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追尋先遣連足迹”采訪報道組記者米瑪與李佳俊(左)合影。(攝于2021年7月12日)本報記者 張宇 攝
李佳俊檔案:
1938年出生于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進階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藏著名文學評論家。1960年從雲南大學畢業後進藏。曾任《西藏文學》主編、西藏日報社副總編輯。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西藏遊記》《在雪原上》《雪域作家的智慧和追求》《我在西藏當記者》,文藝評論集《文學,民族的形象》《探索高原民族的奧秘》,大型話劇《岡底斯英雄》、話劇《亞隆之戀》等。
1964年“七一”前夕,共青團阿裡分工委特邀騎兵支隊翻譯股長馬占山,給阿裡青年作先遣連進軍阿裡、解放阿裡的英模事迹報告。作為一名青年團員,李佳俊為李狄三和戰友們的巨大犧牲震撼不已。身為一名媒體記者,他徹夜難眠,覺得要為先遣連英雄們做些事情。于是,李佳俊對照馬占山的報告和左齊将軍撰寫的回憶錄《李狄三》,對先遣連的進藏各類事件和細節認真進行了查漏補缺,做了大量宣傳報道工作。
七月天氣炎熱。在成都市一環路南四段的鬧市區一幢居民樓裡,記者見到了83歲高齡的李佳俊。
“那是1964年3月,我參加工作後的首次休假剛剛結束,廣播電台編委會通知,要我到阿裡與《西藏日報》建立聯合記者站。所謂聯合記者站,其實就我一個人。我帶上戶口本群組織關系到阿裡報到。”
回憶往事,李佳俊的精神立即抖擻起來。
“我與阿裡、與先遣連的不解之緣,就此開始。”李佳俊說着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紅色封皮的“工農日記”,裡面工工整整記錄着各種采訪素材。有訪談記錄、有地名人名标注,甚至還有藏文标記。
“因為當時我是阿裡唯一的文學科班生,阿裡分工委書記兼阿裡騎兵支隊政委劉少稚,希望我創作一部歌頌先遣連英雄事迹的大型話劇,這就是後來創作并得以在拉薩上演的大型話劇《岡底斯英雄》的緣起。”李佳俊告訴記者。
李佳俊雖已高齡,但身體硬朗。隻是因為神經性耳聾,聽力幾乎全無。記者隻能把問題寫在紙上,他看完之後,再回答問題。
“對先遣連關注越多,采訪越深入,細節就越生動感人。兩水泉在哪裡?紮麻芒堡是什麼樣子?我需要沿着先烈翻越昆侖山進軍阿裡的路線去親身體驗一番。”李佳俊說,“1965年7月,我到改則縣采訪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終于有了實地采訪先遣連英雄事迹的機會。”
在改則縣物瑪區委書記唐振華和藏族女幹部紮西卓瑪的陪同下,李佳俊按照先遣連進藏路線,參觀走訪了沖東、洞姆卓裡、紮保、納如巴、江索郭(紮麻芒堡)等改則縣境内的先遣連舊址,召開牧民座談會,祭掃烈士墓地。
“那真是一次終生難忘的采訪經曆!”李佳俊說。
李佳俊改則之行在新聞報道上的收獲是一篇長篇通訊《踏訪先遣連英雄的腳迹》,書寫改則縣甲日鄉、加措鄉群衆對先遣連的深切懷念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的高昂鬥志,以及生産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同時,給解放軍阿裡騎兵支隊和中共阿裡分工委送交了一份《關于李狄三等烈士墓的調查報告》。
這份寫于1965年8月的調查報告總共4千餘字,從先遣連事迹在當地牧民群衆中的影響寫起,詳細記錄了尋找先遣連舊址的過程、采訪當地牧民的經曆和先遣連精神的重大意義,尤其是實地調查時的所見所聞、現場描寫,讓人身臨其境。調查報告還提出了遷葬建墓的具體建議和實施辦法以及經費概算,等等。
“我之是以要超越自己的工作範圍書寫這份調查報告,是因為受到先遣連英雄事迹的強烈震撼,而56位烈士墓地的殘破景象與後人對他們的尊崇極不相稱,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李佳俊說。
令李佳俊欣慰的是,他的調查報告很快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第二年,有關部門組織人力物力,把分别埋葬在改則縣江索郭、噶東等4處的烈士遺骨,統一遷移到獅泉河鎮——這就是今天獅泉河鎮北山坡上的先遣連烈士陵園。
“為我所景仰的先遣連烈士的墓地搬遷盡微薄之力,也是我作為後來人敬獻給先烈英雄的一束小花。”李佳俊動情并自豪地說。
李佳俊在阿裡記者站工作了4年,多次采訪報道了先遣連英雄事迹,但是面對面采訪先遣連戰士的機會卻在40年之後。
“2003年冬天,已經退休在家4年的我接到時任《西藏文學》主編闫振中的電話,邀請我協助采訪在世的先遣連老戰士,撰寫一本内容全面、紮實的書。能為歌頌先遣連事迹盡綿薄之力,當然是求之不得。”
此時,李佳俊65歲,闫振中59歲。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在成都會合,開始了“尋找英雄”的旅程。他們奔赴西安、烏魯木齊、甘肅、山西等地,采訪了先遣連報務員王惠志、副連長英雄彭青雲、藏族翻譯員喬德錄、指導員李子祥等。
“為了節省經費,我們坐火車,住招待所,靠兩條腿走路,邊走邊聊,雖然很辛苦,但兩個人都很興奮!”李佳俊回憶說。
基于半年的采訪活動,李佳俊完成了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尋找英雄路漫漫——回憶采訪阿裡先遣連的前前後後》。他在文章最後寫道:先遣連英雄遭遇諸多難以想象的磨難,能處之泰然而不改初衷,才顯示出英雄本色。
采訪是在李佳俊的書房裡完成的。書櫃裡擺放的大多是關于西藏的書籍,這裡是李佳俊感到最惬意的地方。
“如果離開了西藏,我什麼都不是!”李佳俊說,“我們當不了什麼英雄,但可以學習英雄,努力做一名正直、有良知的人。”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