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華商韬略 趙昱
土拍市場究竟怎麼了?
多個城市上演了二輪土地拍賣遇冷的情況,沒想到,就連北京也沒能幸免。
10月11日,北京集中供地的43宗地塊中,有26宗地塊都被官宣延期出讓,也就是說,僅有不到40%的地塊能按時出讓。
無人報價成為了這26宗地塊最終被延期的主要原因。
兩個月前,北京公布了43宗商品住宅用地,這是本年度第二輪集中供地,其中在9月27日,一宗平谷區的招标項目順利成交,其餘的42宗則于10月11日下午15點,截止挂牌出讓土地的競買報名。
最終16宗地塊獲得了有效競買的申請,将于10月13日進行現場競價,其餘地塊将在下一批集中供地時延期出讓。
同樣“遇冷”的還有杭州,10月13日晚,杭州市釋出的公告顯示,原定出讓的17宗地塊被提前終止了挂牌出讓活動。據悉,有10宗被終止的競品地塊,此前就因報名人數不足而流拍。
意想不到的是,在此前第一批的集中土拍中,杭州和北京分别以1178億元和1110億元的超高成交額位居前兩名。
目前,在已經結束第二批次集中供地的城市中,7個城市釋出了停牌公告,6個城市出現了部分地塊流拍的狀況,形勢不容樂觀。
其中,土拍停牌量最多的城市是沈陽,共有24宗地塊于開拍前停牌,占到了第二批集中供地總數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濟南、天津分别以20宗和19宗位列二三名。
不僅如此,“高流拍率”也是很多城市現存的情況,長春、沈陽、濟南、福州等城市甚至超過了30%的二輪土地出讓流拍率。
專家表示,由于住宅用地供應數量增加,許多城市出現了明顯的土地市場降溫。
在這樣的形式下,房地産開發商怕是要躺平啦!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