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雞心螺毒液: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雞心螺毒液: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雞心螺(Cone Snail)又叫“芋螺”,是一種含有劇毒的海洋生物,因為它的尖端部分隐藏着一個很小的開口,可以很快速地從這裡射出來一支毒針,以使其目标一命嗚呼。但這個對于魚類而言的壞消息,卻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新的研究表明,這種海洋生物産生的“武器化胰島素”相比于傳統的藥物對于高血糖治療更加有效。

在捕食中,一些雞心螺會分泌胰島素,同時伴有其他有毒成分。當魚類遊過時,這些有毒物質會使它們的血糖大幅下降,使魚類進入血糖過低的狀态。這些不知所措的魚類就輕易地成為了雞心螺的獵物。這也是海洋生物學家将其稱為“武器化胰島素”的原因。

在一項發表在《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新研究中(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澳洲和美國的研究團隊表明,這種海底武器可以被利用開發出用于人類糖尿病治療的快速作用藥物。一項對雞心螺毒液的分子分析表明了它的潛力,它比目前最好的治療用快速反應胰島素還要快,進入人體後5分鐘就可以起作用,而目前最好的藥物也要在15分鐘後才起作用。

猶他大學的生物學家Helena Safavi說:“動物産生的毒液可以影響獵物的生理機能,可以将這作為一個起點,從這些毒液中找到新的靈感,利用已經形成了的東西,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像雞心螺一樣,人類也會生成胰島素。但人類并不使用胰島素作為毒液,而是用來調節血糖。當身體無法生成足夠的胰島素(糖尿病)時,就會導緻高血糖。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糖尿病患者必須接受合成胰島素注射(自然胰島素由胰腺生成)。

Safavi和她的同僚發現,雞心螺的胰島素和人類的以及合成的胰島素不同之處在于:它缺少一種可以使它粘附在其他胰島素分子上的分子片段。這使得它可以在身體内快速作用,通過使用胰島素受體的測試表明,雞心螺的胰島素并不比人類胰島素要好,但是它的快速作用能力使得它可以成為未來糖尿病治療方法的替代品。當然,這還得需要更多的實驗來驗證雞心螺的胰島素如何在人體中起作用,以及它是否可以按照研究人員預期的那樣。

Safavi說:“人們認為開發一種藥物很容易。但是從哪裡開始呢?首先必須要想到這種藥物應該是什麼樣子,有哪些特性,是以設計出一種新藥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她的同僚Danny Chou也指出:“實際上,我們還是應該從大自然中學習。”

本公衆号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資訊中心承辦

微信公衆号: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複關鍵詞“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惡性良性腫瘤”、“免疫”和“健康”

熱文TOP10(統計周期:2016.5.1-2016.7.10)

直接點選文字即可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