,寫她的結交範圍與喜好就是為了追索她的成長成果?

作者在文中有提到簡親近之人對她的評價,竟然大多數都不在書迷們的預期之中。

總結起來,大概就是語言刻薄,為人冷淡和平凡。

這在她的小說裡還真能找到相似之處,或許作者暗示了這種可能性。

簡有5位哥哥和1位弟弟,無論是嫂嫂還是弟媳都與她的關系都不甚親密,特别提到與家庭富裕的三嫂,彼此經常不同框。

同為奧斯丁家的女兒,簡的姐姐卡桑德拉與之形成強烈的對比,後者頗受人歡迎和稱贊。

這種不同,直接展現在每次嫂嫂生孩子都是卡桑德拉去幫忙料理的事實上,或者在三哥愛德華那個大莊園(有《傲慢與偏見》達西家那麼豪華)裡,在三嫂未死去之前難見到簡的身影。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在衆兄弟姐妹中,簡與姐姐卡桑德拉、哥哥亨利以及他的妻子關系最為要好,能夠推心置腹和互相依靠。

在往來的親戚中,簡獨愛表姐伊萊紮,對她的異域風情頗為欣賞,作為回報,伊萊紮也非常真誠地欣賞和鼓勵簡的創作。

簡的内心孤寂、冷靜和清高,同時又把人生看得很通透。

她也許不太習慣曲意逢迎,比較忠于自己的感覺。

她能把小說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其實就是這種冷靜下超出常人的觀察力使然,同時又把自己的思想和感覺揉碎融入其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h1>

作者在寫到簡某些不幸經曆時,在字裡行間透出一種悲憫的語調,恰似一種母親般的溫柔。

簡還在嬰兒時代便被送到附近的農民家撫養(托馬林說那時候因為孩子多,像奧斯丁這樣家庭都是這樣操作的),直到大概2歲才接回來。

而到了學齡,她又被送到條件可能不太好的私人學校——為的是給男孩們騰出地來。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文中并未詳細描繪出這些學校的具體樣子,奧斯丁家也沒有人記錄下來。

但有一件事倒是很确鑿,就是簡差點在流行病爆發的時候死于某私人學校。

作者也屢屢提到簡喜歡諷刺家庭教師,猜測她在私人學校飽受了某些老師們不太友好的對待。

但是,在簡為數不多的好友中,卻有一位叫安妮·夏普的家庭老師(侄女的家教)。

由此也可以看到,簡不喜歡的不是家庭老師本身,而是那份讓自己痛苦又無法逃避的經曆。

抛卻家庭老師的身份,夏普是一個有見識、有能力、敢于追求夢想的新時代女性(後來開辦了一所比較正規的學校),這也許是簡所向往的。

這也是簡能夠超越對童年私塾生活回憶的厭倦,去喜歡夏普的原因。

除了夏普,作者還陳列了簡不同一般傳統女子的其他資訊,比如她可能是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讀者。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在當時傳統眼光中,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是一個離經叛道的女人,寫出來的東西不被當時人之所接受。

也許簡曾經羨慕和暢想過自由的人生,或者多少受到過影響。

文中提到,在簡失戀(與湯姆·勒弗羅伊相戀,由于雙方沒有财産被家長棒打鴛鴦)三年後被一位有财産的年輕男子求婚,她起初答應了,但是一夜之後又反悔。

托馬林說,簡答應之時想到了日後的生活終于不用沒着沒落了,與她處境相同的姐姐也會有了容身之所。

反悔之後,想到了什麼呢?

托馬林沒有給出猜想,但是在後面的章節引導讀者去閱讀簡的作品。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簡能夠專注地寫出被世人稱頌的六部好作品(《諾桑覺寺》、《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勸導》、《艾瑪》、《曼斯菲爾德莊園》),又能往角色中加入一些超越傳統女子的特質,比如《勸導》中安妮的冷靜和堅強、《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的堅持本心等等。

看到婚姻中困于生孩子一直生到死的嫂嫂們(有兩位嫂嫂在生了一籮筐孩子之後死于分娩),或者看到為了财産不得已嫁給沒有愛情的女人,簡也許并不太想随波逐流。

但是在面對生活的困頓和拮據(35歲之前未獲得一分稿費,基本上靠人救濟)之時,她又對自己的堅持出現過短暫的困惑和動搖。

托馬林既懂簡的無奈也相信她的骨氣。

當奧斯丁夫婦根本沒有征求簡的意見就帶着女兒離開家鄉搬去巴斯之時,托馬林很露骨地寫出了看法:簡就像被家人再一次抛棄(因為到了婚齡未能如期出嫁)。

簡奧斯丁傳:抱着簡離世的姐姐為何燒掉她的書信,到底隐藏了什麼用迂回的方式去了解她用母親般的溫柔去了解她結語

也許她已經感同身受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3">結語</h1>

簡是在親愛的姐姐懷抱裡離開人世的,享年41歲。

她與姐姐在彼此心目中的地位無人可代替。

但是,簡的遺産并沒有留給姐姐,而是分成兩份,一份給亨利哥哥(因為他破産欠債),一份給亨利哥哥以前的舊仆人。

側面透露了簡一顆關懷弱者的慈悲之心,也表明作者對别人對簡作出的“為人刻薄”的評價的不以為然。

作者在後面的章節就像互相呼應一樣,重提了簡死後大量的信件被焚燒之事,可見心中的遺憾非同一般。

沒有了這些信件,簡的真正模樣終究是不清晰的,後人不管如何努力去窺探,卻如霧眼看花。

然而,這有什麼關系呢?

正如沃爾斯通克拉夫特的丈夫威廉姆·葛得漢為了追憶妻子,毫無保留地寫了她的傳記,結果這位女士在死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遭受着非常不良于耳的身後名。

畢竟,凡是俗人都有别人看不中的地方,簡沒有義務讓全世界過多了解自己,卡桑德拉有義務去最大程度保護妹妹的隐私。

當然,這些不會讓托馬林停下腳步,傳記終究成稿。

那些隐藏了的秘密,就讓它化作煙雨,而簡·奧斯丁,就像站在雨中的美人,看不清面龐,經過藝術家們去勾勒她的倩影,也是美輪美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