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釋出了《關于支援出口産品轉内銷的實施意見》,引導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國内消費需求,幫助外貿企業纾困解難。廣西桂林市稅務部門主動作為,通過稅收大資料平台密切跟蹤全市重點出口企業的複工複産情況,推行出口退稅流程提速辦、網上辦、容缺辦等便利化服務舉措,為外貿企業企業穩産穩銷釋放資金“活水”,助力出口轉内銷穩企回暖。
桂林荔浦市是全國出口清水馬蹄罐頭最多的地區之一,受疫情影響,國外部分餐館停業造成訂單減少、産品積壓,給全市清水馬蹄罐頭生産加工企業的資金鍊帶來嚴重影響。
“今年清水馬蹄罐頭整體出口形勢嚴峻,公司産品出口額大幅下降,不得不重新探索發展思路。”桂林愛明生态農業有限公司财務負責人葉會玲說,“穩住資金鍊就是穩住生命線,今年1-6月,公司共收到出口退稅290多萬元,極大地緩解了我們的囤貨壓力,讓我們有底氣調整市場布局,加大國内市場的投入份額。”
“稅務部門多次上門輔導企業申報相關稅費優惠,幫助财務人員做好出口轉内銷的涉稅業務處理,同時建議企業将罐頭品類由單一的清水馬蹄罐頭生産加工轉為多品類罐頭加工生産,開發更多特色食品,緩解國際市場萎縮帶來的沖擊。”葉會玲表示,現在正是廣西芒果上市的時節,公司利用出口退稅資金加大了速凍芒果的生産線投入,既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也是開拓市場的新嘗試。
通過調整産品加工種類、外貿轉内銷,桂林愛明生态農業有限公司不斷找尋全球疫情危機下的新出路,2020年6月,公司食品加工生産的總收入超過500萬元,銷量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
桂林梵瑪科機械有限公司位于桂林市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是一家主要經營橡塑成套裝置設計加工與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受疫情等因素有影響,今年5-6月份,公司國外銷售收入413萬元,同比去年減幅53.41%。
為支援企業出口轉内銷複産增效,桂林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稅務局“一企一策”精準幫扶,并通過“容缺辦理”幫助企業“無縫銜接”辦理出口退稅款401.28萬元,切實減輕了企業資金壓力。
“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資金周轉需求很迫切。現在3天左右就能收到出口退稅款,真是越來越快了!”公司負責人楊鋒為稅務部門的高效率服務點贊。
國内企業複工複産形勢穩步向好,加上國家在政策上、金融上的大力支援,提振了梵瑪科在國内市場的銷售信心和發展動力。“今年上半年,公司還享受了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17.36萬元,再加上快速到賬的出口退稅款,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外銷售收入下跌的損失。5-6月,公司國内銷售收入呈現了穩步增長的發展态勢。”
而早就開始注重國内外“兩條路”一起走的廣西鳴新底盤部件有限公司,在複工複産後實作了營收正增長。作為生産汽車零部件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年初的海外訂單延期,新簽訂的海外訂單也有所減少,鳴新底盤上半年出口收入同比下降了54.91%,公司決定進一步将重心轉移到國内市場,開拓更多的國内銷售管道。
“今年以來,企業享受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産稅減免等稅費優惠共計42萬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國家對企業持續不斷的政策支援更是讓我們有充足的信心引進高端技術人才、擴充營銷團隊,加大力度挖掘國内市場潛力。”廣西鳴新底盤部件有限公司财務負責人徐偉晖說,近年來,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推動了汽車産業行業的消費更新,目前企業複工複産情況良好,國内市場銷售額不斷增加,二季度公司總收入同比增加27.4%,實作了逆勢增長。
今年以來,為及時跟進企業需求,桂林市稅務部門進一步完善稅企首席聯絡員機制,針對全市複工複産的出口企業開展“一對一”政策輔導,為企業建言獻策,并從便利企業申報、加快稽核審批流程、加大信貸支援力度等方面打出系列稅收“組合拳”,全力支援外貿企業逆勢突圍。據統計,2020年1-6月,桂林共為244戶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2.54億元,辦理平均時間提速至2.6天。(經濟日報記者袁勇 通訊員 唐嘉甯 胡文豪)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