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稻穗期大量白葉、束尖,警惕稻縱卷葉螟爆發!如何高效防治?一、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産量形成的影響二、高效防治稻縱卷葉螟,哪些藥劑效果最好?總結

稻縱卷葉螟,是我國水稻生産中的主要遷飛性、暴食性害蟲,廣泛分布于各水稻生産區。以下沉氣流和降雨為動力而降落,每年初夏由南向北遷飛,秋季由北向南回遷,連年重發,危害時間長,從水稻分蘖期到孕穗-抽穗期均有不同程度危害。

由于其幼蟲導緻水稻葉片卷葉、束尖、取食葉肉而緻葉片發白,影響光合作用,嚴重影響水稻的産量和品質,造成千粒重下降,秕粒率增加,通常情況下可使水稻減産10%-15%,重者可達50%,大發生時稻葉一片枯白,顆粒無收。

廣西是稻縱卷葉螟遷入中國的第一站,也是其他稻區的蟲源地。眼下廣西地區的水稻正處于拔節期-孕穗期,昨天在來賓地區田間發現,大量的白葉、束尖,剝開一看,幾乎每一片卷葉都有稻縱卷葉螟幼蟲。今天和大家簡單聊一下,對于稻縱卷葉螟,哪些藥效果最好,并提出了2點輔助防治措施。

水稻穗期大量白葉、束尖,警惕稻縱卷葉螟爆發!如何高效防治?一、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産量形成的影響二、高效防治稻縱卷葉螟,哪些藥劑效果最好?總結

田間大量白葉、束尖

<h1 class="article-title">一、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産量形成的影響</h1>

1、水稻産量的形成

水稻産量的形成,95%以上是葉片光合産物累積的結果。而最終形成的籽粒産量中,80%來自抽穗-成熟期水稻功能葉的光合作用。有研究表明,水稻葉片對産量的貢獻,劍葉占52%、倒二葉占22%、倒三葉占8%。是以,水稻功能葉的生長狀況決定水稻的産量。

2、稻縱卷葉螟危害特征

稻縱卷葉螟主要是幼蟲危害水稻葉片,導緻卷葉、白葉。尤其是4-5齡的幼蟲,食量大,暴食葉片,轉株頻繁,綴葉成縱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及葉肉,僅留白色下表皮,受害田塊,一片白苗,尤其在穗期-灌漿期,功能葉被害,嚴重影響産量,導緻減産絕收。

水稻穗期大量白葉、束尖,警惕稻縱卷葉螟爆發!如何高效防治?一、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産量形成的影響二、高效防治稻縱卷葉螟,哪些藥劑效果最好?總結

稻縱卷葉螟幼蟲

3、稻縱卷葉螟不同蟲齡的危害特征

根據不同蟲齡對葉片的危害特征,總結為:“一齡心葉現針狀白點,很少結苞;二齡嫩葉會束尖,在葉尖或葉片中部吐絲,形成小蟲苞;三齡苞長葉縱卷,筒狀,兩端開口;四-五齡幼蟲,食量大,暴食葉片,使功能葉受損,白葉、扭曲,逐漸失水、幹枯。五齡後則變為成蟲,單雌産卵量平均100粒,最多可達300多粒。

水稻穗期大量白葉、束尖,警惕稻縱卷葉螟爆發!如何高效防治?一、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産量形成的影響二、高效防治稻縱卷葉螟,哪些藥劑效果最好?總結

稻縱卷葉螟成蟲

<h1 class="article-title">二、高效防治稻縱卷葉螟,哪些藥劑效果最好?</h1>

根據不同蟲齡的危害特征我們可以知道,要想高效防治稻縱卷葉螟,最好是在三齡幼蟲之前,抓住1、2齡幼蟲高峰期。如果田間成蟲量大,最好是能在卵孵化盛期至1齡幼蟲時用藥。

分蘖期百叢水稻束葉尖150個,孕穗後百叢水稻束葉尖60個以上的稻田合理搭配藥劑組合,進行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一般在水稻拔節期、破口期、齊穗期,三次用藥防治。

水稻穗期大量白葉、束尖,警惕稻縱卷葉螟爆發!如何高效防治?一、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産量形成的影響二、高效防治稻縱卷葉螟,哪些藥劑效果最好?總結

葉片縱卷,筒狀

給大家推薦幾種對稻縱卷葉螟防效較好的化學藥劑,大家根據田間蟲害情況,進行合理選擇。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防效不是絕對的,大家根據自己的用藥情況以及田間蟲害情況,交替複配使用,争取最佳防治效果。

防效很好藥劑有:240g/L的氰氟蟲腙懸浮劑360克/公頃,20%氯蟲苯甲酰胺,對該害蟲的控制作用最好,藥後7-28天,防治效果高達92%;

防效較好藥劑有: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 浮 劑 75克/公頃、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27克/公頃、1.8%阿維菌素乳油60克/公頃、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30克/公頃、20%氟苯蟲酰胺水分散粒劑45克/公頃和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60克/公頃對稻縱卷葉螟的控制效果較好,持效期為14-21天,藥後7-28天防治效果高達88%;

防一般藥劑有: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60克/公頃和6%阿維·氯苯酰懸浮劑3克/公頃,但持效期長達28天,藥 後7-28天防治效果為72%-79%;

注意:田間病蟲害情況往往比較複雜,兼治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建議選擇60g/L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75克/公頃、1.8%阿維菌素乳油60克/公頃、20%氟苯蟲酰胺水分散粒劑45克/公頃、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對于另一種主要害蟲稻飛虱,可以選擇10%烯啶蟲胺水劑、50%吡蚜酮·異丙威可濕性粉劑、80%吡蚜酮·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防效都在90%以上。

<h1 class="article-title">總結</h1>

稻縱卷葉螟是具有暴發性的遷飛害蟲,化學防治仍是稻縱卷葉螟綜合治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發生年份,最好将防治适期提到卵孵盛期,以提高防治效果,減少損失。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科學合理施肥,減少蟲害的發生。主要包括以下2點:

1、控制氮肥施用,噴施葉面肥

在很多水稻生産區,農民往往習慣增加氮肥的實用量,導緻氮肥過量,導緻葉片薄、披散、旺長,改善了植食性昆蟲的營養條件,高氮有利于稻縱卷葉螟生長發育和繁殖水準,包括幼蟲存活率、取食量、蛹重、成蟲壽命和産卵量的增加,提高了稻田中的稻縱卷葉螟種群和危害水準。

在浙江餘姚和臨海相關試驗表明,浙粳88和甬優18,氮肥施用量減少27% 和13%後,降低田間稻縱卷葉螟幼蟲的種群數量,減輕農業面源污染,産量分别增加10%和13%。

如果前期偏施氮肥,田間陰敝,可以在用藥防治每畝加入100-200克磷酸二氫鉀,促進劍葉老熟。随着劍葉老健,不太适合稻縱卷葉螟幼蟲卷葉和取食,這是防治水稻卷葉螟的關鍵措施。

2、施用矽肥

抗稻縱卷葉螟水稻品種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葉片矽含量高或矽細胞密度高,施矽能增強稻縱卷葉螟對水稻的不選擇性,進而增強水稻對稻縱卷葉螟的抗性,顯著降低水稻的卷葉株率和卷葉率。

這可能是因為施用矽肥能提高植株矽含量,提高禾大學雜草的葉片粗糙度、阻礙食葉昆蟲取食、延緩發育、降低食物同化效率;同時,促進植物揮發性次生物質的合成和釋放,進而影響植食性昆蟲的産卵和取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