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老鼠瓜、紅毛丹、歐李、沙棘、酸角、面包果、苦糖果、蘋果、黃皮果、中華猕猴桃、猴面包樹、咖啡、可可豆、蛋黃果、人心果、榧子、五味子、紅姑娘、 沙梨、非洲面條樹、檸檬、橄榄、秤錘樹果、枸杞、枇杷

老鼠瓜,拉丁學名:Trichosanthes sp.,别 稱:野西瓜、白飯瓜、勾刺槌果藤、抗旱草,葫蘆科栝樓屬。以果皮、花芽、果、葉入藥。秋季果将成熟時采果、葉,挖根剝下根皮,鮮用。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老鼠瓜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紅毛丹,拉丁學名:Nephelium lappaceum,别稱: 韶子,毛 龍眼,毛荔枝,無患子科韶子屬。紅毛丹果實營養豐富,供鮮食和加工制罐頭,此外還可制蜜餞、果醬、果凍和釀酒。種子含脂肪37%,油可制肥皂;樹皮和樹根含單甯及皂苷,新梢可作染料。此外,果樹還可作為園林觀賞樹木。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紅毛丹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歐李,拉丁學名:Cerasus humilis,别 稱:山梅子、小李仁。薔薇科李屬。歐李(鈣果)這一名稱作為這種植物的專業名字是植物分類學家陳嵘先生命名的。在對歐李(鈣果)的研究時發現,歐李(鈣果)果實中含有各種對人體有益的礦質元素,尤其是鈣元素的含量比一般的水果都高,并為了突出其鈣含量高這一特點,便誕生了其商品名"鈣果"。歐李(鈣果)果實在曆史上曾作為"貢品",康熙皇帝從幼年時就對食用歐李情有獨鐘。甚至曾派員為皇宮專門種植。主産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河北、山東。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歐李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沙棘(拉丁學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落葉灌木或喬木,高1.5米,生長在高山溝谷中可達18米,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着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沙棘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酸角,學名:Tamarindusindica,又稱酸豆、羅望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語)、酸果、麻夯、甜目坎、通血圖。蘇木科酸角屬。樹身高大,樹幹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挂着一串串、一嘟噜褐色的彎鈎形莢果。酸角喜歡炎熱氣候,生長在年均氣溫18?C—24?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區。最古老的的發源地是熱帶非洲,後經蘇丹引入印度繁衍栽植,生長非常适宜,我國主要分布于雲南金沙江、怒江、元江幹熱河谷及西雙版納一帶,海拔50~1350米的熱量好的地方。年産酸角100噸,單産、品質、風味都優于省内其它地區。木質有硬質的黑紅色的心材和軟質黃色的白色的邊材素有"東方神樹"之稱。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酸角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面包果(學名:Artocarpusaltilis,英語:breadfruit)又稱面包樹,屬桑科,是典型的熱帶多年生常綠果樹。原産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現斯裡蘭卡、美國的夏威夷、墨西哥、巴西、薩伊等國有栽培,我國海南的萬甯、保亭、儋州,台灣的宜蘭、屏東、花蓮有零星種植。面包果用途廣,果實可食用,樹姿美,可作觀賞樹,可種植。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面包果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苦糖果(Lonicera stanishii Carr),又名羊奶子、褲裆果、杈八果、杈杈果,是忍冬科忍冬屬灌木,廣泛分布于陝西省秦嶺沿線,甘肅、山東、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貴州等省,海拔高度在700~2100米的山地也有分布。苦糖果屬于漿果類,富含糖,色紅汁甜,曆來是當地人們解渴充饑的野果,可加工成果汁、果漿、果酒、飲料等。苦糖果花期早(2月初),且具有芳香氣味,故是很好的庭院美化觀賞樹種和蜜源植物。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苦糖果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蘋果(Malus pumila Mill.):是落葉喬木,通常樹木可高至15米,但栽培樹木一般隻高3-5米左右。樹幹呈灰褐色,樹皮有一定程度的脫落。蘋果樹開花期是基于各地氣候而定,但一般集中在4-5月份。蘋果是異花授粉植物,大部分品種自花不能結成果實。 一般蘋果栽種後,于2-3年才開始結出果實。果實一般呈紅色,但需視品種而定。蘋果樹的果實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為人們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果實成長期之長短,一般早熟品種為65-87天,中熟品種為90-133天,晚熟品種則為137-168天。在一般情形下,栽種後蘋果可有15-50年壽命。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蘋果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黃皮果(又名:黃彈、黃皮、黃枇、黃彈子、王壇子,拉丁學名: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是芸香科、黃皮屬植物。它果色澤金黃、光潔耀目,根據性味,可分甜、酸兩個系統,有些品種甜酸适口、汁液豐富而具香味,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可與荔枝并稱,葉、根皮及果核均供藥用。民間諺語雲:"饑食荔枝,飽食黃皮",說明黃皮可幫助消化。黃皮果原産我國南部,喜溫暖濕潤環境,對光照的适應能力較強,喜光也耐半陰;同時因為産地不同,它的花果期也不同。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黃皮果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中華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猕猴桃科,又名:猕猴桃、軟毛猕猴桃、藤梨、陽桃、猴仔梨、基維果、中國醋栗、中國鵝莓、中國猴梨。中華猕猴桃是中國特有的藤本果種,因其渾身布滿細小絨毛,很像桃,而猕猴喜食,故有其名"(李時珍《本草綱目》),大型落葉木質攀緣藤木,高7-8m。葉圓形、卵圓形或倒卵形,下面密生灰棕色星狀絨毛。果大,常為卵形或長圓形,幼時密生棕色長毛,成熟時脫落或不脫落。中華猕猴桃是一種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多汁濃香、風味獨特的果中珍品,被稱為"維C之王"。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垂直分布可達海拔1850m。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中華猕猴桃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猴面包樹(拉丁學名:Adansonia digitata L.)又叫波巴布樹、猢狲木或酸瓠樹,是大型落葉喬木,主幹短,分枝多。葉集生于枝頂,長圓狀倒卵形,急尖,上面暗綠色發亮,無毛或背面被稀疏的星狀柔毛。樹冠巨大,樹杈千奇百怪,酷似樹根,樹形壯觀,果實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動物最喜歡的食物。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樹"的稱呼由此而來。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猴面包樹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咖啡"(Coffee)一詞源自埃塞俄比亞的一個名叫卡法(kaffa)的小鎮,在希臘語中"Kaweh"的意思是"力量與熱情"。茶葉與咖啡、可可并稱為世界三大飲料。咖啡樹是屬茜草科常綠小喬木,産于熱帶、亞熱帶的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葉長卵形,花白色,結深紅色漿果。有小果、中果、大果咖啡等。原産于埃塞俄比亞。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咖啡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可可豆,亦稱"可可子"。梧桐科可可屬。常綠喬木可可樹的果實,長卵圓形堅果的扁平種子,含油53%~58%。榨出的可可脂有獨特香味及融化性能。是可可樹的産物。中國于1922年開始引種此種樹木 。可可脂的溶點接近人的體溫,具有入口即化的特性,在室溫下保持一定的硬度,并具有獨特的可可香味,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不易氧化,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可可豆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葡萄,拉丁學名:Vitis vinifera,别稱: 提子、蒲桃、 草龍珠、 山葫蘆、 李桃、 美國黑提,葡萄科葡萄屬。其漿果多為圓形或橢圓,色澤随品種而異。幾乎占全世界水果産量的四分之一;其營養價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幹和葡萄酒。粒大、皮厚、汁少、水多,皮肉易分離,味道酸甜可口,耐貯運的歐亞種葡萄又稱為提子,一般成簇生長,有黃綠色、紅色、黑藍色或紫色。果肉外有層薄皮,皮外有薄霜,有些品種無籽。葡萄既可做水果生食,也可釀酒或制作葡萄幹。此外,還可用做裝飾。葡萄因顔色鮮豔、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被人們稱為"水晶明珠"。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葡萄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蛋黃果(拉丁學名為:Lucuma nervosa A.DC),又名仙桃,山榄科蛋黃果屬多年生植物,樹體高約6m,單葉互生,葉片紙質,狹橢圓形,花小白色,聚生于葉腋。果實球形,未熟時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澱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含水量少,味略甜。其味道口感介乎于番薯和榴蓮之間。種子通常1-2粒,近圓形或橢圓形。果實12月成熟,采收後需要後熟4-7天方可食用。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蛋黃果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人心果,拉丁學名:Manilkara zapota van Royen,别稱:吳鳳柿、赤鐵果、奇果等,山榄科鐵線子屬。人心果的果皮呈淺咖啡色,表皮粗糙,從外表看長得極似帶黑的馬鈴薯。果成熟後灰色或鏽褐色,果肉黃褐色、柔軟,呈透明狀,果皮很薄。果實的甜度頗高,吃起來味道潤滑香甜。但其外觀、色澤均不太雅觀,含水分也不高,裡面含有的膠質和砂細胞常黏附牙齒。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人心果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榧子,拉丁學名:Torreya grandis Fort. et Lindl.,又稱香榧、赤果、玉山果、玉榧、野極子等,是一種紅豆杉科植物的種子,其果實外有堅硬的果皮包裹,大小如棗,核如橄榄,兩頭尖,呈橢圓形,成熟後果殼為黃褐色或紫褐色,種實為黃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種香氣,很能誘人食欲。榧子和其他植物種實一樣,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而且它的含量高達51.7%,甚至超過了花生和芝麻。榧子中含有的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煉進階芳香油的原料。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榧子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五味子,拉丁學名:Schisandra chinensis,别名:玄及、會及、五梅子、山花椒、壯味、五味、吊榴。木蘭科五味子屬。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質比南五味子優良。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生長期需要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河北等地。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于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能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有強身健體之效。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五味子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紅姑娘,學名為酸漿,拉丁學名 Physalis alkekengi,别名:錦燈果、燈籠草、燈籠果、挂金燈、紅燈籠、錦燈籠、酸漿、鬼燈球。茄科酸漿屬。原産于中國,南北均有野生資源分布。果實可以生食,又可制成飲料。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紅姑娘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沙梨(學名:Pyrus serotina),别 稱:金珠果、麻安梨,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果近球形,淺褐色,果肉較脆; 花萼脫落。花期4月; 果熟期8月。 主産于長江流域,華南、西南也有。喜溫暖多雨氣候,耐寒力較差。 繁殖多以豆梨為砧木進行嫁接。 是庭園觀賞樹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沙梨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非洲當地人都叫它"面條樹"。這種樹長得很高大,每年4到5月開花,7月結果。果實呈細長條,最長的達2米,看上去的确有些像面條。之是以被稱為面條樹可不僅因為長相。這種樹長出的果實富含澱粉,待成熟後,當地人将其采摘晾曬,貯藏起來。食用時放在水裡煮熟,撈出拌上佐料,吃起來便和真正的面條差不多了。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錐度子彈針1.1*6.0*2.2*0.95非洲面條樹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非洲面條樹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檸檬(學名:Citrus limon (L.) Burm. f.),芸香科柑橘屬植物,檸檬又稱檸果、洋檸檬、益母果等。 小喬木,枝少刺或近于無刺,嫩葉及花芽暗紫紅色,葉片厚紙質,卵形或橢圓形。單花腋生或少花簇生。果橢圓形或卵形,果皮厚,通常粗糙,檸檬黃色,果汁酸至甚酸,種子小,卵形,端尖;種皮平滑,子葉乳白色,通常單或兼有多胚。花期4-5月,果期9-11月。檸檬因其味極酸,肝虛孕婦最喜食,故稱益母果或益母子。檸檬中含有豐富的檸檬酸,是以被譽為"檸檬酸倉庫"。它的果實汁多肉脆,有濃郁的芳香氣。因為味道特酸,故隻能作為上等調味料,用來調制飲料菜肴、化妝品和藥品。此外,檸檬富含維生素C,能化痰止咳,生津健胃。檸檬産中國長江以南,原産東南亞,主要産地為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檸檬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橄榄,拉丁學名: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别 稱:黃榄,青果,山榄,白榄,紅榄,青子,谏果,忠果,橄榄科橄榄屬。喬木植物。高可達35米,花序腋生。卵圓形至紡錘形,成熟時黃綠色,外果皮厚,核硬,兩端尖,核面粗化。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果可生食或漬制;種仁可食,亦可榨油,油用于制肥皂或作潤滑油.分布于中國南方、東南亞、及日本。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橄榄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秤錘樹果,拉丁學名:Sinojackia xylocarpa Hu,英文名 Weighttree,别 稱:秤陀樹、捷克木,安息香科秤錘樹屬。因植株不高,生長緩慢,常被樵踩,故野生植株幾近絕滅。目前南京、上海、杭州、武漢、青島、黃山等地植物園中有少量栽培。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秤錘樹果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枸杞,拉丁學名:Lycium chinese,别名:苟起子、甜菜子、杞子、紅青椒、狗蹄子、狗奶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紅耳墜、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茄科枸杞屬。落葉灌木果實,叫枸杞子可入藥。枸杞的産區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甯夏的枸杞最為著名。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枸杞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枇杷,别名:蘆橘、金丸、蘆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薔薇科、枇杷屬植物,枇杷原産中國東南部,因葉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其花可入藥。樹高3~5米,葉子大而長,厚而有茸毛,呈長橢圓形,狀如琵琶。别名又叫蘆橘、蘆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秋天或初冬開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是以被稱是"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枇杷的花為白色或淡黃色,有五塊花瓣,直徑約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為蜜源作物。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枇杷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百種果子簡介(四) 25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