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大慶,微風徐徐,碧空如洗。廣場上、街路邊、公園裡,一系列公益廣告傳遞着熱愛祖國、勤儉節約、友愛互助的正能量;尋常巷陌處、街道社群裡,“小紅帽”“紅馬甲”诠釋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弘揚着文明新風……
文明,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内在靈魂和名片。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和市民關心熱點,大力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志願服務組織不斷發展壯大。截至目前,全市基層志願服務站、服務隊發展到3000餘支,注冊志願者近44萬人,實作縣區、高校、行業部門以及石油、石化大企業志願服務網絡全覆寫,成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建構幸福大慶的一支勁旅。
創新形式打造志願品牌
在讓胡路區乘風街道乘新一社群,有一支退伍老兵志願者服務隊,他們平均年齡65歲,樓區巡邏、宣教幫扶、維穩協調,是轄區8000餘戶居民的“守門人”。“這個馬葫蘆蓋松了,趕緊找人修一下。”今年63歲的宋其良是治安協調組組長,他說,這段時間,他們每周都會定期巡邏,每次巡邏,繞着乘新一區和乘新五區走一圈,大概需要兩個小時。巡邏時,他們會将散落的塑膠袋放進垃圾桶裡;看到馬葫蘆蓋松了,馬上打電話給相關部門;看到居民陽台外欄筐裡的東西放得過多,會提醒居民将東西收一收,以免掉下來砸到人……
這種志願服務活動在大慶比比皆是。志願者身影遍及大街小巷,文明交通、應急救援、醫療健康等志願服務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志願服務活動覆寫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溫暖着每個人的心。
“近年來,我市深入開展‘學雷鋒·三關愛’、‘幸福大慶·志願美’、‘鄰裡守望·溫暖百湖’、‘善行如願·志在提升’等系列主題活動,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組織廣大志願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線,構築起保衛人民群衆生命健康的嚴密防線。”市文明辦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我市還運用大慶文明網、大慶溫度等宣傳主陣地,傳遞志願文化、引領時代風尚,營造弘揚志願精神的濃厚氛圍。
志願服務是美好的道德行為和重要的道德實踐,幫助他人,提升自己。我市的志願服務活動無論在廣度、深度都邁上了新台階,從物質幫助到公益教育訓練技能、本領,從“授之以魚”轉變為“授之以漁”,從關心身體的病痛、生活上的困難,繼而開展了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等活動。
人人參與構築“紅色磁場”
一座城市的文明之光,由一幕幕凡人善舉彙內建束。
今年60歲的殘障人士志願者吳文寶,每天都要給行人、商戶、銀行、商場發放“創城”宣傳品,他每天從博學大街、新風路再到火炬新街,從湖濱教師花園到建設大廈,每天電瓶車能跑50多公裡,步行也達到了8000多步。他了解到小區的一些孤寡老人和殘障人士出行難、理發難後,開始走家串戶上門義務為孤寡老人和殘障人士理發,不收一分錢,6年來累計義務為孤寡老人和殘障人士理發近千人次。
用行動傳遞着真情,用奉獻書寫着大愛,志願精神早已融入大慶人的靈魂。近年來,我市大力倡導和鼓勵各類志願團體及志願者發揮專長,全市志願服務工作緊密對接百姓民生需求,以理論宣講、便民利民、助老助殘、文化文藝、衛生環保、文明倡導等為主要服務内容,為大慶發展凝聚起強大的志願服務力量。
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志願者們投身“我們一起奔小康”扶貧志願服務行動,結對幫扶貧困戶;在“普法”志願服務行動中,志願者開展宣傳法律知識、傳播法治文化、維權法律服務等活動千餘場;在文藝志願服務行動中,“紅色文藝輕騎兵”走農村、進校園、入社群,堅持到人民中去,年年辦,年年新……目前,全市湧現出大慶市愛心傳遞志願者協會等全國先進典型12個、大慶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等省級先進典型277個,培育讓胡路區愛心大集項目等志願服務活動品牌185個,讓文明之風吹遍城市每一個角落。
建章立制建設文明“長城”
關注“大慶溫度”微信公衆号,選擇“進入平台”子產品,再選擇“申請注冊”菜單,填寫注冊資訊……一系列操作後,即可成為大慶志願者“大軍”的一員。
我市的志願服務,走過了不斷探索、不斷創造的發展曆程。“2010年,我市成立專門的志願者服務指導中心,從此開始了規範化的志願服務活動,這也是全省首家由政府部門主導的志願者服務指導中心。”市文明辦從業人員說,我市還制定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的實施意見》,成立全市志願服務工作上司協調小組,理順志願服務組織體系架構,以制度化促進“學雷鋒”志願服務常态化。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如今,我市志願服務工作已建立以市志願者服務指導中心為主體,以志願者大廈和“大慶溫度”網絡平台為“兩翼”的為民工作格局,持續健全志願服務體系,壯大志願服務隊伍,拓寬志願服務領域,打造志願服務品牌,推動志願服務進機關、進校園、進家庭、進社群、進農村、進公共場所,着力打造有溫度、有色彩、有情懷的“志願之城”,以實際行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建立,為推動大慶建設“三個城市”貢獻力量。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外表,更展現在精神和溫度。如今在大慶,志願服務不僅是大慶人的一種精神追求,更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的志願服務之花正在百湖大地燦爛綻放。
記者 肖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