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貫是萬曆朝首輔,受到萬曆皇帝重用,同時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為浙黨黨魁。
明朝中後期政治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黨争嚴重。
很多人在想起明朝黨争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閹黨和東林黨,卻很少有人知道沈一貫上司的浙黨。但實際上,浙黨在萬曆年間其實是能和閹黨、東林黨并立的大黨派。而且在萬曆朝黨争之時,還是以沈一貫帶領的浙黨獲得勝利的。
先來說說三位黨派的形成,以及組成部分。大名鼎鼎的東林黨,是萬曆三十二年吏部郎中顧憲成被萬曆帝革職之後,回到家鄉東林書院講學。在教授學子的過程中,常常議論時政褒貶人物。而這些學者日後進士及第進入官場,慢慢的抱團,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世稱“東林黨”。至于閹黨,想來不用多說。
浙黨,則是沈一貫入主内閣之後,大權在握,糾結在京當值的浙江籍官員,漸漸的形成黨派,稱為“浙黨”。其實除了這三大黨派之外,明朝的黨争還有許多小黨派牽涉其中。比如以官應震、吳亮嗣等為上司人物的“楚黨”,以山東籍官員為主的“齊黨”等等,當然同樣以地緣關系集結的還有“宣黨”和“昆黨”。其中齊楚兩黨因為常常依附在浙黨之下,是以又成為“齊楚浙黨”。

萬曆三十三年,吏部侍郎楊時喬主持京察。楊時喬是東林黨人,于是借着此次機會,大力抨擊浙黨。第一個受到沖擊的,就是錢夢臯。楊時喬與左都禦史溫純等共同彈劾,使得錢夢臯被貶職,引來浙黨記恨。
當時為浙黨黨魁,同時也是内閣首輔的沈一貫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當即上書,陳明此次考察的不公。明神宗于是命群臣商議,拿一個結果。
劉元珍這個時候上書繼續彈劾錢夢臯,最後卻得來一個貶谪的結果。沈一貫假裝說好話,卻将劉元珍逼上絕路。因為劉元珍在彈劾錢夢臯的時候,還牽上了沈一貫。雖然皇帝沒信,但還是被沈一貫記恨在心。
後來給事中、禦史侯慶遠、葉永盛、吏部員外郎賀燦然、南京禦史朱吾弼、兵部主事龐時雍等都上書彈劾沈一貫,但是明神宗卻都不相信,反而将這些人給貶谪。禦史侯慶遠等上書為他們申辯,反而惹怒了明神宗。
雖然錢夢臯最後還是被免職,但是沈一貫仍居内閣首輔的位置。而且浙黨人氏受牽連很小,反而是東林黨人損害嚴重。這次黨争,以浙黨大獲全勝而暫時結束。
《明史》評:“枝拄清議,好同惡異,與前後諸臣同。至楚宗、妖書、京察三事,獨犯不韪,論者醜之,雖其黨不能解免也。一貫歸,言者追劾之不已,其鄉人亦多受世诋諆雲。”
在為政方面,沈一貫沒有什麼值得诟病的方面。甚至于很多時候,還提出了非常好的決策,解救了不少無辜受到牽連的大臣。這些結合起來,沈一貫應該都能得到一個比較好的評價。但是關鍵是,他陷入黨争之中,引發持續不斷的政黨鬥争,給明朝中後期政治帶來極大的危害。
先不說他獲勝之後是否提出了有益于國家的政策,隻說他糾結浙江籍在京官員,形成“浙黨”本來就不是好的舉措。而且在政黨鬥争之中,與閹黨聯合,迫害東林黨官員,已經對國家形成危害。是以一定程度上,也當不上好官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