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作者:西海岸媒體

東漢末期,繼董卓之後,李傕主導的勢力掌控了東漢朝廷,但是李傕并未實作控局,初平三年(192年)五月,李傕率部攻入長安,同年九月,開始正式掌控東漢朝局,但是3年後,195年,漢獻帝就東出,李傕也就快速衰敗了。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可以說亂世之中,誰控制了天子,誰就能為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是李傕卻是一步步玩脫了,最終落得一個敗亡的局面,那麼李傕是如何走向敗亡的呢?個人認為,主要是4點原因。

第一點,李傕出身不高,并無足夠的背後勢力支援。

李傕本是董卓部将,在涼州并不強大的士族豪強背景,在關中更沒有足夠的人心支援,他能夠成事,隻不過是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三國志.賈诩傳》卓敗,輔又死,衆恐懼,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欲解散,間行歸鄉裡。诩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衆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衆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衆以為然。

《三國志.董卓傳》用賈诩策,遂将其衆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長安,衆十馀萬。

當董卓被刺殺時,李傕正領兵在外,他授命東出前去攻打朱俊,擊敗朱俊後,他率軍沿路劫掠,可是在得知董卓被殺後,他是懵的,一時間和衆多董卓部将一樣,打算散夥,回去做一個富家翁了事。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這個時候賈诩送上毒計了,堪稱禍亂東漢的惡毒之計啊,對于剛剛誅殺董卓,有那麼點振興之象的東漢朝廷,就怕再度出現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賈诩簡單的言語,就說動了李傕,李傕直接帶着兵殺向長安了。

這裡可以看到,李傕的本部兵馬并不多,而是沿途各部選擇加入李傕的陣營,其中大部分都是董卓舊部,涼州兵馬,李傕隻是暫時被大家推舉出來的盟主而已,大家也都有各自的算盤。

想必他們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考慮,有李傕公開率兵攻打長安,一旦攻城不成,或者發生什麼其他事情,他們也可以砍下李傕的腦袋,向漢獻帝請降啊,打進長安,他們也可以趁機撈一把。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是以說,李傕主導的利益集團,看似實力強大,但是李傕并無力掌控全部兵馬,他隻是被推舉出來的代言人而已,内部實力錯終複雜,最起碼在主政初期,“傕、汜、稠擅朝政”,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實力最強,他們三人代表着各自的實力,互相牽制掌控朝局。

而這也就導緻李傕沒有足夠的能力單獨掌控全局,加之李傕個人眼光并非長遠,昏招頻出,貪圖眼前利益,敗亡也就不稀奇了。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第二點,李傕身處關中,卻沒有立足于關中的謀略。

李傕等人打入長安第一步幹的是什麼,那就是誅殺百官,劫掠長安了,你剛起事,暫時控制不住全局,姑且可以了解,但是之後呢?李傕對部下就是放養模式了,讓李傕主導的勢力,成為了禍亂關中的根源。

《後漢書.董卓傳》時,長安中盜賊不禁,白日虜掠,傕、汜、稠乃參分城内,各備其界,猶不能制,而其子弟縱橫,侵暴百姓。是時,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臭穢滿路。

初,帝入關,三輔戶口尚數十萬,自傕、汜相攻,天子東歸後,長安城空四十餘日,強者四散,蠃者相食,二三年間,關中無複人迹。

在誅殺董卓後,關中是可以作為根基經營的,可是李傕作為各方勢力混合的領袖,他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既然已經打算立足于關中,掌控天子來号令天下,那麼就不能對關中實施劫掠的那一套,而是要休養百姓,穩住關中,以此争奪天下。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結果呢?關中在李傕手裡,百姓遭受劫掠,大量出逃,沒有百姓就沒有人力物力去供養軍隊,沒有軍隊,李傕随時都有被幹掉的可能,可是李傕卻做不到這一點,這和李傕沒有足夠的背景,沒有足夠的影響力是有關的。

可以猜到,李傕是成為主要領袖,但是他如何給投靠自己的将士獎賞呢?自己哪有那麼多财富,隻能放縱部下自己去搶,這樣将士才可能為他賣命,而李傕這麼幹,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裡去,結果就是,原本可以作為根基的關中,成為人間煉獄,關中被掏空,立足于關中的李傕勢力也就難以長久維持。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第三點,李傕對于最大助力,漢獻帝,完全不會利用,同時失去了最有謀略的賈诩。

李傕的胸襟和頭腦,和曹操比差遠了,明知自己入主關中,自己根基并非深厚,同時還有郭汜、樊稠等人和自己不是一條心,自己隻不過表面上是實力最強的人而已,他急需拉攏漢獻帝,鞏固自己的地位,逐漸實作滾雪球,讓自己成為真正實力最為強大的人,可是李傕沒有。

《獻帝紀》是時新遷都,宮人多亡衣服,帝欲發禦府缯以與之,李傕弗欲,曰:「宮中有衣,胡為複作邪?」诏賣廄馬百馀匹,禦府大司農出雜缯二萬匹,與所賣廄馬直,賜公卿以下及貧民不能自存者。李傕曰「我邸閣儲偫少」,乃悉載置其營。賈诩曰「此上意,不可拒」,傕不從之。

傕等與诩議,迎天子置其營中。诩曰:「不可。脅天子,非義也。」傕不聽。

李傕如果想利用漢獻帝鞏固自己的地位,打壓他人,那麼自己就必須真當漢獻帝當一個皇帝,自己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大事嘛,你以後強大了,那就可以随便了,不再關系漢獻帝的想法,可是對于當時的李傕,不把漢獻帝當回事,是很要命的。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既然李傕都不把漢獻帝的诏令當回事,别人誰還會在意漢獻帝的意見呢?随着漢獻帝的威望進一步遭受打擊,漢獻帝的影響力就幾乎沒有了,是以漢獻帝在李傕手裡成為了沒有大用的工具人,除了沒事給李傕進封一下,就沒什麼用了。

同時賈诩作為勸說李傕攻入長安的關鍵人物,可能是看過了李傕等人的胡作非為,他在李傕身邊還是勸說過李傕很多次,不要幹那些不該敢的事情,可是結果呢?“傕等親而憚之”,這是李傕對賈诩的态度,忌憚的成分更多。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賈诩是多麼聰明的人,知道在這麼和李傕回想去, 容易把自己搭進去,是以果斷選擇離開了,李傕本來就沒有長遠的眼光,賈诩的離去也是讓他處于更加不利的局面。

第四點,李傕疑心重,加劇了關中各方勢力的互相猜忌攻伐,最終導緻自敗。

之前寫過馬騰韓遂讨伐李傕的文章,其中在長平觀之戰,李傕擊敗馬騰韓遂,樊稠率部追擊,但是樊稠被韓遂說服,放走了馬騰韓遂,這件事被李傕知道,他變開始防備樊稠,之後樊稠聲稱要率部東出,讓李傕給他增兵,李傕不肯,李傕也是擺下鴻門宴,将樊稠刺殺,并且兼并了其部衆。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樊稠被殺後,直接導緻郭汜開始自保了。

《典略》傕數設酒請汜,或留汜止宿。汜妻懼傕與汜婢妾而奪己愛,思有以離間之。會傕送饋,妻乃以豉為藥,汜将食,妻曰:「食從外來,倘或有故!」遂摘藥示之,曰:「一栖不二雄,我固疑将軍之信李公也。」他日傕複請汜,大醉。汜疑傕藥之,絞糞汁飲之乃解。

《典略》中記載了,郭汜對李傕心生忌憚,加之自己愛妾的挑撥離間,一次郭汜被李傕灌醉了,還以為李傕要毒殺他,郭汜一度喝糞汁催吐,後面就是大家熟知的事情了,李傕郭汜于關中互相攻伐。

執掌朝堂3年的李傕敗亡,離不開這4點原因,他無立足關中的謀略

這直接導緻了李傕曾經主導的勢力集團徹底分崩離析,而在且沒有外敵的威脅下,勢力進入内耗階段,可以說即便是李傕最後打赢了,自己完全掌控了關中,那有如何?他面對的還不是一個殘破不堪的關中,别說争奪天下了,連自保都做不到了。

綜合來看,李傕的敗亡,在于他出身不高,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同時也沒有把關中當做根基去經營,大有今日有酒今朝醉的意味,完全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加上漢獻帝威信為他折騰得幾乎沒了,謀士離開,和衆人互相猜忌,進而引發内鬥,敗亡是必然的結局。

參考資料《三國志.賈诩傳》《三國志.董卓傳》《後漢書.董卓傳》《獻帝紀》《典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