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平夫人、清華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陳舜瑤去世,享年102歲

8月3日,據清華校友總會微信公衆号消息,清華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宋平夫人陳舜瑤同志,因病于2019年7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宋平夫人、清華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陳舜瑤去世,享年102歲

與宋平相識相戀在清華

陳舜瑤1917年9月生于山東濟南。1936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工學院土木系學習。

随後,抗日戰争爆發,陳舜瑤就讀于長沙臨時大學,年底離校北上,輾轉去延安學習。随後配置設定在中共上司下重慶十八集團軍辦事處和南京中共代表團工作。直到解放戰争打響,才回到東北解放區,從事青年運動和教育工作。

1953年初,陳舜瑤重返清華工作整整八年,曆任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校長助理、黨委副書記。

1961年又調到西北, 1961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宣傳部副部長、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1981—1988年任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室務委員、顧問。

陳舜瑤曾回憶自己在清華園的經曆,“我在清華僅僅三個學期,卻影響了我一生。”

由于當時國家形勢危急,她投身到救亡活動。“日本帝國主義步步緊逼,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痛感救亡是最急迫任務,就和許多同學一起,投身到清華園裡如火如荼的救亡活動中。”陳舜瑤回憶。

那時候,陳舜瑤和同學們參加各種報告會、時事讨論會,熱烈讨論時局動向和國家前途。

回憶往事,她還記得學生時代為抗日所做的點滴。“我們曾在燈火通明的教室裡為綏遠抗日将士趕縫棉背心。我們組織了海燕歌詠團,要學暴風雨前的海燕,呼喚抗日,大禮堂常傳出《松花江上》和《五月的鮮花》的歌聲。我們為了鍛煉自己,曾聚集在西山無梁殿,半夜爬上鬼見愁,坐在峰頂等待破曉。我也曾騎自行車沿着鄉間小路去婦女識字班教課,使我這在城市生長的學生初次接觸到農村。這段生活啟迪我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也正是在清華園,陳舜瑤與比自己高一級的宋平相識相愛終攜手一生。兩人共同參與了 “一二·九”運動。

宋平出生于1917年,後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組部部長,是現在在世的最年長老常委。

宋平夫人、清華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陳舜瑤去世,享年102歲

據清華官網報道顯示,近年,清華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還多次專程上門看望宋平、陳舜瑤夫婦。2016年9月30日,邱勇、陳旭還專程到家中看望宋平、陳舜瑤夫婦,向他們彙報了學校改革發展的最新情況,轉達全校師生的美好祝願。兩位百歲老學長當年都在清華大學走上革命道路,始終關心母校的建設發展,希望學校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道路,增強自信,保持特色,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宋平夫人、清華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陳舜瑤去世,享年102歲

見證了憲法讨論制定過程

陳舜瑤還是第一、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4年,97歲的陳舜瑤在接受采訪時曾回憶自己參與讨論憲法草案的情形。

“我今年已經97歲了,過去很多事情慢慢淡忘了,但有兩件曆史性事件卻是終生難忘。”

這兩件事,一件事是1949年10月1日,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當時我在東北,卻仿佛自己也擠在天安門人群中歡呼雀躍。隻有親曆被帝國主義奴役的痛苦、屈辱,才最深切體會到‘站起來’的幸福。”

“另一件事是1954年9月,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制定了國家根本法,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1954年憲法。這兩件事,在共和國的曆史上,都具有裡程碑意義。”

作為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陳舜瑤參加了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我和他們(人大代表)一起讨論憲法草案,生動具體說明了勞工階級是上司階級。”

陳舜瑤稱,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無論從代表的産生,還是從憲法草案的起草、讨論、修改、審議到通過,都可以說是一次真正的黨的群衆路線的實踐。

當時,97歲的她依舊記得憲法草案報告的情形。“1954年9月15日,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當天,劉少奇代表憲法起草委員會作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報告用了3個多小時時間,代表們對報告頻頻鼓掌。”

“9月20日,全體代表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我們每一個在場的人都無比興奮。”

幫助失學、貧困兒童

“政事兒”注意到,宋平與陳舜瑤夫婦關心教育問題,多次幫助失學兒童、貧困兒童。

1994年,宋平、陳舜瑤夫婦通過中央希望工程總部搭橋,資助了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闆岩鄉王家村的三名國小生。第二年8月,他們夫婦緻信陝西山陽縣希望工程辦公室,寄去1600元錢,幫助4名兒童複學。

宋平退休後有一次去四川,負責接待的當地上司勸他去趟九寨溝,好不容易說通了。第二天,專機已經準備起飛,他卻坐在沙發上不起來,說:“啊,去九寨溝嗎?我先問你們個問題,飛到九寨溝,飛機用多少油啊?要花多少錢啊?這些錢能建幾個希望國小啊?”最終沒有成行。

據報道,2015年10月,宋平和陳舜瑤在自己家中,與“美麗中國”的幾位“90後”支教老師會面交談。

關于目前農村教育的狀況,宋平強調了農村問題的重要性,“中國城鄉差别大,農村是中國最大的一部分群衆和社會。”并指出目前需要關注的重點,“了解農村、農民和他們的需要”,“留守兒童現在是大事。”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撰稿/王俊 校對 柳寶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