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因裡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男,德國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生于德國萊茵河畔杜塞爾多夫一個猶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曆了拿破侖戰争。學過金融和法律。1795年,拿破侖的軍隊曾開進萊茵河流域,對德國的封建制度進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殘人”。法軍的這些改革,使備受歧視的猶太人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全面改善,是以海涅從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國資産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1821年開始發表詩作,以4卷《遊記》(1826-27,1830-31)和《歌集》(1827)而聞名文壇。1825年為取得德國公民權而皈依基督教,但是以疏遠了自己的猶太民族。而他的革命思想又使他在德國無法找到工作。1830年革命後自願流亡巴黎,從詩歌寫作轉向政治活動,成為國家民主運動的上司人,同時對法國和德國文化有許多評述。1856年2月17日,在巴黎逝世。詩人以平常的詞彙,普通的語句構造出思想深刻、生動優美的詩篇。在德國文學中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人,但像海涅那樣将二者完美地統一起來,而又沒有讓詩歌負擔哲學的沉重的,卻不多見。
<h1>抒情插曲</h1>
駕着歌聲的羽翼,
親愛的,我帶你飛去,
飛向恒河的原野,
有個地方風光绮麗。
花園裡姹紫嫣紅——
沐浴着月色幽微,
蓮花朵朵在等待——
她們親愛的妹妹。
擡頭仰望星空;
玫瑰花悄聲耳語,
說得香霧迷。
馴良聰慧的羚羊——
跳過來側耳傾聽,
聖河的滾滾波濤——
在遠方奔流喧騰。
我們要在那裡降落——
憩息在棕榈樹下面,
暢飲愛情、甯靜,
做着美夢香甜。
<h1>祝福你,你偉大的</h1>
祝福你,你偉大的
充滿神秘的都城。
當初在你的城裡
曾居住過我的戀人。
告訴我,大廈和城門,
何處是我最親愛的人?
我曾把她委托給你們,
你們應當做我的保人。
我的戀人攜箱負箧,
這樣匆匆離開都城,
大廈不能移動寸步,
它當然不負任何責任。
可是那城門。它不聲不響
讓我的戀人潛逃;
那位女傻子的心意,
這傻瓜總該知道。
<h1>荷花心驚膽戰</h1>
荷花心驚膽戰——
害怕烈日光輝,
低垂粉頸入夢——
靜待夜幕低垂。
她的情郎月亮——
傾瀉清光喚她,
花兒親熱地沖他——
揭去臉上的輕紗。
荷花盛開怒放——
默默仰望高處,
她哭得直顫香氣四溢——
因為愛情和相思之苦。
<h1>什錦詩</h1>
花兒容易碰到人的腳,
大多數都會被人踐踏;
不管它是羞怯或者是膽大,
人們走過時總會踩碎它。
珍珠藏在大海寶箱裡,
可是也會被人們發現,
給它們鑽孔,把它們扣住,
牢牢地扣在絲繩上面。
<h1>時事詩</h1>
因為我的閃電是這樣出色
你們就以為,我不能雷鳴
你們搞錯了,因為我同樣
有一種打雷的本領
一旦那正當的日子來到
這本領就恐怖地得到證明
你們将要聽到我的聲音
是長空霹靂,風雨雷霆
暴風雨将要在那一天
甚至把一些懈樹擊倒
一些教堂的高塔将要倒塌!
一些宮殿也将要動搖!
<h1>新春集</h1>
優美的鈴聲陣陣——
輕輕穿過我的心房,
小巧的春天之歌,
請把鈴聲傳到遠方。
一直傳到那所房屋,
那裡繁花亭亭玉立,
你如看見一朵玫瑰,
請你代我向她緻意。
(此處已添加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