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王朝更疊,曆史上的亡國之君不知多少。
提及亡國之君,人們大多聯想到奢侈,殘暴,昏庸,無能。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這位曆史人物和這些名詞都沒有關系,他待人有禮,統治時期不乏可圈可點的行為。
可以說,大漢王朝的滅亡,基本上跟他沒有任何關系。
劉協的童年幸也不幸,不幸在于他一出生,母親就被人所害,幸在于他的父皇憐憫他的身世,讓其養于董太後膝下,使其舉止端莊。
後來董卓叛亂,因視劉協的董太後為同組,加上劉協本身比劉辯有才能,立年僅9歲的劉協為獻帝,開啟了自己作為傀儡皇帝的漫長生涯。
劉協登基後,曾經想憑借關東軍的力量還都洛陽,以擺脫董卓的控制,但無奈關東州郡牧守熱衷于互相兼并,擴張地盤,無意讨伐董卓。
後呂布、王允密謀刺殺呂布,導緻關中内亂。
天災人禍之下,糧價大漲,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案,劉協命人救濟,方始饑民得到救濟。
而後,關中諸将争奪權力,緻使長安成為廢墟,劉協被曹操挾持,遷都到許,實作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曾希望劉備、董承等人密謀誅殺曹操,事情敗露後,曹操下令毒殺皇後伏氏,威逼劉協立自己的女兒曹節為後。
曹操死後,曹丕即位,逼迫劉協禅位。
劉協被貶山陽公,此後居住在山陽城,直到去世,享年54歲。
漢獻帝的悲劇在于不甘于做傀儡,卻做了一生的傀儡。
他的悲劇不是他個人導緻的,而是時代的悲劇。
東漢建國之初,地方豪強勢力就較大,朝廷很容易喪失對地方的控制。
加之,東漢多為幼子即位,外戚宦官交替轉權,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多謀私利。
等到漢獻帝即位時,東漢早已風雨飄搖,大廈将傾。
劉協,隻是這個時間點上的無辜受害者。在曆史的大勢面前,一個徒有其名的皇帝所做的種種努力,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