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是指可為植物提供氮素營養的肥料,是整個作物生長周期中用量最多效果最明顯的肥料,尤其是在營養生長階段表現最為突出,如果用一個字來展現氮肥的話那估計就是“旺”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2">一、氮肥的主要特征特性</h1>
根據化合物的形态可以分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常見的铵态氮肥有碳铵、硫铵、氯化铵、氨水;硝态氮主要有硝酸铵、硝酸鈉、硝酸鈣;酰胺态氮肥主要有尿素、石灰氮。目前我們實際生産中的氮肥使用率大概在35%左右,其中大部分被浪費掉了,那麼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氮肥的特性以及作物的需肥特性來更好的利用它提高成本效益呢,接下來我們分别分析下它的幾種不同形态的氮肥的特征。

尿素顆粒
铵态氮比如氨水、硫铵、碳酸氫铵(氣肥)、氯化铵等。這類氮肥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但同時也易揮發,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我們常說的硝化反應和反硝化,伴随着氮素的流失和揮發尤其是在堿性土壤中,因為铵态氮為正電荷與土壤中的鈣鎂離子會發生拮抗,是以不建議與鈣鎂肥同用。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氯化铵不宜在白菜、煙草等氯敏感作物中使用;硫铵不宜在稻田使用。
硝态氮如硝酸铵、硝酸鉀等。這類氮肥易溶于水,易被作物主動吸收,帶負電荷易促進鈣鎂鉀的吸收,但同時也更易流失,含氮量較低。
酰胺态氮最常用的就是我們現在用量最大的尿素。酰胺态氮主要是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铵态氮被作物吸收,在所有氮肥中氮含量是最高的。因為要經過轉化才能被吸收,是以相對于前兩種氮肥來說起效相對較慢,一般根據土壤環境及溫度的不同在2-10天左右,但相對來說肥效較長,一般可達一個月左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2">二、提高氮肥使用率的有效方式</h1>
1、深施後覆土。深度在8cm左右為宜,切記不要圖省事撒在土壤表面。
2、根據作物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科學施肥,盡量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以免造成浪費影響其他元素的吸收和土壤危害。
3、因地施用。比如水田我們可選用碳酸氫铵,旱田可用硫铵尿素等,在用尿素作為追肥時應提前一周施用,不可過多澆水。
4、在選用氮肥時盡量選用緩釋氮肥和裡面有添加植物生長素的産品,效果會優于同等産品。
5、配施含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制劑,可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和具有固氮解磷解鉀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氮肥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