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令人想象,那個唱《愛如潮水》亞洲情歌王子張信哲已經54歲了仍然單身。
好像作為一個情歌的音樂人,沒有那麼幾段痛徹心扉或者纏綿入骨的愛情都說不過去。
但是張信哲入行34年,隻公開了一段戀情,這段感情結束之後,他已經單身28年了。
聽人說,他是在等一個人... ...

曾有媒體問他:“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一直單身?”
他這樣回答:
“感情不是兩情相悅就行,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一天到晚見不到面,還有各種關注,我覺得不習慣的人還是會有很大的壓力。”
這句話談到“見不到面”,“壓力”,自然讓人聯想到他那段唯一的戀情。
26歲那年,唱完李宗盛寫的那一首《愛如潮水》,張信哲就火了;
那時,他忙于各地開辦演唱會,就在他香港開辦演唱會時,一個外号叫“朱小妹”的女孩陪伴了他五天幫他做各種幕後工作。
就在張信哲要離開時,朱小妹害羞地把一本日記交給了張信哲。
裡面記滿了自己聽張信哲歌曲的心情,還寫下了自己對張信哲演唱的分析和了解。
這份禮物讓張信哲很是感動,當他讀完了這本日記,就決定一定要認識這個女孩,于是他就主動寫信給朱小妹。
兩個人用寫信的方式交流着,就像是一對靈魂伴侶。
張信哲很忙,單身也要常常抽出時間去香港看望朱小妹,還拜訪她的父母請求朱小妹父母同意他們以結婚為目的的交往。
但是好景不長,他們的戀情被狗仔發現了。
朱小妹全天被狗仔隊追蹤,一家人的一言一行都有人偷拍。
朱小妹的父母很生氣,也很擔心再無法恢複安穩的生活;
雖然張信哲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音樂人,但是對他們來說,名利錢财不過都是身外之物,是以他們開始不同意女兒和張信哲交往。
朱小妹感到心力交瘁,最終還是在外界和家裡的雙重壓力之下,她向張信哲提出了分手。
張信哲并不同意,他願意為了她與外界對抗,可朱小妹告訴張信哲,她愛上了别人。
張信哲認為她這是撒謊。
是又如何?朱小妹和家人随後就出國了,兩人斷了音訊。
可見愛情很美好,但是經不起摧殘,有的是經不起名利的誘惑,也有一些是經不起名利帶來的煩擾。
這些我們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緣分未到。
李宗盛聽說了張信哲的愛情之後,親自為他寫了一首《别怕我傷心》:
好久沒有你的信
好久沒有人陪我談心
懷念你柔情似水的眼睛
是我天空最美麗的星星……
張信哲在歌迷會上第一次唱這首歌時,在台上淚流滿面。
這張專輯名叫《等待》。
但是28年過去了,他仍然單身,難道是放不下這段感情,還在等待?
說到底,54歲依然單身的張信哲也有自身的原因,他是個不願意将就的人。
除了和朱小妹這段感情外,張信哲還公開表白過一個女神。
張信哲,在宣傳新歌《做你的男人》時,主持人問他:“你最想做誰的男人?”
張信哲回答:“李嘉欣!”
還說:“她的美别具一格,而且,氣質也非常脫俗,真的非常欣賞她!”
而女神李嘉欣給她的回複卻隻有三個字“對不起”
今年3月26日,張信哲54周歲的生日,媒體問他感情問題。
他無奈地說:“我每年都有期盼,但每年都沒有來。”
每一年他在期盼生命出現那麼一位伴侶,但是每一次都是失望。
也有人問他,到底想要一段什麼樣的愛情呢?
他曾說:
“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面對愛情和生活的時候,我也希望能夠像平凡人一樣,一段平順而且可以持久平穩的感情才是我最想要的。”
但是他不得不承認愛情總是和他捉迷藏:
“我的專輯,就像我的人生記錄一樣。”他的歌唱得令人感到悲涼。
他說他已經做好準備獨自終老的準備。
不得不說,他對愛情的要求是出于極緻的。
就像徐志摩寫下的那句話: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立志追求真愛的徐志摩,卻一生沒有尋得真愛。
但是他的追尋生命中靈魂伴侶的詩歌,打動了每一個人的心。
張信哲呢,同樣用自己的情歌打動着遇到過愛情的男女,自己卻是一直保持着單身。
這個男人唱着感人至深的情歌,卻不被愛情眷顧,不得不說是一種命運的捉弄。
為什麼那麼優秀的人,卻又那麼孤獨?
其實,你若細心點,就會發現優秀的人普遍孤獨,形容他們有一個非常恰當的詞語“孤芳自賞”。
孤芳自賞的人,會喜歡像他一樣優秀,甚至比自己優秀的人,否則怎麼都會難以接受。
張信哲就是一個孤芳自賞的例子,他喜歡獨處,内心豐富到不需要接觸外界太多熱鬧的人;
沒有遇到合适的另一半,他就在愛情之外發展很多愛好,比如收藏精緻的月令牌、美麗的繡品、服飾,古樸的家具,親自繪圖設計了自己的飯店。
但是我們作為一個普通到在人群中隐身的大齡單身貴族,要怎麼和這個到處撒狗糧世界和解?
答案隻有一個:解決單身問題,首先要是與自己和解。
就是說,你不要做那個擰巴,糾結的人,不要非給自己設限,比如“我非要找到一個什麼樣的人來當我的伴侶”,“我配得上什麼樣的伴侶”。
如果你非要找一個配得上自己的,但是又覺得幾乎沒有人配得上自己的,那叫“自戀型人格。”也就是上面所說的“孤芳自賞”
如果你覺得你喜歡的人一定不喜歡自己,甯願單着也不行動,那叫做“自卑型人格”
這兩種都是病态的心理。
事實上,極度自戀的本質是極其自卑。自戀型人格隻不過是自卑型人格的掩飾。
自戀型人格障礙者不像一般自卑的人,直接為自己的缺點不足而痛苦不安。
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對自身的缺點不足故意視而不見,采取遮蔽回避自己問題,刻意美化自己,甚至到了自欺欺人的程度。
因為“自戀”使他們從對現實的不适應、不如意中解脫出來。
他們給自己制造一種美麗的幻象,這種欺騙一旦建立,就難以斷絕。
他們慢慢将這一逃避行為變成了無意識的習慣,根植到内心深處,自己都無法察覺。
一旦意識到原因,那麼改變就不難了:
1、接受現實中的自己。
你要接受這一生可以沒有愛情,也要接受你的夫妻可以不了解你。
你要保留着美好幻想,然後接受放下癡心妄想。
聽人說一個人越聰明,就越能接受截然不同的觀點,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他們甚至可以生活在兩個世界裡,現實中是一個,想象中的是一個,兩個世界不重疊也不打擾。
你不妨學着,試試看允許這自己的兩個世界各自存在。
2、嘗試着愛一個人。
因自戀而保持單身的人,僅僅抛棄以自我中心的觀念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去愛他人,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體會到放棄自我中心觀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因為任何人要獲得他人的愛,首先必須付出自己的愛。
漸漸的你會在愛中,包容對方,不再因為對方的種種不完美而憂心忡忡。
最後以《心靈捕手》經典台詞做結尾:
“她也知道我所有的小瑕庛,人們稱之為不完美。其實不然,那才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因為唯有愛别人勝于自己才能體會,我想你還不敢這樣夫妻。
你也未嘗試痛失摯愛的感受,因為要非常愛對方才可感同身受。
你可以了解世間萬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徑便是親身嘗試。”
未來或許不确定,命運或許不可測,但是現在的你可以選擇孤獨,也可以選擇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