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泉認母
春秋時期有個叫鄭的諸侯國,它的國君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武姜為妻。
武姜,生卒年不詳,姜姓,名失考
武姜生了兩個兒子,生大兒子的時候遇到難産,小孩腳先出來,把武姜疼得要死。好不容易才把他生下來,可武姜也隻剩半條命了。是以武姜不喜歡這個孩子,給他取名叫寤生
“小霸王”鄭莊公 寤生
就是難産的意思。後來武姜又生了個小孩,這次武姜沒有受到什麼痛苦,是以很喜歡這個孩子,給他取名叔段。
叔段
叔段出生後不久,鄭武公就去世了。當他病重的時候,武姜請求立叔段為太子。但當時寤生已經17歲了,叔段才是個嬰兒,再說寤生又是長子,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都不可能廢寤生而立叔段。是以鄭武公沒有答應武姜。鄭武公死後,寤生順理成章地登上了國君的寶座,他就是鄭莊公。
鄭莊公剛即位,武姜就要他封個大城市給叔段,鄭莊公沒有辦法,隻好把京封給了叔段,從此叔段就被稱為太叔。大臣祭仲進谏道“:京這個城池比國都還大,按理是不能封給庶子的。”鄭莊公很無奈地說:“母親非要我這樣做,我有什麼辦法?”叔段在京城生活了20多年,漸漸長成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他知道母親疼愛自己,武姜也經常唆使他篡位,叔段本來也不是什麼老實人,很快就起了歹心。
太叔造反
叔段在京城招兵買馬,修整武器,圖謀不軌,武姜在國都裡面不停地和他傳遞情報,準備一有機會就發兵篡位。不久,鄭莊公去朝見周天子,叔段認為這是個好機會,于是帶領人馬直撲國都,武姜在裡面做内應。誰知道這是鄭莊公設下的圈套,他早就知道叔段不安好心,但又沒有理由消滅他,于是就設計讓他主動造反,自己好有出兵借口,他早就在附近埋伏好一支部隊,等叔段上鈎。
鄭莊公平叛
叔段發兵後不久,鄭莊公布置好的軍隊迎頭趕上,雙方展開大戰。叔段畢竟是造反,師出無名,很多部下都不願意為他作戰。鄭莊公的軍隊很快就把叔段打敗了,叔段好不容易才從亂軍中殺出一條血路,匆忙逃跑。鄭莊公乘勝追擊,一直打到了京城。京城的百姓見叔段大勢已去,再加上很痛恨他為了一己私欲而發動戰争,紛紛背叛了他,主動開城門投降。叔段趕緊逃到鄢這個小城躲避,可這個小城怎麼能抵擋得住鄭莊公的大軍呢?很快鄢就被攻破了。叔段像條喪家之犬一樣到處亂逃,最後逃到共城,不久被殺。
鄭莊公平定叔段叛亂後,追究責任,發現一切都是母親唆使的。他非常生氣,搞不懂母親怎麼能這麼偏心,一氣之下就把武姜遷到颍城居住。他還發誓說:“不到黃泉,我絕不和母親相見!”可見他當時的火氣有多大。
可過了一年多以後,鄭莊公後悔了。他對武姜感情還是很深的,當時隻是一時沖動而已。他想起母親雖然不喜歡自己,但在沒有叔段的時候還是對自己不錯的,再說母親是冒着生命危險把自己生下來的,一想到這鄭莊公就忍不住流淚。可是自己已經以一國之君的身份發過誓,怎麼能食言呢?他很沖突,但對母親的思念一天比一天深。
鄭莊公、穎考叔、子都
颍考叔是個很聰明的人,他看出了鄭莊公的意思,不過也不好明說。一天颍考叔把貢品交給鄭莊公,鄭莊公正好心情不錯,就留颍考叔吃飯。颍考叔把酒席上最好的食物都偷偷放在自己兜裡。鄭莊公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颍考叔回答道“:我的老母還在家裡,今天有這麼多好食物,我想拿回去給母親吃。”鄭莊公很感動,說:“你有母親可以孝敬,多好啊!”颍考叔裝作一副奇怪的樣子問道“:國君不是有母親嗎?為什麼不能像我這樣呢?”鄭莊公歎了一口氣說道:“唉,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個糊塗母親,做什麼不好,偏偏幫我弟弟造反。我一氣之下就發了毒誓,說不到黃泉永不相見。現在我想孝敬母親,可又怕違背誓言遭報應。你看怎麼辦?”颍考叔笑笑說:“這還不簡單,挖個很深的道地,一直挖出泉水。然後把你母親帶到裡面,你再進去見她。這不就是在黃泉裡面相見嗎?”鄭莊公茅塞頓開,馬上照他的話去做,最後終于在道地裡見到了母親。武姜早就過夠了被軟禁的生活,她也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這次見鄭莊公這麼孝順,母子二人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