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黃誘人的鳳梨包
<h1 class="pgc-h-arrow-right">香港鳳梨包的由來</h1>
在1841年英國占領香港後,大量英國食品充斥着香港,這也讓香港成為了彙聚中西方美食的勝地,其中英國人的西式面包傳入了香港。當香港人接觸到西式面包後,覺得味道太單一,營養不均衡,非常不喜歡英國面包。于是勤勞聰慧的香港人總能想出創新的辦法,他們在面包的外層表面加上黃油,砂糖,雞蛋,豬油,面粉,然後進行烘制,最終表面呈現出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鳳梨形狀,因而得名鳳梨包。最終經過幾代人的改良,得到現在是非常正宗的鳳梨包。香港人的創新,為平凡的面包注入了靈魂,為平凡的面包加上了沒有鳳梨味的鳳梨包情結。
一款簡單的英式面包,經過香港人的手,搖身一變,成為一款家喻戶曉沒有鳳梨味的鳳梨包。它反映了我們香港人民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不甘于屈服英國飲食文化,想法設法的創造出屬于港人的飲食文化。這其中的艱辛,無人能知,但我們可以想象出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我們中國人的地位是那麼低,根本吃不上高檔的西餐廳。但我們港人什麼都不怕,就是勤勞,進而創立屬于我們港人的茶餐廳文化,其中鳳梨包就是茶餐廳的鎮店之寶,開山鼻祖。
香港鳳梨包的由來,其實就是港人勤勞奮鬥,抗争英國殖民統治的曆史。
香港茶餐廳蘭芳園
<h1 class="pgc-h-arrow-right">香港人離不開鳳梨包,是對過往曆史的銘記</h1>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香港人民慶祝97香港回歸
中國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複行使國家主權,從此香港回歸祖國,香港人民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再也不用低英國人一等,堂堂正正的做中國人。當然,鳳梨包也堂堂正正做回香港人的鳳梨包。
正由于香港鳳梨包是港人勤勞奮鬥,抗争英國殖民統治的曆史。香港人離不開鳳梨包,正是對過往曆史的銘記。如今在香港,鳳梨包已經不隻是面包這麼沒簡單,而是成為一種文化符号,融入在香港人的生活之中。
看過港劇會發現,男女主角基本都會有這樣的鏡頭,在茶餐廳裡,拿着鳳梨包邊吃邊聊。這幾乎成為所有港劇的經典鏡頭,我們内地朋友隻有一看到這鏡頭,就會知道是港劇。看着這一幕,總能感覺聞到到男女主角手中的鳳梨包散發出來的濃濃香氣,和感受到外皮酥脆香甜的口感。邊看着港劇邊心裡想,什麼時候能去香港吃一頓鳳梨包呀?
當然,香港人離不開鳳梨包,除了對曆史的銘記,更加是一種文化習慣。早上起來或者下午茶時光,習慣到茶餐廳點一杯凍鴛鴦奶茶,配上新鮮出來的鳳梨包,碰到街坊再聊幾句,那就是人生呀。
<h1 class="pgc-h-arrow-right">香港人離不開鳳梨包,是與香港身份象征挂鈎</h1>
香港維多利亞港
站在香港街頭,看着維多利亞港夜景,你可以感受到香港人那份自豪感,維多利亞港就是香港繁榮的象征。其實,鳳梨包與維多利亞港一樣,同樣是香港身份的象征。因為鳳梨包是香港的代表小吃,親民的價格,不僅不失美味,還可以飽腹。它更是香港人勤勞奮鬥,創新動手能力強的代表作。是以香港人覺得鳳梨包就是他們的身份象征,說起鳳梨包,隻有我香港才有,同樣充滿自豪感。
在香港動畫電影《麥兜鳳梨油王子》中,麥兜父親的綽号就是“鳳梨油王子”,麥兜是香港著名的動畫人物,相信大家都看過,其中鳳梨包作為文化插入,可想而知,鳳梨包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地位。
鳳梨包還曾被提名為台風名字,雖然最終落選了。說出來原因太搞笑,原因在于如果說某某國家正被鳳梨包襲擊。
無論是動畫電影麥兜,還是提名台風名字,一個鳳梨包能夠得到如此的身份地位,在别的地方絕無僅有,甚至可以說是史無前例。香港人離不開鳳梨包,真的是它就是香港人身份的象征,别人說起鳳梨包,就會想起香港,就是那麼自豪感滿滿。
<h1 class="pgc-h-arrow-right">香港人會請你記住,鳳梨包,真的沒有鳳梨</h1>
鳳梨
每當有外地朋友來茶餐廳吃鳳梨包,都會問:“鳳梨包有沒有鳳梨的呀?”香港街坊會解釋:“鳳梨包沒有鳳梨的,隻是它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看起來很像鳳梨,是以叫鳳梨包,除此之外,它跟鳳梨真的沒關系。“不過,大家似乎都很喜歡那一層鳳梨狀的表皮,在台灣,有人把它叫做“有着鳳梨表皮的面包”,反正無論怎樣都要和鳳梨扯上關系。
當然,吃過鳳梨包的朋友都知道,實際上鳳梨包并沒有鳳梨在裡面。不過香港人創造另外一種吃法,就是在面包中橫着切開,加入一片冰冷的牛油,在鳳梨包的熱力下,牛油逐漸融化,這樣鳳梨包就有爆漿感覺的夾心,咬下一口,濃厚的牛油香味在舌尖漾開。
在香港很多茶餐廳都會提供鳳梨包加凍鴛鴦奶茶作為搭配,剛出爐的鳳梨包,配上一杯凍鴛鴦奶茶,咬一口鳳梨包,喝一口奶茶,這樣凍熱口感的對比強烈,讓人心情瞬間愉快,是以非常受香港人歡迎。
奶茶配鳳梨油
其實沒有鳳梨的鳳梨包,香港人确實離不開它,因為它背後的故事就是港人勤勞奮鬥,抗争英國殖民統治的曆史。直到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港人才真正當家做主,而鳳梨包永遠成為了香港人心目中的象征,它就是香港的代表小吃,它就是香港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