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1951年初春,一名解放軍指戰員走進了當地警察局的大門,警察局的從業人員見有解放軍長官造訪,于是便上前詢問了他的來意,原來那位解放軍長官此行前來的目的是要檢舉一名潛伏在沈陽的特務。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影視劇中的特務形象

根據這位解放軍指戰員的描述,他的名字叫程斌,如今在沈陽軍區工作,在今天清晨時,他打着傘外出準備去買包煙,但怎料前往雜貨鋪的路上偶遇了一個十分熟悉的面孔,當時的他隻是覺得此人面熟,似乎曾經在哪裡見過,但礙于想不起來對方究竟是誰,于是便沒有上前攀談。

回到宿舍後他越想越不對勁,在進行了一番仔細的回憶後,他猛然發現剛剛偶遇的那個人是當年東北抗聯的中高層幹部,是他曾經的戰友,而且據他所知,那個人後來叛變了抗聯當了漢奸進入了僞滿軍隊任職。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影視劇中的漢奸形象

雖然他不确定此人是否在抗戰後供職于國民黨政府,但考慮到僞滿軍隊在抗戰結束後大量被國民黨軍所收編,他有很大可能進入了國民黨軍政體系,如今留在沈陽很可能是潛伏人員。

公安機關的同志們在聽聞此事後當即做好了出動的準備,并根據程斌的描述開始了對這位“叛徒”進行了搜捕,但怎料這搜捕剛剛開始不久,一位體貌特征完全符合程斌所描述的人主動來到了警察局。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着50式警服的公安人員

公安機關的同志們見此人自投羅網便當即将其逮捕,随後便開始了審訊,此人先是聲稱自己是無辜的,此行前來也是要檢舉一個叛徒,起初公安機關的同志并沒有在意他的說辭,而是将證明他是叛徒的罪證逐一擺在了他的面前,随着證據越來越多,他最終無力反駁承認了自己的叛變罪行,并承認了自己在抗戰後為國民黨特務機關辦事。

但他接下來話鋒一轉,直接把矛頭指向了一個我黨我軍尋找了多年的“仇人”,那個逼死楊靖宇的抗聯叛徒。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楊靖宇

公安機關的同志認為他是想戴罪立功,于是便繼續說道:坦白從寬,抗拒從嚴,老實交代那叛徒如今在哪裡,争取寬大處理!

此人絲毫沒有理會辦案人員的話,自顧自地笑着說:那人現在就在你們解放軍之中做官!

公安機關的同志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此人又混進了隊伍?還是說此人的叛徒身份從未暴露?

緊接着那人又說:就是舉報我的那個人逼死了楊靖宇!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右起第一人為程斌

公安機關的同志一下子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搞蒙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究竟是胡言亂語血口噴人,還是說那程斌确有問題?

為了不誣陷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辦案人員當即要求這名叛徒講述程斌的叛變始末并提供相應的佐證,同時暗地裡開始對程斌的曆史進行調查尋找疑點,最終随着公安同志們日以繼夜地深入調查,程斌那隐藏了十數年的驚天秘密被揭開,而楊靖宇被害的始末也終于真相大白。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東北王”張作霖

根據公安機關的調查,程斌出生于民國元年的吉林伊通,由于這裡地處關外,北洋軍閥争霸的亂局在這裡并沒有上演很久,袁世凱死後不久,張作霖便被時任大總統黎元洪封為奉天省長兼督軍,并通過各種手段掌握了整個東北的軍政大權,是以出生在關外的程斌有着一個較為平靜且安逸的童年。

由于家境較為殷實,程斌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了俄國人開辦的新式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并在此期間接觸到了進步思想,成為了心向革命的知識分子。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九一八事變

但随着時間的流逝以及張作霖的暴斃,東北地區的局勢愈發動蕩,接觸過進步思想的程斌焦急如焚,随着九一八事變得爆發,東北軍在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下盡數撤進關内,程斌對此憤怒不已,當即帶領同學走上街頭聲讨國民政府的賣國行徑。

與此同時東北地區的民間抗日力量也日漸彰顯,那些拒絕撤出東北的原東北軍将士和地方的愛國志士紛紛組成了抗日遊擊隊,并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聯合到了一起,成立了曆史上著名的東北抗日聯軍,而程斌也在這抗日救國的大潮之中加入到了抗聯的武裝裡,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由于在抗聯初期的戰鬥中表現優異,他很快就被地方黨組織的同志所認可,并将其接納進了黨組織的隊伍中,那一年程斌僅僅20冒頭,可謂是風華正茂。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抗聯胸章

并在此期間結識了抗聯英雄楊靖宇,由于程斌在戰鬥中表現優異戰術指揮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現,再加上抗聯隊伍的逐漸擴大,程斌也在楊靖宇的提攜下一路平步青雲,最終升到了師長的位置上,成為了楊靖宇的左膀右臂。

随着二人接觸的時間越來越久,楊靖宇也對程斌這個“知識分子”越來越欣賞,他沒有上過一天軍校,但組織起戰鬥來卻十分富有見地,每每遇到戰略抉擇上的困難楊靖宇都會争取程斌的意見後再做定奪,并且每每都能取得重大突破,予以日僞軍沉重打擊。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畫作 楊靖宇

此時的他被總司令楊靖宇格外重視,并且在基層士兵中極具威望,甚至可以直言不諱地說此時的程斌俨然是抗聯的二号或者三号領袖。

但孤軍奮戰的東北抗聯終究隻是遊擊隊武裝,由于缺乏根據地和成建制的後勤體系,抗聯在進行了數年抵抗之後終于在1935年左右顯現出頹勢,日軍也開始更加有針對性地對抗聯實施了封鎖分割包圍,逐個擊破抗聯各部,雖然戰士們有心抗日,但缺少給養的抗聯在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日軍時也隻能是力不從心。

而此時的程斌也在屢次碰壁中開始懷疑了自我,最終演變成了否定自我,乃至否定整個抗聯和抗日大業。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

此時恰逢日軍對抗聯的作戰思路轉變,原本武力進犯的戰法在無法取得成效後日僞軍逐漸開始了對抗聯戰士們的思想攻勢,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允諾官職前途,裹挾親友威逼等手段,在這樣的攻勢下,許多被困深山數年之久的抗聯戰士們也心生了動搖,紛紛脫離了抗日的隊伍,有的回家務農,有的投降了日僞成為了漢奸。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影視作品中的漢奸

其中程斌的參謀長以及政治部主任相繼投敵,這無疑是給信仰早就已經動搖的程斌,壓上了這最後一棵稻草,此時一個可怕的想法逐漸湧上程斌的心頭,一個叛變投敵的念想逐漸支配了他的大腦。

為了能夠在日僞軍方面“有個好前程”,程斌決定送給日本人一份大禮,而他能獻給日本人最好的“賀禮”便是他的好戰友、好老師、好上司楊靖宇。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僞滿洲國軍隊(日僞軍)

1938年七月,時年26歲的程斌帶着百餘名抗聯親信投奔了日僞,靠着出賣楊靖宇的行蹤換取日本人的信任。

由于他們二人相處多年,并且楊靖宇時常傳授自己的作戰心得給程斌,是以程斌對楊靖宇的思維方式和行動風格了如指掌,并且最令人咂舌的是程斌将抗聯最大的秘密——抗聯密營的地點全盤告知了日僞軍。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抗聯密營舊址

抗聯密營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是抗聯戰士們的秘密營地,這裡藏匿着抗聯戰士們賴以生存的戰略以及生活物資,多年來抗聯戰士就是依靠密營和秘密交通線維系到了今天,而程斌卻不顧這些,他将這些維系山上同胞生存的生命線當作籌碼,全部交給了日本人換取信任,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令人恨得牙根癢癢。

日本人在得知後肯定不會放過這些密營,在搬空了裡面的物資後,一把火燒掉了他們,一夜之間70多處密營被摧毀,楊靖宇以及他身邊的戰士也被逼入了絕境。

楊靖宇犧牲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更令人作嘔的是,程斌對日本人的忠心不隻是為了換取信任這麼簡單,他害怕有朝一日楊靖宇卷土重來要了他的小命,于是便主動谄媚日本人提出了夜間追中抗聯的想法,進而晝夜不分的将抗聯戰士的意志消磨幹淨。

并且在武力追剿楊靖宇的時候他鞍前馬後多次為日軍獻計提供情報,最終在1940年時程斌将昔日的好友兼導師楊靖宇逼上死路。

日本人在楊靖宇犧牲後大肆宣傳了程斌的“豐功偉績”,一時間他的名字被所有抗聯戰士以及那些已經脫離了抗聯的人們所記下。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抗日戰争

但随着時間的流轉,抗日戰争逐漸走向了好的方向,日本人全線潰敗已成定局,此時的程斌又想盡了一切辦法要洗清自己,于是他便再度出賣了自己的日本主子,當着剛剛出關的八路軍的面殺死了數名日本人,彰顯自己“抗日英雄”的身份,并博取了我軍信任,進而再度混進了我軍的隊伍中任職。

軍區指戰員檢舉一叛徒,怎料其落網後卻說:舉報我的人逼死了楊靖宇

解放戰争

由于其指揮能力較強,他很快成為了解放軍中的指戰員并且一路升遷,正當他認為自己的前途無憂時他卻在大街上偶遇了一位曾經與他一同叛變的下屬,二人相見誰也沒有說話,但誰都知道如果對方舉報了自己的話,自己便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于是二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檢舉對方,但怎料程斌先人一步率先舉報了對方,而對方也在狡辯無果後被迫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一來為了減輕罪行,二來為了拉上程斌做墊背,他也将程斌的往事全盤托出。

随着調查的結果越來越清晰明了,他們二人的罪行都被對方以及其他證據所揭露,最終二人均被有關部門判處了死刑,并于當年被雙雙槍斃,用他們的生命償還了自己怎麼也無法彌補的罪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