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百分百的“成長型選手”,她對網際網路興趣濃厚。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保研直博後,她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這位被世界級挑戰課題與頂級薪酬招攬過來90後,卻不覺得156萬的年薪有什麼,她心中真正在乎的,是這份年薪背後“華為天才未來拖着世界往前走”的期待。
本期子牙童趣學生觀察就帶領大家認識,2020年華為四位“天才少年”人選中,唯一的女生——姚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3">長沙“妹陀” 父親“失望”後成長不歇</h1>
姚婷,出生于湖南益陽一個普通的小家庭,由于父母做生意的關系,她在長沙長大,是個不折不扣的長沙“妹坨”。
當我們仔細回看這位少女的成長路程,我們可以發現,姚婷從小到大都是父母眼中乖巧懂事的孩子,無論是在父母,老師還是朋友眼中,她都是以為優秀自覺的女孩兒。
從小,父親對她的教育十分嚴格,而在初三那年,姚婷由于叛逆和對父親态度的不滿,學習上開始散漫,對自己的要求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嚴格,很快,她的成績一落千丈。
姚婷本以為父親會對她嚴加呵斥,沒想到父親卻對她說:我對你的成績感到失望,但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一直盯着你學習,如果還要放任自流的話,那麼你就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這番話中“失望”的字眼,猶如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在了當時還是個國中生的姚婷心頭。
為了能夠證明自己也為了讓父母不再為自己的學業過度操心,姚婷一改自己的學習态度,并在2008年的夏天,姚婷以一個還不錯的成績考進了長沙市重點中學之一的周南中學。
高中三年,對每一位學子來說都是十分關鍵的三年,深知這個道理的姚婷,集中心思放在了學習上。在周末,其他學生早早地回家休息,但是姚婷卻在加量完成課業。
為此,她還向學校提出了申請,希望能夠周末留在校内繼續學習。一方面她表示家中有個弟弟,如果過早地回去,弟弟很有可能會打擾自己的學習,另一方面她想要利用空閑時間鑽研功課。
勤奮學習的她,并不是隻會死記硬背,她總給自己制定任務和學習方法,有序靈活地完成學習,例如每天幾點做些什麼事情,學習哪門科目 ,完成什麼目标,這都是姚婷對自己的鞭策,并且會把學習和考試中遇到的錯題彙成一個合集,便于日後學習避免相同的錯誤。
姚婷還在課餘時間參加過教育訓練班,但她說教育訓練班是其次的,最主要的還是靠自覺和跟着老師的上課節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5">努力終能出彩 “天才”也不斷嘗試“充電”</h1>
姚婷是個對事物有着清晰認知的人。她的高中老師在采訪中表示,姚婷把休息和學習的時間劃分得很明确,在學習的時候學習,在休息的時候休息,絕不會在宿舍熄燈後點燈埋頭苦讀。
而她在保持充足休息時間的情況下,會早早地到達教室,不讓自己有絲毫的懈怠。在接受三湘都市報采訪時,班主任就曾說過,在學習過程中,姚婷有着自己的節奏。
雖然進校成績并不出彩,但是學習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她在自己的節奏中不斷努力,最終能夠脫穎而出。
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就這樣,勤奮自覺的姚婷在進入高三那年,考進了周南中學的特立班。
2011年聯考成績公布後,她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華中科技大學,且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物聯網專業,喜歡計算機的姚婷表示,她從高中時期就對物網際網路很感興趣,而這個專業不僅在當下不僅是新興産業,而且是一個軟體加硬體結合的專業,非常感興趣。
在大學四年期間,姚婷在學習自己本專業的同時,還在許多方面進行了嘗試,不斷地為自己“充電”,希望從中提升技能,一步步的成為更好的自己。
大一時,姚婷參加學校的辯論隊和各類中英文演講比賽,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大二時,她開始擔任外聯部副部長,加入院系老師的實驗室,組建了自己的團隊。
學習理工科專業的她,還輔修第二專業英語對外翻譯,嘗試挑戰自己,并在寒暑假期間積極參加支教活動。
大三時,她潛心學習自己本專業和輔修專業,參加了全國大學生數學模組化大賽,還組隊參加全國大學生物聯網大賽,在首屆“大學生物聯網設計大賽”中,其團隊自主設計的“基于網際網路技術的家用除菌系統”獲得了西北賽區特等獎和全國總決賽二等獎。
大四時,姚婷的努力有了收獲,她獲得了來自學院的保研資格,并去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并行資料實驗室,提前熟悉博士期間的研究工作環境和内容。
在後來讀博期間,她依舊沒有放慢自己努力的步伐。她直博期間所讀專業的研究方向是新型存儲媒體,資料庫和鍵值存儲系統,2019年9月,她參加了NCIS 2019優秀博士生論壇,2019年9月獲CCF存儲專委會卓越論文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4">興趣引導下 天才少女的“功成名就”</h1>
這些耀眼的成績和光環背後,都離不開姚婷努力堅持、自律和對網際網路長久的熱愛。而擁有如此優異成績的她,自然成為了許多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眼中的香饽饽,在衆多湧現的offer中,她最終選擇了與她契合度最高的華為。
2019年6月,中國網際網路龍頭企業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宣布:“今年我們将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華為公司未來要拖着這個世界往前走。”
“天才少年”是華為發起的一個用世界級挑戰課題和利用頂級薪酬吸引頂尖人才的招募計劃。
經過七重考核,姚婷成為了2020年華為公布的四位天才少年中,唯一的女生。
她目前入職了華為雲BU,從事全NVM鍵值存儲以及基于NVM的混合存儲系統研究。對于當下,姚婷說其實一份156萬的年薪并不算什麼,更重要的是做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成果,才能不辜負這份offer和這份offer裡承載的期望。
或許姚婷也明白任正非為突破技術封鎖采用“天才少年”計劃的用意,想要為華為、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而且選擇這份高薪第一想法也是為了能夠改善父母的生活品質,讓她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8">“天才少女”并不天才 “成長型選手”成就自我</h1>
姚婷曾說,她比起“天賦型選手”和“努力型選手”,自己更像“成長型選手”。
确實,我們回看姚婷的求學之路和成長曆程,她總是能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抓住特有的機遇,無論是高中,大學大學還是直博期間,她都能随着環境的改變努力提升自己。
“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成就下限”。而姚婷或許是利用了自己的勤奮與自律,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平衡,擴張了屬于自己的上限與下限。
姚婷曾說過,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中考2A、4B是一個失敗的節點,但是在我看來不是的,人生不是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重要的是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
許多人認為姚婷最終能拿156萬年薪,成為天才少年是逆襲。
實際上,從姚婷的成長之路我們可以看出,她至始至終都清楚自己該做什麼,想要什麼,該追求什麼,與其說是逆襲,不如說姚婷逐漸成為了她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她不曾為自己人們眼中的中考失利而一絲一毫的懊惱,也不曾為自己的每一次選擇感到後悔,是她内心的堅毅和自身的自律讓她脫穎而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9">自律成就天才</h1>
西奧多·羅斯福有一句經典名言:“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這句話用在姚婷身上最為合适,她用自己的實力打破了人們對于女生不适合理工科的偏見,也突破了自己。
從姚婷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她成長的印記不是去強求、計較分毫得失,而是不斷地依靠環境突破與追求,那麼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内心也有着一份自己的追求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END--
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