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在這個飒爽的秋天裡,我們正在喝一杯一杯的壽眉。
桌面上擺着豔黃色的柿子,黃綠色的蜜桔,還有新疆的吊幹杏。
窗外,是觸目可及的綠。
茂盛、蔥茏、葳蕤、幽深。
一樹又一樹的鵝黃桂花,就盛開在視窗。
十年了,這桂花樹,終于長到了我的窗台上。
在這個桂花盛放的秋日裡,不用開窗,就能從窗縫裡,聞到一絲又一絲的清幽甜香,是從那一串一串的小小花蕊裡,慢慢飄散出來的,馨香甜馥。
原本以為,桂花的花期已過。
沒想到,在這個忽冷又熱的深秋,它們,竟然再一次開出了細細密密的小黃花來。
可見,秋,并非氣數已散。
秋,亦非生命已走到盡頭。
正如白茶裡,銀針、牡丹、壽眉,它們的發育,是漸進式的,并不代表着在銀針的季節,養分豐沛,而到了壽眉的時候,養分就稀薄了。
銀針有銀針的好,壽眉有壽眉的妙。
它們的内質構成肯定有所不同,但卻各有各的益處。
《2》
每年的春季,萬物複蘇。
白茶樹上,先發育了銀針出來,小小的芽頭,肥肥胖胖,茁壯地生長着。
身體泛着綠,表皮上披着白毫——厚厚的,密實的,還很輕,像一件鵝絨的衣服,又柔韌又保暖。
銀針們,恣意地、聳立在初春時節的白茶樹枝頭,傲立寒風中。
在這樣的春寒料峭裡,白茶樹們貢獻了今年的第一波能量。
到了白牡丹發育出來的時候,茶樹正值成年期。
如果說白毫銀針是青春期的話,那白牡丹,就是成熟的時刻——蜜桃成熟時,多麼地鮮香誘人。
于是白牡丹生成了有芽有葉的模樣,葉片細窄并舒展着,芽頭秀長并飽滿着。
葉與細細的梗,組合成了白牡丹茶湯裡,那獨具芬芳的花香,那清新明麗的花香,那紛纭若三春之李的花香。
等到清明之後十數天,白牡丹花季已盡,春壽眉探出頭來的時候,已經風住塵香花已盡,百花,早就開到荼蘼了。
此時的白茶樹,曆經了銀針的萌生期、牡丹的成長期,漸漸進入佳境,進入到了成熟期。
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這是年年春茶季,天氣最熱的一段時間,也是氣溫攀升最快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内,茶樹被氣溫催生,被高溫的天氣催發,練就了一身長跑的好體力和好耐力。
在暖陽的溫煦中,壽眉們,生發得很快,葉片沒兩天就舒展開來。
滿滿一樹,皆是嫩葉,猶如戴上了一頂翠綠色的華蓋。
春深,似海。
《3》
有茶友說,先發育了銀針,再發育了牡丹,到壽眉時,白茶樹已經沒力氣了,壽眉已經沒什麼營養了。
此言大謬。
這種理論的立論基礎,是認為白茶樹的養分是一個恒定的數量,分了大部分給銀針,分了少部分給牡丹,到了壽眉的時候,便沒多少可分了。
假設,一株白茶樹有100分的養分,先分了50分給銀針,再分了35分給牡丹,最後隻留下15分給壽眉。
如果這樣來算,那确實壽眉得到的内質太少。
故而這種觀點的持有者會認為,壽眉,隻是幾片葉片,沒什麼營養。
事實并不是這樣。
白茶樹的内質,并不是恒定的,并不是先有一個固定數量,然後慢慢遞減的。
以春茶季而言,茶樹的内質,是不斷生發與不斷釋放的。
它是一個能量消耗與補充的過程。
白天生長發育的時候,白茶樹的能量在消耗,但并不是消耗完了之後,這内質就完全沒有了。
它一邊在消耗,一邊在積累。
白天,它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晚上,呼吸作用将有機物轉化為能量,儲存在葉細胞内。
到了第二天,這些在夜裡合成的能量,就能供給茶樹們發育新芽與新葉的需要。
在茶樹的細胞内,能量的損耗與積累,是在不停循環往複的,像一輛永動機,不會停歇。
在銀針的時候,它發育,它也在積累。這些内質并不是消耗了就不會生長起來的,故而,不存在銀針與牡丹消耗了大部分能量,到了壽眉就沒營養的說法。
别忘記了,茶樹不是一個水壺,它是一口水井。
水壺,是儲水的,裡面的水喝完了就沒了。井,是不停在汲取地下水的,今天打過了,明天又會漫上來。
《4》
其實,壽眉也是極有營養的。
銀針有銀針的營養構成,牡丹有自己的養分組成,而壽眉,也獨有自己的營養配比。
比如,三高最喜歡的黃酮類物質,就大量生成在壽眉裡。
尤其,是三年,五年,七年十年的老壽眉裡。
銀針裡有大量的茶氨酸,壽眉裡茶多酚量會高一些,而秋壽眉,因為氣候的原因,花青素含量極高。
大家知道花青素麼?
有一些愛美的妹子,正天天抱着花青素膠囊大吃,隻為了細到無痕、白到發光呢。
還有媽媽們,為了預防孩子的近視,淘了花青素去護眼。
。。。。。
村姑陳從來不喜歡講功效。
這一次,破了例。
隻為“壽眉無營養”,這說法,太冤枉。
《5》
銀針,牡丹,與壽眉。
白茶中的三劍客,它們各有各的風采,各有各的美好。
茶樹,并不是一個儲存養分的倉庫,用完一些就少一些。
它是一個能量永動機。
不停在消耗能量,也不停在補充能量。
它有根,深植在土壤,隻為吸收養分。
它不是一塊标本,風幹了,站在那裡,俯視蒼生。
它是活的,是有個性的。
它隻為我們,提供一杯鮮香醇爽的好茶湯。
而,從不求回報。
我們該寫一首《緻茶樹》,深深地感謝它。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