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渭北豪傑:蒲城韓剝皮,抗戰真英雄

民國時期,是一個草莽橫生,亂世出枭雄的年代。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土匪招安為軍,軍隊潰散為匪,百姓苦不堪言。關中渭北之地,自古民風彪悍,刀客輩出,時有蒲城古縣,更是刀客聚集之地,英雄輩出。荊姚鎮的韓世昌,雖比不上楊虎城、井勿幕、郭堅等這些叱咤風雲蒲城牛人,但依然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

渭北豪傑:蒲城韓剝皮,抗戰真英雄

【蒲城荊姚鎮】

都說好男不當兵,但亂世有槍便是草頭王,韓世昌直接在渭南本地當了兵,但是沒幹出明堂。在楊虎城成事以前,渭北的帶頭大哥是蒲城的郭堅、郭堅首舉靖國軍大旗,被中山先生譽為陝西革命大旗。馮玉祥入陝,郭堅獨樹一幟,深受吳佩孚器重。西府鳳翔就是郭堅部隊的大學營,韓世昌直接長途跋涉到鳳翔參加了老鄉郭堅的部隊,在其所屬黨拐子第三支隊當了個班長。

渭北豪傑:蒲城韓剝皮,抗戰真英雄

【郭堅與黨玉琨】

黨拐子原名黨玉琨,是富平人,與蒲城近在咫尺,也是刀客出身,辛亥革命在西安與清軍打仗時,腳部受傷故走路時腿跛,故人稱為"黨拐子"。黨拐子号稱:西府土霸王,與東府麻老九齊名,因“金雞台盜寶”而臭名昭著。

渭北豪傑:蒲城韓剝皮,抗戰真英雄

【秦嶺山寨】

韓世昌不齒黨拐子所為,直接聯系幾十号弟兄脫離黨拐子隊伍到秦嶺山中占山為王,當了山大王,自稱韓司令。 亂世都是為口飯,時間不長竟達到了千餘人。韓世昌雖号稱司令,但畢竟不是正規軍,無糧無饷,缺槍少彈。時逢隆冬臘月,部下都穿着單衣,猶如丐幫。韓世昌無奈,讓手下把守陽平古道,過往行人客商,不取其财,不傷其命,直将着身之棉衣強行扒下,至此“秦嶺韓剝皮”之名聞于遐迩。

有道是大樹下面好乘涼,民國10年韓世昌在川北帶着弟兄們投靠了四川軍閥劉存厚。本想成了正規軍,有吃有喝有軍饷,兄弟們也算有了着落,誰想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川軍自己都吃不飽,哪有餘錢養這些外來戶。韓世昌隻能帶着率部出川,活動于陝南一帶,自稱:川陝邊防軍總司令。韓世昌虎嘯山林,勢力越來越大,接連在石泉縣漢王城收繳川軍吳子貞旅槍支,随後又奔襲紫陽縣,收繳川軍鐘旅槍支,聲威大震。

渭北豪傑:蒲城韓剝皮,抗戰真英雄

【兵強馬壯】

有道是人怕出名豬怕壯,川軍氣壞了,準備大軍進剿。誰想正在此時,楊虎城中原大戰歸來,開始主政陝西,開始大肆擴充軍力,先在陝南收編張鴻遠部,任命其為陝西警備第二旅旅長,張鴻遠随即在安康插旗招兵,地方武裝安康魯秦俠、洵陽孫鶴年、漢陰沈玺亭,岚臯陳定安紛紛歸附。韓世昌真是瞌睡碰到了枕頭,随即帶人歸附,并任警備第二旅五團團長,團部駐紮旬陽縣城,因所部人馬太多,又抽調一個營去鎮安縣駐防。直到此時韓世昌,真正算是轉了正,有人有槍有糧有饷有地盤。

渭北豪傑:蒲城韓剝皮,抗戰真英雄

【忻口會戰】

有道是:當兵扛槍吃糧,國難捐軀國防。抗戰爆發,楊虎城下野,孫蔚如統率陝軍東渡黃河抗戰,此時的韓世昌任五二九旅一零五八團團長。這五二九旅是陝軍精銳,旅長就是大名鼎鼎的許權中。電視劇《白鹿原》中,黑娃投奔的“許旅”就是五二九旅。忻口會戰,韓世昌親自率部與鬼子鏖戰,收複失守山頭,前敵總指揮陳長捷特意嘉獎大洋5000元。忻口會戰最終以失敗告終,此戰五二九旅在忻口戰役正面防守14天,全旅3000多人傷亡2000多人。而韓世昌的一零五八團損失最嚴重,打的隻剩下一個營了,無奈編進了一〇五七團。

渭北豪傑:蒲城韓剝皮,抗戰真英雄

【中條山抗戰】

韓世昌成了光杆司令。但抗日之心不死,報告長官後帶幾個營連排長從風陵渡過黃河回陝西漢中重新招兵買馬。陝軍退守黃河對岸的山西中條山,韓世昌招了一個團的新兵,立即渡過黃河參加中條山抗戰,任遊擊第一縱隊第二支隊長。

民國29年陝軍主力從中條山移防河南,韓世昌團依舊駐防中條山,民國30年中條山會戰爆發,日本鬼子集結6個師團另3個旅團10萬大軍進攻中條山,國軍17萬部隊兵敗如山倒,韓世昌團在翼城全團殉國,韓世昌兵敗被俘,被押抵北平戰俘管理所。日軍欲将其轉交汪僞政府,火車行進到河南歸德時,韓世昌乘隙跳車逃回陝西老家。

渭北豪傑:蒲城韓剝皮,抗戰真英雄

共赴國難

回到蒲城後,韓世昌結交四方刀客,準備在拉隊伍。到了民國34年,有鑒于韓世昌在蒲城西南的威望,縣府委任韓世昌為蒲城西南鄉剿匪督導員,一時間韓世昌掌握了蒲城西南鄉6個鄉鄉公所的武裝力量。早在五二九旅一零五八團任團長期間,韓世昌就随許旅長接受了進步思想。此時韓世昌掌握6鄉武裝,積極向邊區政府運送緊缺物資,來回武裝押運,一時間聲名鵲起。

有道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在我黨策動韓世昌率部起義時,國民黨也開始行動,最終韓世昌被國民黨大荔保安副司令李俠率部在其家中以“武裝販毒”罪殺害。後韓世昌手下王振邦率部起義,編入西北民主聯軍,番号:第六總隊,王振邦任司令員。隸屬二野陳-赓-兵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