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連日來硝煙不斷。2月15日,伊拉克北部一處美軍基地附近遭火箭彈擊中緻1名多國聯軍承包商死亡。10天後,一艘以色列貨船在阿曼灣發生爆炸,以方稱是伊朗所為。美以兩軍相繼對特定目标進行了還擊。
與此同時,伊核協定重新開機的曙光也若隐若現。美國再次表達重回談判桌的意願,伊朗總統魯哈尼則重申:美國停止對伊“經濟恐怖主義”,即對伊制裁,是談判的前提。

伊朗總統魯哈尼。 新華社發
美國總統拜登。 新華社記者 劉傑攝
“對伊核協定在年内重新開機,我還是比較樂觀。關鍵是伊朗和美國誰走第一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國駐伊朗前大使華黎明向北京日報用戶端記者表示,作為對奧巴馬中東政策的繼承,拜登很明确地希望美國重返伊核協定,但礙于國内右翼勢力和中東盟友以色列、沙特的壓力,隻能小步前進。而制裁給伊朗經濟造成很大困難,如果美國在對伊制裁上有所松動,伊朗是會邁出這一步的。
2月25日晚,以色列貨船“埃利奧斯·雷伊”号在阿曼灣發生爆炸,以總理内塔尼亞胡和防長甘茨均指控伊朗是肇事者,伊朗表示強烈反對。“波斯灣、阿曼灣區域是很敏感的戰略地帶,擦槍走火的事情經常發生。有時候是伊朗的船被打了,有時候是以色列的船被打了,出事之後沒人認賬。”華黎明說,即使以色列指控是真,伊朗也不可能承認,因為誰都不願意被扣上一個破壞波斯灣航道穩定的帽子。
同日,拜登親自下令空襲叙利亞東部伊朗支援的民兵組織,發起就任總統以來美軍首次越境打擊。
以色列的反應也包括采取軍事手段。叙利亞方面稱,以色列在2月28日晚發射飛彈襲擊了大馬士革南部地區與伊朗有關的目标。
華黎明指出,雖然時間接近,但美國和以色列針對伊朗的舉動是出于各自需要,并非統一的行動。特别是美國的動作很有限。
“過去四年,特朗普在中東動員所有的力量來反對伊朗,采取了直接襲殺伊朗進階将領、核科學家的激烈手段。拜登上台後美國的中東政策總體沒有變化,還是把伊朗當作主要敵人。但拜登作為2015年伊核協定的直接參與者,更多地會繼承奧巴馬的政策,減輕與伊朗的敵對,避免在中東消耗太多戰略資源。”
拜登在競選期間就承諾重返伊核協定。華黎明說,這樣的表态一直使拜登備受國内共和黨等右翼勢力的攻擊,批評他對伊朗态度軟化,以色列和沙特也對此感到不滿。“是以拜登政府傳回伊核協定的步子很慢,猶猶豫豫不敢往前走。說了要傳回,又不願意撤銷對伊朗的制裁,口惠而實不至。”
伊朗将在2021年6月舉行總統選舉,華黎明表示,如果在美國撤銷制裁之前停止核活動,伊朗政府恐怕無法向國内輿論交代。但由于長期的經濟困難,一旦美國在制裁方面有所松動,伊朗還是會在重新開機核協定方面邁出一步的。
2月21日,伊朗外長紮裡夫(左一)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右一)在德黑蘭舉行會談。 新華社發
“特朗普退出伊核協定之後,雖然承受了美國的一系列強硬措施,可以看出伊朗總體表現是比較克制的。伊朗外長紮裡夫已經警告美方‘留給美國人的時間不多了’,就是提醒美國要把握6月伊朗總統選舉前的時機。加上伊核協定其他各方的積極态度,對協定在2021年年内重新開機,我比較樂觀。”
來源 北京日報用戶端 | 記者 白波
編輯:王瓊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