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非洲的雨季,溫濕的氣候為植物的快速生長提供了足夠的動力,豐富的資源也為大部分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養分,當然最受益的就是相對弱小的生物。
在那密比亞高原南部,生活着數百萬的動物。其中,最弱小的就屬體長幾十厘米的細尾獴。
迪克就是細尾獴中的一員,它和它的夫人統治着有三十個成員的大家庭。
迪克身長二十五厘米,尾巴和身體等長,一身灰黃帶紅的皮毛和幹涸土地的顔色差不多,背部與尾巴上都長有深色的條紋。體重不足一公斤,長有兩厘米長堅硬的利爪,棕色的嘴巴尖尖的,大大的黑眼圈就像帶着一副太陽鏡。正是這種身體構造的特殊性,才使它們具有超強的目力以及直視太陽的能力,可以清晰的發現來自太陽方向的危險。

接受太陽溫暖的迪克夫婦和家人(圖檔源自Unsplash)
清晨,迪克早早起來,面朝太陽蹲坐,敞開胸懷接受溫暖的關懷。随着體溫的升高,家庭成員們梳頭洗臉,整裝待發。梳理後,迪克率領大家外出覓食,族人們緊緊地跟随在一起,不允許一人掉隊。由于細尾獴的身體不能夠儲存脂肪,是以必須每天都需要進食,不然就會被餓死。
一家走走停停,一直來到了沼澤地的邊緣。這裡樹木稀少,土地潮濕,特别适合蚯蚓、蟋蟀和蠍子等細小生物繁殖,這也正是細尾獴的主食。不需要明确的分工,每當大家在進食或者休息的時候,總會有家庭成員主動的站立起來放哨,用後腿和細長的尾巴組成穩定的支撐架,用超常的視力四處巡視。正是這些機警的哨兵,才使細尾獴家族的安全得以有效的保障,才使細尾獴的聲望名揚四海,成為非洲最具有代表性的動物,一群細尾獴站立起來四處張望的情景便成為了非洲原野的代言人。
機警的哨兵(圖檔源自Pixabay)
“嗚哇汪!嗚哇汪!”哨兵發出刺耳的警報聲。一隻老鷹盤旋在上空,族人迅速向大樹底下奔去。隻有在那裡才能最有效的限制老鷹的行動。在迪克的組織下,大部分家族成員撤離到安全的區域,然而距離較遠的一個族人出現了意外,被老鷹牢牢地按在了地上,拼命地掙紮。但是,這點力量在強大的老鷹面前顯得蒼白無力。百忙中的迪克發現了,不顧個人安危,奮不顧身地沖向老鷹。在它的帶領下,族人們毫不畏懼,一個接着一個地撲向敵人。嚎叫着、撕咬着、炸起渾身毛發、弓起後背、四肢發力,高高躍起撲向老鷹。強壯的老鷹在遭到連續不斷的攻擊下,也不得不放棄到手的獵物。家人獲救了,但是迪克族人并沒有放棄報複。一些族人們甚至爬到了樹上,躍起發動攻擊。老鷹被吓得悻悻離去,留下一地的羽毛。
非洲原野的代言人(圖檔源自Unsplash)
細尾獴是非洲原野上最具家庭觀念的團體,可以為家人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正是細尾獴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悍不畏死的精神,才使它們的族群更加團結,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得以生存。弱小并不代表軟弱!
作者:涵齊億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