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見到一對父子,兒子大概三歲,兒子指着一棵樹問爸爸:“爸爸,這棵樹好高呀!”
“是的,這棵樹好高,我猜大約有10米高吧!”
“爸爸,10米高有多高呢?”
“就像這棵樹這麼高。”
兒子沒有得到答案,不再說話了。
如果這位父親看過《萬物比比看:認識我們的世界》這本書,我想他就不會那麼回答了,也不會讓兒子失望了。

《萬物比比看:認識我們的世界》這本書,使用對比的手法來描述事物,這種方法直覺、有趣。尤其對低幼的孩子,他們無法了解高度、重量、速度等一些抽象的概念,通過對比,能注意到兩種事物之間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就能更好的了解它們。
本書的作者是英國的克萊夫.吉德芙,著名作家。出版有180多本兒童及成人讀物,主題涉及科學、人文、藝術、體育等。
本書的繪者是葡萄牙的安娜.塞沙斯,著名的平面設計師、插畫師,擅長兒童讀物的插畫設計工作。
本書共設立有20個精彩的主題。廣闊的知識面為孩子打開初識世界的大門。适合3~6歲孩子親子閱讀。
一、用熟悉的事物度量一切
如:帝企鵝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成員,跟一名7歲兒童差不多高。
長頸鹿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比三個成年人疊羅漢還要高。
虎鲸又叫殺人鲸,它是海豚科裡體型最大的一種動物。一般情況下,9隻帝企鵝頭腳相連,才能跟一隻虎鲸一樣長。
這一章節裡,作者并沒有講世界上最大、最高、最長的動物,有多高?有多大?有多長?而是用對比的手法,讓孩子直覺感受到最大、最高、最長。
在本文的開頭的那位爸爸,如果也會用對比的方法告訴兒子:“10米高,有三個咱家房子摞起來那麼高,也就是有三層樓那麼高。”他的兒子也就不會那麼失落了。
孩子難了解的速度,在本書的第12頁,14頁,30頁,都有做對比介紹。
關于時間的概念,本書中第22頁,28頁也有做對比介紹。
這些孩子難以了解的抽象概念,作者均用對比方法,讓孩子在直覺的圖像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
意想不到的奇妙對比,培養孩子跨界思維,提升科學能力。
二、學到很多冷知識
在成長這一章節中,孩子能學到許多關于身體的小知識。
如:自己剛出生時,跟一隻小貓差不多重。
你的手指甲和腳趾甲,每周會長一毫米左右。
你的頭發每年能長15厘米左右。
在離奇的氣象這一章節中,不僅是孩子,還有家長,也會學到許多氣象之最的知識。
如:最大的雪花跟盤子一樣大。
最大的冰雹重量超過1千克,有兩個足球那麼重,有一個大人的腦袋那麼大。天!誰也不想被這麼大的冰雹砸到。
最高的海浪,比巴黎埃菲爾鐵塔還要高。
在迷你動物這一章節中,會認識一些動物,如:矮蝦虎魚、侏鹦鹉、伊特魯裡亞鼩鼱、雅拉瓜壁虎、侏狨、斑點陸龜。這些動物到底有多迷你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小太多了。
三、精美的插圖,帶來視覺享受
本書的繪者以活潑亮麗的繪畫風格,嚴謹細緻的科學态度,真實還原事物的本來面目。畫面上的動物栩栩如生,人物惟妙惟肖,事物簡潔明了。給孩子帶來更有趣、更直覺、更科學的閱讀體驗,讓孩子的認知過程更輕松。
有人說,好的童書能讓孩子改變看世界的方式,也能多一種發現生活的樂趣。我認為這也是對《萬物比比看:認識我們的世界》這本書的最恰當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