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浩然史觀

九十年代的一天,廣州迎來了春天,院子裡幾個小家夥圍着兩位老人喧鬧個不停。這兩位老人分别是開國将軍葉建民和他的妻子徐靜。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葉建民)

小孫女把葉建民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軍銜、穿軍裝的照片翻出來拿給葉建民,水靈靈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這張照片好神氣呀,爺爺,你從小就想當将軍嗎?”

徐靜揉了揉小孫女的臉,溫柔地告訴她:

“傻孩子,你爺爺小時候可是個苦孩子,他這個将軍呀,是在革命隊伍裡鍛煉出來的。”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葉建民和妻子徐靜)

葉建民曾在一九三八年指揮部隊與日軍交戰,繳獲了天皇所賜的“功勳炮”(該炮解放後被送進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在一九四三年三月參加陳家集戰鬥,殲滅日軍一個中隊,之後,他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作為開國将軍,葉建民在沙場上戰功赫赫,他的成長經曆是怎樣的?他是如何年紀輕輕就能成為将軍的?

年少參軍

葉建民,原來的名字叫葉達初。葉建民在家中排行老三,有兩個姐姐和兩個弟弟。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在半年糠菜半年糧的日子裡,野菜熬成的湯汁代替了母親的乳汁,養大了葉建民。

葉建民是農村家庭出身,父親葉如波是個老實忠厚的農民,平時通過佃田種田、挑油皮、進山砍柴來換些生活用品維持生計。母親彭氏是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女人,她含辛茹苦,又種田又織布,就這樣把五個孩子拉扯大。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人上司湖北黃安、麻城兩個縣的農民,發起了黃麻起義。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黃麻起義)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葉建民的耳朵裡,十幾歲的他第一次聽說了為勞苦大衆謀利益的中國共産黨。

這一年,革命之火在鄉村熊熊燃燒,葉建民和家人們紛紛投身革命的洪流,先後參加了鄉赤衛隊、村婦女會和兒童團等革命組織。

不滿十二歲的葉建民擔任了村兒童團的團長一職,小小年紀卻有着無窮無盡的熱情和能量,每天興高采烈地站崗放哨、查路條,還定期幫助軍烈家屬幹活,唱紅歌,是以還學會了《八月桂花遍地開》等好多紅軍歌曲。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兒童團)

直到一九三一年七月,葉建民才正式開啟了他的軍旅生涯,在大竹園村報名加入紅軍——羅山縣獨立營。

那時葉建民不過剛十三歲,就開始打仗了,第一次打仗時還不如槍杆子高。

就這樣跟着紅軍輾轉多地,随着年齡的增長,葉建民長高了,經曆了長征的洗禮,他的槍法也越來越好了。

在無數戰役中,葉建民與先進的中國共産黨人朝夕相處,也逐漸下定決心加入黨組織。一九三六年,葉建民在虔誠地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得到組織的廣泛認可後,成為了一名為祖國奮勇殺敵、屢立戰功的優秀共産黨員。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年輕時期的葉建民)

挺進東北

葉建民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不斷成長,經曆了抗日戰争後,葉建民已經成為了山東野戰軍二師五團的團長。

一九四五年八月,蘇聯紅軍殲滅了日本帝國主義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東北的僞滿政權也不複存在,這時東北暫時處于無人掌管的境地。

抗戰已經結束,但國内局勢仍是一片動蕩,蔣介石還在暗中企圖發動内戰。東北成為一片戰略要地。

然而,當時蘇聯政府曾與國民黨簽訂過《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約定東北的行政主權歸中國國民黨政府所有。但是在抗戰期間,蔣介石的部隊都奉命躲在後方,無所作為,現在卻為了積極發動内戰而依靠美國的幫助,快速向東北輸送主力部隊。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宋子文參加外蒙獨立簽字儀式)

為了保衛抗戰勝利的果實,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下令進軍東北。一九四五年九月一日,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羅榮桓收到了調師進入東北的來電。是以,葉建民也奉命,于十月八日率領山東二師五團,開啟了十七天前往東北的路程。

吾兒“愛群”

在趕往東北的途中,大隊路過莒縣。

葉建民獨自悄悄來到了沈家扁山軍區的後方醫院,原來,葉建民的結發妻子徐靜在這裡剛剛生下了他們的兒子。

徐靜原本跟随葉建民在五團工作,經常為戰士縫補衣裳、拆洗被褥,還教不識字的戰士學文化,是以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徐大姐”或“徐指導員”。後來,徐靜預産期将近,便住進了後方醫院。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葉建民和兒子)

葉建民前來探望徐靜和剛出生的兒子。十月的天氣已經慢慢變涼,葉建民也換上了厚一點的軍裝。一進門,葉建民摘下了軍帽。

徐靜知道葉建民還有要緊軍務不便久留,是以,一見面,便催促葉建民為兒子取個名字。葉建民輕輕抱起這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雙眼目光滿是慈愛,他細細端詳着孩子的面容,腦海中閃現一個極好的名字。

“叫愛群吧”,葉建民說,“愛群,就是說軍隊永遠離不開人民群衆!” 徐靜聽了,連連點頭,說“這個名字真好!”

然而軍務緊急,僅僅停留了一會兒功夫,葉建民便拿起軍帽戴在頭上,徐靜為他正了正衣襟,他又踏上了趕往東北的路。

巧運槍彈

部隊一行終于到達東北,葉建民看着腳下的黑土地,眺望着遠方的農田,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劉興元)

這時,師政委劉興元找到了葉建民。劉興元之前去沈陽聯系部隊申請彈藥被服補給,然而情況有變,沈陽方面無法供給部隊急需的槍支彈藥和被服,他們隻能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于是他們想到了日本鬼子遺留下來的軍械庫,說不定可以找到他們需要的物資。一開始,士兵們到遼陽市南大營地的日本鬼子軍械倉庫順利找到了槍,但是卻在尋找彈藥的時候遇到了困難。

由于語言不通,看管彈藥庫的蘇聯紅軍不允許拿走彈藥。無論他們怎樣比劃,蘇聯紅軍就是不能了解,也不讓他們進入倉庫。

于是葉建民和士兵們想到一計,他們在晚上派人給看守值班的蘇聯士兵帶來白酒和熟肉。雖然語言不通,但是面對美食,這些大兵倒是欣然接受。當他們酒足飯飽、酩酊大醉的時候,葉建民的士兵們便悄悄把彈藥運走了。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行軍路上的葉建民)

北鎮突圍

時間到了十一月,蔣介石派來的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已經率先占領了錦州,并且繼續向前占領了溝幫子,想重溫當年“圍剿”紅軍的舊夢。

葉建民的軍隊離敵人越來越近了。為了進一步掌握敵兵情況,摸清敵人的具體規模和來曆,他便叫三營長張玉鑒派精幹小分隊前去打探敵情。

一天清晨,張玉鑒打來電話,說他們在溝幫子北面發現好幾個村莊都有了敵人的蹤迹,敵軍的兵力很可能有一個團,然而話還沒說完,就隻聽見張玉鑒的一聲“團長,敵人來了,我們被包圍了”,電話便中斷了。

葉建民沒有慌張,而是沉着冷靜地向政委劉興元和師長陳光報告了目前的情況,陳光在電話中說到,溝幫子可能有一個師的敵人,而向北鎮進發的敵人可能有兩個團的規模。是以,訓示他帶領将士守住北鎮,一定要堅持到黃昏,然後由陳光代師長集中山東二師全部、山東七師和鄧克明部隊再黃昏時出擊消滅敵人。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陳光代師長)

接到指令後,葉建民立即沉着部署軍隊。與此同時,之前被包圍的張玉鑒等人也自行成功突圍,在第一時間将俘獲的戰士帶到葉建民面前,戰俘供出他們來自國民黨十三軍和五十二軍,分别向溝幫子、北鎮、新立屯進兵。

然而敵人的主力軍還在繼續向北進發,伺機搶占北鎮東北角的高山以打開北鎮缺口,從四面包圍葉建民的隊伍,企圖以迂回戰術取勝。

此時政委劉興元和師長陳光兩位上級已經轉移,與葉建民失去了聯系。

現在,全團兩千多人的生命都掌握在葉建民團長一個人的手中,長期作戰的經驗告訴他,不能再坐以待斃。

于是,葉建民迅速進行判斷,指令一營長張子善和教導員邢澤帶領軍隊搶占北鎮東北角的高山,在阻止敵人的前進同時,還兼顧着掩護二營和三營撤出北鎮的任務。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張子善)

一營接受任務後,趕在敵人之前搶占了北鎮東面的有利地勢,與敵人展開熱戰,同時掩護着二營,從南門北鎮廟的激戰中成功撤退,三營也在突圍中消滅了敵人一個排的兵力。

行軍途中,葉建民還遇見了同行的敵軍部隊,這支部隊一共八百多人,企圖襲擊我軍後方人員,但沒想到竟然被我軍主力從北鎮成功突圍。

經曆了一個晚上的激戰,葉建民的部隊終于在午夜時分完成了全團轉移的任務。

北鎮這一戰,葉建民帶領的團深陷敵人包圍,又與上級失去了聯系。在這種獨立指揮、孤軍作戰的情況下,全體将士們英勇頑強,從軍力高七倍的敵人包圍中沖殺而出,使部隊轉危為安,政治部主任王樹君稱贊他說,葉團長,勝利的事實證明了你果斷撤離戰鬥、組織部隊立刻突圍是正确的決定。

後來,當葉建民來到東北與其他部隊會合時,他見到了林彪。

原來葉建民在北鎮這一戰中的英勇事迹已經在軍中傳開了,連林彪也知道了這位孤身赤膽的英雄。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林彪)

但是,當他見到葉建民本人時,卻沒想到葉建民是這麼年輕,雖然氣質沉穩,卻還是一副孩子模樣,林彪很是驚訝,問葉建民今年多大了,葉建民回答:“我27歲。”

林彪聽完之後先是一驚,後來嘴角露出了微笑,連忙用手拍了拍葉建民的肩膀,“後生可畏啊!”

大虎山決戰

經曆了北鎮突圍,葉建民不僅受到了林彪的賞識,而且由于葉建民作戰經曆豐富,人又聰明,是以他在軍隊中得到了各級上司的重視。

一九四七年,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成立。第二年,葉建民又被重任為三十師的副師長,而正是這支由葉建民帶領的三十師,在遼沈戰役的大虎山決戰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五日,葉建民接到電令,帶領部隊在陽河兩岸進行運動防禦戰來争取時間,掩護我軍主力,抗擊錦州的敵人——帶領第九兵團的廖耀湘。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廖耀湘)

廖耀湘也是一員虎将,在抗日戰争表現十分突出,也是蔣介石軍中“五大王牌軍”之一——新編第六軍軍長。

現在面對廖耀湘第九兵團的十餘萬人,葉建民集中五個縱隊的兵力,在與廖耀湘激戰三十多小時後拿下了錦州,封閉了敵人在東北方的退路。

當時,蔣介石錯誤指揮,為達到向關内總退卻的目的,企圖讓廖耀湘重新奪回錦州。中央軍委根據這種情況,制定了“關門打狗,全殲東北之敵”的戰略決策。接到緊急電報,葉建民率兵傳回黑山、大虎山一線,嚴防死守,等待主力到達後将敵人一舉殲滅。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大虎山決戰)

當時的司令員梁興初在傳達上級的作戰指令時,激動地說,這一仗注定是十分艱難的,打好了,不僅可以解放全東北,而且還将戰勝蔣介石的十萬主力軍!我們現在别無選擇,隻能迎難而上,是以各位将士們,咱們隻準打好,不準打壞!

黑山、大虎山一線是遼西走廊的咽喉,地勢也很險要,西北方是醫巫闾山,東南方是大片的沼澤地,“北甯”、“大鄭”鐵路公路都在這裡坐落,可以說這一線是敵人的必經之路。

當天半夜,三十師準時到達大虎山地區。東北的十月,氣溫早已進入冬天,戰士們還穿着秋裝。葉建民接到指令,要死守大虎山三天。

然而,守住大虎山的任務并不輕松,二十四日九點,敵軍派出五個炮兵團和十多架飛機進行輪番轟炸,同時敵人七十一軍、四十九軍也開始組織力量發起猛攻,炸毀了許多防禦工事。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奪取錦州)

鑒于敵方新六軍二十二師向八十八團側翼清水泡方向運動的情形,葉建民立即下令八十八團三營配九二步兵炮一個連的兵力跑步搶占清水泡。十點時,葉建民的軍隊九次打退敵人,在短暫休戰間隙,葉建民指揮八十八團搶修工事、補充彈藥、救治傷員。

在大虎山一戰中,葉建民的戰士們輕傷不下火線,即使子彈打光了,也用手榴彈或者拼刺刀的方式,始終踐行着人在陣地在的指令,完成了死守大虎山三天的任務。

守住大虎山後,葉建民便配合主力行動,率兵從大虎山正面和南面對廖耀湘兵團進行包圍與追擊。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戰壕裡的将士們) (戰壕裡的将士們)

為羅盛教烈士正名

一九五二年,葉建民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某軍第一四一師的師長。當時正是新年剛到,北韓半島飄着鵝毛大雪,抗美援朝戰争也在兩軍相持的重要階段。葉建民率領的第一四一師與兄弟部隊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奉命撤離到成川郡及其附近的地域進行部隊的休整。

一天,葉建民從各團檢查工作回師部時,看到門口圍了許多北韓老百姓,他們之中,有情緒激動的,也有放聲大哭的。葉建民的參謀下車一打聽,原來是師偵察連,有一位叫羅盛教的戰士,為了救一個名叫崔瑩的北韓女孩兒而犧牲了。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羅盛教)

葉建民看到北韓老百姓為羅盛教請功的情景十分感動。其中還有一位五十五歲的大嬸,主動将自己的墓地獻出來安葬這位英勇犧牲的戰士。

還有一位年近花甲的北韓老大爺頂着滿頭白發,含淚說葉建民說,羅盛教同志是為了救出我們北韓的孩子而英勇犧牲的,請中國志願軍能夠讓我們好好安葬他,也算是我們對他最後的感謝了!

葉建民召來宣傳科長和直工科長,詢問他們是否知道這件事。兩位科長說,師司令部已經把羅盛教戰士的事作為“非戰鬥減員”事故上報幾天了,但軍裡還沒有反映。

葉建民認為,這是自己師裡發生的事,可自己師裡卻都沒有弄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機關幹部不能光靠聽彙報、看報告工作,要重視調查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結論。是以,葉建民一揮手,果斷地說,“走,到現場去看看!”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羅盛教烈士陵園)

于是,葉建民決定親自到現場調查羅盛教烈士的犧牲經過。第二天,他和兩位科長,駕車來到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在這裡找到了羅盛教救人的現場——石田裡栎沼河邊考察情況。

被救的北韓小姑娘崔瑩的母親聽說羅盛教的上司葉建民來了,連忙帶着被救的小姑娘一路小跑着趕來。

一看到葉建民和兩位科長,母女倆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眼含熱淚,雖然有語言不通的困難,但母女倆還是努力用北韓語和漢語相夾雜的方式,向葉建民等人詳細說明了羅盛教是如何舍身救人的詳情。

聽完崔瑩母親的介紹,葉建民為有羅盛教這樣的好戰士而感到自豪,同時,他将情況告訴了師政委彭清雲,于是他們二人合力将羅盛教烈士的事迹上報。一九五二年二月,舍己救人的羅盛教烈士獲得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的“一級愛民模範”光榮稱号和共青團中央的“模範青年團員”稱号。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羅盛教畫像)

粉碎敵人的細菌戰

一九五二年二月下旬至四月之間,美帝侵略者曾向北韓北部和我國東北地區投放大量的細菌彈殼和有細菌毒素的碎片,在葉建民的駐地,就有一百零七次。

細菌戰雖然不似明槍響炮般激烈,但殺傷性極強。在一三九師的一個駐地,許多士兵離奇生病,皮膚出現了紅腫、潰爛的情況。

而這些病源則是近一段時間發現的紙盒紙箱。這些紙盒紙箱是特制的,上面沾有大量細菌,有些好奇的戰士或是手摸,或是腳踢,還有把它們撿起來拿回駐地玩的情況。

是以,葉建民向部隊下達了四項緊急指令,

一是進行反細菌戰的宣傳教育,二是“打疫苗”,三是開展污染物銷毀行動,四是發動群衆消滅可能帶菌的老鼠蒼蠅。

葉建民:痛擊國民黨虎将廖耀湘,死守大虎山,他是如何做到的?

(抗美援朝中的細菌戰)

在這場反細菌戰中,由于葉建民的沉着應對,冷靜指揮,快速成立了防疫衛生運動委員會、傳染病臨時收容所和隔離室,反菌效果明顯。是以他所指揮的四二二團二連獲得了毛澤東的一幅題詞:

“動員起來講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準,粉碎敵人的細菌戰争。”

從13歲時還沒槍高的孩子到27歲成為團長,開國将軍的傳奇是葉建民經過革命的洗禮,一步一步創造出來的。革命淬煉堅強之心,磨砺鑄就勇敢之魂,泱泱大國的光輝曆史正是由這些老一輩的共産黨人所鑄就,而我們應仰前人之事,常懷敬畏之情。

參考文獻:

[1] 《百戰情思 葉建民将軍回憶錄》

[2] 謝勇.從開國将軍葉建民的戰鬥生涯感悟“五一口号”的時代内涵[J].民主,2018(12):48-50.

[3] 王普.“沒有葉建民,就沒有羅盛教”[J].國小教學研究,2011(36):39-40.

[4] 本刊編輯部.楚天将星檔案(006号)──葉建民少将[J].湖北檔案,2001(05):24-2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