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呐,都是刀子嘴,豆腐心。
當兩個同樣性格,但年齡相差五六十歲
聚集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不一樣的故事呢?
2006年上映的《我們倆》,飙升豆瓣高分作品,是什麼樣的故事能得到那麼多人的喜歡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當時的老北京。
所謂看故事,看不懂的人隻能是故事,看得懂的人就是回憶呀!!

為啥說這老太呀人老精這呢?一邊呢當着小馬的房東,一邊給自己的孫子做媒,這孫子呀學曆還算不錯,在北京也有房,也算得上是有房有學曆,小馬說考慮考慮。
時間久了,老太慢慢地适應了小馬的存在,便把這當成了自己的家,冰箱随便用,還時不時跑來老太的床上睡覺,老太呢,日常拌嘴,但滿心的歡喜呀!
愛屋及烏連小馬帶來的小狗,老太太都時常和它說話,她說呀: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你嗎?因為你不會說話。可是這人呐是群居動物,孤獨久了渴望的不就是陪伴嗎?漸漸地連廚房老太太都允許小馬使用,但小馬開心不起來,也時常看不見人。
離别總是在悄悄地發生,讓人猝不及防,某一天早上老太太還在睡覺小馬便和男友一起搬了家,本來想打個招呼的,可老太太還在睡覺便作罷了。小馬走後,小院又荒涼了起來,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生氣,老太又成了孤家寡人,坐立不安,一會坐在院外曬太陽,一會坐在屋内椅子上,但人的孤寂是藏不住的。
當小馬再次來收拾剩餘的雜物時,老太太再也藏不住自己的情緒了,拄着拐杖腳步急忙着走過來:真搬走了......真搬空了....就這麼搬空了。年過九十的老人含着淚,那種場景真的令人動容,看得我眼眶都濕潤了。
剛走第二天,一通電話打來,老太太生病了,躺在床上面容憔悴沒有了生氣,這話呀也說不出來了,孫子還将她從生活了九十年的院子接到了大山上居住,她說過:隻要孫子結婚,她就将院子騰出來做婚房。
老人離開了自己生活的地方,也離開了如同女兒般的小馬,就如同魚兒離開了水,鳥兒折損了雙翅,不行了,真的是不行了。
當電話再次打來時,那是一個無聲的畫面,小馬坐在地上情緒難控,老太太應該是走了,就這樣靜悄悄地離開了世間,小馬來到了曾經與老太太生活的地方,可是一切都變了,房子貼滿了喜字,房裡也沒有了老太太,隻剩下回憶。
關于自己遠在他鄉的父母,我們又關心多少呢?
你以為她需要的是錢,其實是一通通電話罷了。
有些子女對父母有的隻是索取,沒有關照。
關愛空巢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