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漢大臣窦固和田玉覆鬥型私印

作者:刻古銘今
東漢大臣窦固和田玉覆鬥型私印

材質:和田白玉

印文:窦固

規格:18.3x17.6x15.0mm

工藝:琢磨砣碾而成

東漢大臣窦固和田玉覆鬥型私印

這枚小小玉印,主人卻不簡單,它屬于東漢期大臣窦固。也應該是他未拜将封侯時的使用印信。該印材質為和田白玉,玉質溫潤,由于在土壤中時間較長,受土沁及含鐵化合物沁蝕,表面有褐色牛毛紋及淡淡沁斑。該印加工有漢代早期略顯粗糙的特點,沒有同期一些成熟玺印制作精美。即不是絕對的正方,還略呈梯形。鼻鈕對鑽圓孔,鑽痕留在上面。細看任何一面的矩形都有邊線不平行情況和琢磨砣痕。殘破一角的包漿和印體及字牙包漿一緻,可确定是老殘。“窦固”二字書寫規矩,琢磨水準一般。可看出用力不均等略微扭曲不平的微痕。也是玉器制作特征之一。

東漢大臣窦固和田玉覆鬥型私印

窦固其人:

窦固(?~88年),字孟孫。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省鹹陽市)人。東漢時期名将,大司空窦融之侄。窦固好讀書,喜兵法。年少時娶光武帝劉秀之女涅陽公主,被拜為黃門侍郎,後世襲父親的爵位顯親侯。曾任中郎将,與馬武擊破燒當羌。後受犯罪的堂兄窦穆牽連,遭禁锢十年。永平十六年(73年),以奉車都尉職與耿秉等分四路出擊北匈奴,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又奪取伊吾盧,設定宜禾都尉。并以班超為假司馬,命其出使西域,最終使西域諸國重新歸附。次年,率耿秉等擊降車師,又建議重新設定西域都護及戊己校尉,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咽喉。漢章帝劉炟繼位後,征召窦固為大鴻胪,曆任光祿勳、衛尉等職。每有軍政要事,章帝都會征求窦固的意見。

章和二年(88年),去世,谥号為文。

東漢大臣窦固和田玉覆鬥型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