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生,原名李振清,1920年8月出生于博興縣相公堂村一戶農民家庭。一家五口靠父親種4畝薄地度日。1928年,李健生入本村初級國小讀書,後考入博興縣立進階國小。高小畢業後就讀于學費低廉的五縣聯辦鄉村師範。七七事變後,日軍侵入中原,鄉村師範停辦。李健生隻好辍學回家,在本村任國小老師。1938年,因時局混亂國小解散,李健生回家務農。
1939年,日軍侵占博興縣城,并在周邊區域設立據點。李健生所在的相公堂村離日僞重兵駐守的縣城不足十裡,經常遭日僞進村“掃蕩”,村民生活在封建勢力與殖民統治的雙重壓迫之下,度日維艱。

李健生
1940年,八路軍山東縱隊三支隊在博興北部創立了抗日根據地,地處博興抗日根據地邊緣的相公堂村有了共産黨上司的抗日活動。這時,李健生的同學馬骅以區委負責人的身份找到他,向他介紹了共産黨主張的全面抗戰情況,鼓勵李健生參加抗日活動。李健生當即表示:“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就是為了打鬼子,我很願意參加。”在馬骅的啟發引導下,李健生對共産黨及其上司的八路軍有了深入的了解,開始積極參加黨上司的抗日活動,并加入了村青救會。1940年7月,李健生由馬骅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
1940年8月,經李健生積極要求,博興縣委準許他正式脫産參加革命工作,并任命他為博興三區區委宣傳科長。剛剛脫離家庭投入革命陣營,李健生雖然沒有多少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但革命熱情高漲,工作勁頭十足。黨組織對他的評價是:工作積極努力,對黨忠誠。
博興縣抗日民政政府首任縣長
1941年,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為加強抗日根據地内的教育工作,決定在純化鎮建立博興第一抗日國小,并成立了第一抗日國小黨支部,調李健生任黨支部書記兼教員。李健生一邊教學一邊做舊教學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時,他還先後請中共清河區委書記景曉村、行署主任李人鳳,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的三任縣長相炜、高星華、張竹天到校作報告。1941年建校當年招生80人,到1942年擴大到120人。在抗日民主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全體教職員工的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在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教育的同時,李健生等還組織學生進行軍事訓練,并參加生産勞動,下鄉進行政策宣傳等,積極為抗日鬥争作貢獻。
1943年8月,日僞對博興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地“掃蕩”和“蠶食”,博興縣第一抗日國小被迫化整為零,分散到各村辦學。李健生調任博興三區區委副書記兼組織科長,到任不久,清河區的反“蠶食”鬥争取得決定性勝利,博興抗日根據地内形勢大為好轉。1943年秋,縣委傳達了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查報告》和清河區黨委《關于發動群衆開展反對封建勢力鬥争》的訓示。李健生積極響應上級号召,參與上司了減租減息、反A錢、反惡霸,動員參軍及大生産運動等。
1944年3月,李健生被博興縣委任命為三區區委書記。他積極發動群衆,上司開展了一系列群衆運動。随着運動的不斷深入,廣大貧苦農民思想覺悟有了很大提高,能夠大膽地同封建勢力作鬥争,根據地内到處呈現出一派翻身農民當家作主、積極發展生産、支援抗戰的新氣象,先後湧現出王鳳祥、韓秀貞等勞動模範。在工作中,他還及時發現并糾正了部分村莊在大生産運動中盲目樂觀、超越現實條件大辦蘇聯集體農莊式的農業合作社的“左”傾錯誤,進而保證了三區的大生産運動沿着正确的方向順利開展。看到根據地内形勢一派大好,李健生的工作熱情和幹勁更加高漲,各項工作均取得較好成績。
大生産運動
1945年,抗日戰争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博興抗日根據地形勢進一步好轉,到處呈現出一派迎接勝利的繁忙景象。博興縣黨政機關和部隊長期駐紮在博興三區陳戶店一帶休整、訓練,準備迎接抗日戰争的全面反攻。李健生作為三區區委書記,除上司本區的日常工作外,還肩負着為全縣黨政機關及部隊提供可靠的後勤保障,配合縣委、縣政府開展一系列活動的重任。從1945年3月到1945年5月,在李健生率領的三區廣大幹部群衆協助下,縣委先後在三區王家官莊和陳戶店召開了推進大生産運動的大會和處決漢奸的萬人大會。然而,博興縣在三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引起了日僞軍的注意。5月21日,日僞趁博興獨立營主力部隊随渤海軍區部隊讨伐張景月部之際,突然糾集5000餘兵力包圍了駐紮在陳戶一帶的博興縣黨政軍機關及三區黨政機關和區中隊。李健生率區中隊與獨立營一部掩護縣委書記王效禹等縣委機關人員奮力拼殺,從王家官莊處突圍出去。戰鬥中,李健生兩處負傷。
陳戶革命烈士紀念塔
抗戰勝利後,博興縣黨政軍機關遷往縣城。1945年10月,李健生調任博興縣委宣傳部長;1948年2月起,任縣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這一時期,他充分發揮宣傳部門主動性,舉辦了多種基層宣傳骨幹教育訓練班,利用多種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在大參軍、大生産及支前運動中湧現出的模範人物的事迹。為更好地宣傳先進、鞭策後進,在他的上司下,縣委宣傳部将部分在群衆運動中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迹編成劇本,如呂劇《尹洪英送郎參軍》等下發各區組織演出。為宣傳黨的政策,号召基層幹部向廣大青少年、兒童團員等教唱革命歌曲,如“八路軍,獨立營,誰參加誰光榮……”。通過一段時間的組織發動,當時解放區内到處都有宣傳新人新事的文藝演出,幾乎人人會唱革命歌曲。
尹洪英一家合影
1949年2月,李健生調任渤海區黨訓班主任。這期間,他上司教育訓練了大批黨的基層幹部,順利完成了教育訓練任務。通過辦學,他的理論水準和思想覺悟也得到顯著提高。1950年冬,調任淄博地委土地改革指揮部政策研究室科長,參與上司了結束土改工作。1951年7月任淄博地委秘書處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參加了“三反”運動。1952年1月至1954年,任淄博地委工業部秘書組長。1955年到中央第四中級黨校學習。1956年5月,李健生調到山東省委工作,任省委書記處辦公室秘書。1957年5月,調任中共濰坊柴油機廠黨委書記。
1953年,大華機器廠更名為濰坊柴油機廠,由坊子遷至民主街(今民生街) 1953年,慶祝濰坊柴油機廠成立
1959年9月起,先後任山東省生産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山東省計劃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山東省經濟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山東省經委黨組成員等職。1964年,再度調往濰坊工作,先後任中共濰坊柴油機廠黨委書記,中共昌濰鋼廠黨委書記,昌濰地區交通局副局長,昌濰地區經委副主任等職。在擔任昌濰地區經委副主任期間,他堅持深入企業和基層調查研究,針對經濟轉軌過程中存在的沖突和問題,從深化企業改革、加強企業管理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思路和措施,為昌濰地區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1983年10月,李健生離職休養,享受廳級待遇。離休後,他仍然關心國家大事和濰坊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主動為經濟發展建言獻策,表現了一名老共産黨員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崇高精神。2008年2月,李健生因病逝世,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