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我軍進行了第一次的全軍大授銜,對于這次授銜,許多人都表現的受寵若驚,主持評銜工作的羅榮桓回到家裡對夫人說:“要給我元帥軍銜,我不能接受。”
随後,他向毛主席,黨中央寫信:“我參加革命時間比較短,對革命的貢獻也很小......我懇請不要給我元帥軍銜……。”
葉劍英和許光達也是如此,他們都認為給自己評銜高了,因而請求降銜,都未被同意。

有人認為自己的軍銜高了,也有人認為自己的軍銜低了,王必成是其中鬧得比較開的一位,王必成是三野悍将,粟裕麾下三猛将之一,紅軍時期最高職務是副師長,抗戰時期擔任過旅長,蘇浙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解放戰争時期,王必成曆任師長,華野縱隊司令員,三野第7兵團副司令員等職。
1955年授銜時,他的名字被放在預定授予中将軍銜名單中,對于中将這個軍銜,王必成覺得低了,就去找了自己的老上司,也就是本文的主角,譚震林。
譚震林在我軍中素有“譚大炮”之稱,他也認為王必成的軍銜低了,就向上級反應,随後被批評了一頓,要知道,這年的授銜,并不是單單的以軍功而論,還有山頭等各方面,因而綜合來說,授予王必成中将軍銜,實際上是符合标準的。
譚震林為何人?他在我軍中的地位高,資格也老。
1902年,譚震林出生在湖南省攸縣城關鎮,24歲時,他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大革命時期,譚震林曾任攸縣勞工糾察隊長、縣總工會宣傳幹事等職,1927年“馬日事變”後,譚震林被反動派政府通緝,為此,他和黨組織失去了聯系,最終他回到了攸縣進行地下活動。
1927年,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攻占了茶陵縣城,随後組成了工農兵政府,在當時的縣政府,譚震林被選為主席,由此,他也創造了我黨曆史上的一個記錄,第一個成為縣級政權的負責人。
土地革命時期,譚震林先後擔任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常委、副書記,紅四軍第二縱隊政委,紅十二軍政委,福建軍區司令員等職,當時毛主席對譚震林非常器重,毛主席曾感慨的說:“第一個贊成槍杆子裡出政權的是譚震林。”
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時,譚震林沒有參加長征,他和張鼎丞在福建等地指揮了三年的遊擊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兩黨進行第二次合作,紅軍被整編為八路軍,1938年初,我黨上司的南方遊擊隊,被整編為了新四軍,譚震林擔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
抗戰時期,譚震林上司了皖南地區的抗日,他還是江南抗日根據地的開拓者之一,譚震林還有一個“譚老闆”的稱呼,這是怎麼回事呢?
那是1940年,中共中央東南局和新四軍軍部緻電中共江蘇省委:“現為加強東路工作,已調譚震林同志去組織軍政會,以統一黨軍指揮,不日出發。
譚震林随即帶着幾個人,身着襯衣,穿着西褲,帶着黑色禮帽,一副大老闆的樣子,到了駐地,有人高呼:“上級派來個老闆”,譚震林“譚老闆”的稱呼就此叫開了,後來毛主席知道了此事,也打趣的喊他“譚老闆”,1941年皖南事變後,中央重組新四軍,陳毅擔任代軍長,譚震林被任命為第六師師長。
1945年之後,譚震林曆任華中分局副書記、 華中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他當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當時在七大上,總共有44人被選為中央委員,由此可見譚震林在我軍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解放戰争時期,譚震林曆任華中野戰軍第一副政委,他參與指揮了蘇中七戰七捷等戰役,1948年淮海戰役前夕,粟裕,陳毅,鄧小平,劉伯承,以及譚震林五人,組成了淮海戰役總前委。
淮海戰役結束後,譚震林指揮三野第七,第九兵團參加了渡江戰役,随後,部隊進駐到蔣介石的老家浙江,進入浙江前,譚震林下令:溪口所有房舍、山林、墳墓、古迹等,均應切實保護,不得毀壞,違者從嚴處置。
由此,蔣介石在溪口的宗祠,廬墓等地皆毫發無損,如今,溪口已經成為了浙江的一大旅遊勝地,浙江解放後,譚震林曆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職,成為了浙江的一把手。
1954年,譚震林被調到了中央,擔任中央副秘書長兼書記處第二辦公室主任,1956年,他被選為八大中央委員。
1959年,在譚震林為自己的老部下發聲4年後,他被選為了國務院副總理,成為了副國級。
建國後的譚震林身居高位,但是從來沒有以權謀私,1961年,家鄉來人探望譚震林,離開前,客人說:“我們沒有什麼好東西送給首長,隻是帶來了一桶油,一袋米,這是我們老區人民的一點心意。”
譚震林聽後問:“這是你們掏腰包買的?”
客人連忙解釋:“副總理不會拒絕我們老區人民的一點心意吧?請首長尊重我們的習慣。”
譚震林不高興:“同志,不是我批評你們,你們說“這是老區人民的一點心意”這話不對,應該是“老區人民的血汗”,拿公家的東西,你們當然不心痛,我問你們誰掏的腰包,你們沒人回話,這就是慷“國家之慨”。
後來,譚震林在旁人的調和下,自己付錢,将這些東西買下了。
1982年是譚震林的80大壽, 他的弟弟前來北京探望時發現譚震林的身邊沒有兒女伺候,他就說要将自己剛高中畢業的孫女送到北京來伺候他,譚震林很高興的答應了,第二天,譚震林又找到了自己弟弟說:“七弟,昨天那個想法我看還是不行,我就算是要人伺候,應該由組織上安排,不應該安排自己的親人,别人不清楚,還認為是我們想要孫女通過這個管道轉為城市戶口呢。”
一年後,譚震林在北京去世,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