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觀衆朋友們,我想死你們了”,此話一出,相信螢幕前的不少觀衆,都被拉近了春晚的現場,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沒有這句經典台詞之前,馮鞏還是一個相聲演員,而當年搭檔的逗哏演員,卻比馮鞏還要火,他就是牛群。

在20年前,馮鞏和牛群是春晚的常客,他們的節目常常是春晚的焦點,沒有人會錯過他們的節目。
而20年後,再提起牛群,便沒有知道他是誰了。有人說牛群是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還有人說牛群是個好官,正所謂不會說相聲的幹部不是好演員,牛群的人生究竟經曆了什麼?他又是從知名相聲演員變成了普通人?
1949年,出生在天津的牛群,從小就有着曲藝方面的天賦,從高中畢業之後,牛群就入伍參軍,在一次表演晚會上,牛群打了一段快闆,吸引了連裡上司的注意。
因為快闆,牛群被配置設定到連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專門從事相聲創作表演。也是因為快闆,讓牛群少奮鬥了十年。
到了北京之後,牛群師從劉學智,後來他又把牛群推薦安排到了相聲大師常寶華的門下,别人花錢買都買不來的機會,牛群卻輕而易舉地得到了,不僅找到了好老師,還和劉學智老師的女兒劉肅結為了夫妻。從常寶華學成之後,牛群接到了一個電視劇的拍攝,讓他去擔任男二号。而男一号正是我們現在熟知的相聲演員馮鞏。
這個電視劇叫做《那五》,很多人恐怕連這個名字都沒有聽過,馮鞏在裡面飾演的是主人公那五,牛群飾演是的反派賈鳳樓,這部電視劇并不是喜劇,而是一部講述八旗子弟那五悲劇荒涼的一生。
兩個喜劇演員卻因為出演一部悲劇而相識。這部電視拍攝結束之後,牛群和馮鞏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二人就有了後來的8年春晚的合作。
1989年,牛群和馮鞏第一次在春晚的舞台上搭檔出演《生日祝辭》,當年上春晚的時候,牛群和馮鞏都才不過30多歲,在相聲的這門行當裡,他們還是新人,況且當年還有劉偉、馬季這樣的大師。是以第一次上次春晚,牛群和馮鞏隻能算是露了臉。
但是他們也沒有放棄,畢竟是學了幾年的手藝,于是就開始在中央别的節目中嶄露頭角,1990年,在綜藝大觀節目中,他和馮鞏的相聲《小偷公司》得到了觀衆的青睐,裡面有一句經典台詞:“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不服不行。”這句話看似是一個玩笑話,然而細細品味其實是諷刺官僚主義,不過用相聲的形式展示了出來。
這個相聲帶火了牛群和馮鞏,之後他們兩個更是成為了春晚的常客,成為繼馬季之後的相聲常青樹,此後又相繼出演了《拍賣》、《辦晚會》、《坐享其成》等節目,同時還參演各種大小晚會,在90年代他們兩的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然而走紅之後,牛群并沒有繼續在相聲領域中深耕,而是玩起了“跨界”。
牛群先是到北京大學進修了兩年,之後又被調到了中國廣播藝術團,後來看着别人都去做生意,他也還跟着跑去下海經商,在牛群下海經商的那段日子,牛群也和馮鞏做了一個私下的約定,如果自己半年之内失敗了,就繼續回來說相聲,馮鞏也會等他。
結果牛群真的失敗了,不甘失敗的牛群決定再嘗試一次,他将商機放到了雜志上,創立了一本屬于自己的雜志《牛眼看家》,受到不少業内人士的好評,然而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有了一丁點起色之後,牛群還是失敗了。
如果說第一次算是他“小試牛刀”,那這次辦雜志,牛群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兩次創業牛群非但沒有賺到錢,反而還虧了不少。在這兩次創業期間,牛群為了能夠保住自己在春晚的地位,他沒少找馮鞏喝酒,表示自己想重新合作,看在朋友的面子上,馮鞏還是答應了。
1999年,牛群和馮鞏如約出現在了春晚的舞台上,表演結束之後,牛群的名氣達到了頂峰,然而那段時間國内的影視行業發展迅猛,很多新的形勢湧進人們的生活,相聲行業也出現了低迷的現場,一看情況不對,牛群立馬又動起了折騰的心思,這一次他開始玩起了攝影。
攝影界的牛群依舊是不溫不火,雖然是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屬于展覽,但是在業内并沒有得到專業的認可,總的來說,還是在依靠相聲的名氣在強撐着。
2000年,一個意外廣告再一次改變了牛群,号稱中國養牛第一縣的安徽省蒙城縣低價牛肉廠企業找來了牛群,想要牛群為他們的牛肉幹代言,提升知名度,從來沒有接觸過廣告的牛群再一次心動了,興緻勃勃的牛群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藝術細胞,将牛肉的銷量翻了一翻。
這件事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注意,既然牛群能給我們的牛肉幹帶來這麼多産量,如果能夠把他請當縣長,那豈不是會帶來更大的成績?
于是蒙城的上司就來到了北京,找到了牛群本人,跟他說了當縣長的事情,一邊是名譽縣長,一邊是知名相聲演員,愛折騰的牛群選擇了一方縣長,開始自己的從政道路。
牛群要來當縣長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蒙城的當地人特别高興,在牛群來的那一天就夾道歡迎,而相聲界的馬季先生則是批評牛群,好好一相聲演員,不顧着自己的工作,跑去當縣長,
牛群自然是不會理會些人的評論,在蒙城的那段時間裡,他利用自己的人氣,給蒙城拉來不少的贊助,給蒙城開通了第一條公共汽車,解決市民的出行問題,幫助蒙城實作品牌輸出,建立牛群商品城,打響了當地出産的五洲牛肉幹。
相比于經商和辦雜志,牛群的确給蒙城做了許多貢獻。然而也在這同一年,他和馮鞏之間的搭檔也結束了,在2000年的春晚上,他們結束了最後的合作。
原本任職兩年後,牛群就要回去說相聲了,可是鄉親們還是舍不得他,于是牛群又待了2年,他還在本地建設了第一所蒙城特殊教育的學校,關注弱勢群體,讓他們有書讀,如今這個學校的生源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安徽了,後來牛群還在蒙城辦了慈善拍賣,邀請了很多當時春晚的大咖。
為當地建立特殊教育學校本來應該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然而牛群卻因為這件事引起了媒體的質疑,原來學校由公辦變成民辦之後,因要建立校舍免費征用了當地的600畝土地,而且在同一時間,牛群名下的礦泉水公司也被舉報偷稅漏稅。
所有的危機像潮水一般湧來,牛群隻好卸任了縣長的位置,離開那天,牛群唱了一首《好村官》淚灑全場,明明是一名好官,卻遭到了陷害,真是應對了當年的台詞;“說不行就不行,不服就不行。”
無奈之下,牛群又回到了北京繼續當相聲演員,而回京卻有着更大的危機在等待着他。
5年的縣長生活,讓牛群和劉肅常年分隔兩地,時間長了,夫妻之間也變得十分陌生,再加上牛群這幾年不停地折騰,劉肅也漸漸對這個喜歡當名人的丈夫産生了厭倦,最後劉肅像牛群提出了離婚,帶着孩子離開了他。
那段時間是牛群最難熬的時間,一邊是媒體對他攻擊,一邊是妻離子散的痛苦,為了轉移注意力,牛群決定重新回到自己的本職工作,可這幾年,娛樂圈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馮鞏換了新的搭檔郭冬臨,趙本山、宋丹丹的獨幕喜劇也成為春晚的一大亮點,人們想起牛群更多是奚落與嘲諷。
不過好在娛樂圈中還是有着一些溫暖,作為春晚新秀的趙本山邀請了牛群客串了他們的作品,老搭檔馮鞏也邀請他參加自己的電影,可牛群還是按捺不住這顆愛折騰的心,繼續跨年當主持人,可到後來他再也沒有濺出什麼水花,反倒是搭檔馮鞏從不缺席每一年的春晚,一直活躍在觀衆面前。
2013年,64歲的牛群突然又參加一檔跳水節目,毫無運動天賦的他笨拙地從跳闆上跳了下來,差點暈倒在泳池裡,場内場外的觀衆看着都非常揪心,然而牛群接下來的舉動更讓人意想不到,他先是在泳池裡對自己教練下跪之後,又對這點評的張鐵林下跪。不知道那天牛群到底是怎麼了,突然變得那樣卑微。
記得他在魯豫有約中說道,自己從來沒有給任何人下跪過,隻跪過自己的爹娘,然而在節目短短五分鐘的時間裡,牛群居然做出了如此瘋狂的舉動。實在是讓人難以了解。
如今71歲的牛群再也折騰不動了,最後一次出現在觀衆的視野中,應該是2014年當鄉村公益節目《第一書記》主持人的時候,現在的牛群已經淡出觀衆們的視線安度晚年。
有人說牛群之是以成這個樣子,都是他自己作的,如果當年和馮鞏一樣深耕在相聲領域沒準現在比他還要火,可人生的選擇還是不同的,雖然馮鞏一直都站在觀衆面前,但是他也從未跳出戲劇本身,從未跳出娛樂圈。而牛群雖然最後成為普通人,可他的經曆卻比常人不知道豐富了多少,别人幾輩子才能經曆完的事情,牛群則用着50年的時間全部經曆。兩種選擇注定了兩種不同的人生,不知道各位是如何看待牛群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