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清單裡

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啦~

話說,不管是不是基督徒,人們基本都聽過“諾亞方舟”的故事:

諾亞根據上帝的囑托建造了一艘的巨大船,名為“諾亞方舟”,用來保全他的家人以及大地上所有的動物,躲避一場因上帝降下懲罰而形成的洪災。

“方舟”上的動物都有一雄一雌,為的是在洪水退去之後,回到陸地上能以繼續繁衍生息,将物種延續下去。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如今,英國什羅普郡的一個農場裡,53歲的Tullis Matson也在完成一項類似“諾亞方舟”的偉大計劃:

集齊世界上全部瀕危動物的DNA樣本共5000萬份,為瀕危動物保留物種火種,

以備将來某一天,萬一這種動物滅絕,儲備的DNA樣本可用來将它們克隆後重制人間,甚至恢複其種群數量…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盡管目前,許多動物還沒有到滅絕的危急關頭,但Matson已經在和時間賽跑。

他一直擔心,許多瀕危動物滅絕的速度太快,很可能來不及登上他的“諾亞方舟”。

在保留植物物種方面,挪威的“末日種子庫”為植物滅絕作好了預案。

動物的物種保全,似乎要落在Matson身上了…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這位“當代諾亞”的故事,讓我們從頭說起…

多年以前,Matson還是一位玩世不恭的少年,他16歲就開始逃學,全部熱情隻用在賽馬和騎術上面。

因為家族經營賽馬養殖場,Matson為了繼承家業,不得不認真學習了生物學和獸醫學,為的是培養更優秀的賽馬,為家族企業賺取更高的利潤。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在賽馬的人工繁育上積累了多年經驗後,他創辦了自己的賽馬繁育公司,又在公司開發了寵物克隆業務,專為一些懷念寵物的鏟屎官,克隆它們死去的貓,狗和馬。

然而,2018年去美國參加會議,一場不經意的交談,讓Matson徹底改變了自己人生。

在有關動物育種的會議上,Matson遇見了一位生物技術公司的老總,聊着聊着,兩人聊起了動物克隆技術。

Matson不無自豪地跟對方炫耀,自己成功克隆了多少隻貓狗,挽救了多少顆鏟屎官破碎的心。

沒想到這位老總聽後不以為然,反手怼了一句:

“你有這麼好的技術,成天隻用在貓狗馬身上,怎麼不克隆一些珍稀動物?”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這句話如醍醐灌頂,給了Matson内心重重的一擊,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

專研了這麼多年的生物技術,為什麼不用來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

認真研究和思考這個問題後,他突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哪怕考慮用克隆技術來拯救如今這些瀕危動物,也已經要來不及了…

事實上,早在2003年,有科學家就嘗試過用克隆技術,将已經滅絕的阿爾卑斯羱羊(Pyrenean ibex)帶回人間。

科學家們在把一隻阿爾卑斯羱羊的DNA植入208個山羊的卵母細胞,替換掉山羊本來的基因組織後,再由其他羊類生下克隆的阿爾卑斯羱羊。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悲劇的是,最終隻有一隻成功出生,這隻阿爾卑斯羱羊的克隆體隻存活了7分鐘,便宣告死亡。

從那以後,雖然陸陸續續有科學家嘗試過克隆已滅絕的動物,但大多以失敗告終。

2009年,聯合國出台了一份令人痛心的報告,預測未來幾十年裡,将有100萬種動物從地球上消失。

這份長長的名單上有許多我們熟悉,且目前還能看到的動物,黑犀牛,蘇門答臘虎,紅毛猩猩…

黑犀牛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想到這些瀕危動物的未來,過去一直熱衷于賽馬和培育寵物的Matson開始寝食難安。

他火速行動起來,召集公司的專家們讨論,最終得出了一個無比宏大的方案:

既然目前人類的技術不足以成功克隆大部分的瀕危動物,哪怕僥幸成功,死亡率也相當高,還要耗費大量的成本。

如果我們把瀕危動物的DNA樣本先搜集起來,用最先進的技術儲存好,等到将來技術成熟了,再将這些瀕危(或已滅絕)的動物大量克隆,“複活”後帶回人間,也未嘗不是一種延續動物物種的有效手段?

建立一個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瀕危動物DNA的存儲銀行,為瀕危動物保留繁衍的火種!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方案定下來以後,他第一時間跑到切斯特動物園求助,詢問采集園内珍稀動物DNA的可行性。

動物園給出答複的答案令他五味雜陳:

“換做以前,我們會覺得這個想法過于瘋狂,觸犯道德禁忌,然而時至今日,你哪怕能立刻克隆成功,都有點來不及拯救它們(瀕危動物)了,我們同意……”

得到了動物園許可後,Matson立馬行動,組織公司的人采集瀕危動物的DNA樣本,建立庫存。

他要用當下最先進的技術,建一座為瀕危動物儲存物種火種的“諾亞方舟”!

這個“諾亞方舟”工程有多龐大呢?

根據Matson的設想,他要搜集5000萬份瀕危動物的DNA樣本,每種動物的DNA樣本至少50份,這樣才能保證這種動物的多樣性,以便在将來通過克隆技術“複活”它們的時候,能讓這個物種成功地自然繁衍到足以維系生存的數量。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為了采集瀕危動物的DNA樣本,Matson常常帶着公司的人滿世界奔波。

為了采集非洲象的DNA,Matson帶着一大票人去了南非,雇了直升機,長時間跟蹤了一頭獨行的公象,

從空中用麻醉槍擊中公象後,Matson和團隊的人從直升機上下來,先檢查了公象的身體,确定健康之後,再用電擊裝置刺激公象的前列腺,采集到足夠的精液後,才坐直升機離去。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之後,采集到的非洲公象精液輾轉運回英國,儲存在Matson公司的冷凍液氮箱裡。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去年12月,Matson拿出資金,注冊成立了名為Nature’s SAFE的慈善基金,專門從事這項全球瀕危動物DNA搜集工程。

Matson甚至提出了“及時冷凍5000萬份瀕危動物DNA”這樣的口号。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就這樣,一場又一場旋風般的行動,遠東豹,黑犀牛,山雞蛙等動物的DNA樣本也被送上了Matson的“諾亞方舟”,存儲到了Nature’s SAFE的超低溫液氮箱裡。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金獅面狨,鼠鹿,哥倫比亞蜘蛛猴的DNA樣本也在幾個月後登上了“諾亞方舟”。

金獅面狨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随着Matson越來越積極的行動,Nature’s SAFE的名聲越來越大,許多機構聽聞Matson正在做的事,也都主動伸出了橄榄枝,提供幫助和尋求合作。

牛津大學,歐洲動物園理事會等,都給Matson提供了大量幫助。

除了瀕危動物的精液,卵細胞和其他器官也是Matson熱衷儲存的DNA材料。

自從忙起了這項“諾亞方舟”工程,Matson開始變得越來越緊迫。

“每個月都能搜集30種動物的樣本,但是還遠遠不夠,隻是瀕危動物的極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和時間賽跑!”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還有一些動物的DNA,Matson承認搜集起來非常困難,需要尋找專業團隊幫助,

比如身長隻有3厘米的世界最小哺乳動物,泰國豬鼻蝙蝠,

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身長達30米的巨獸——藍鲸…

泰國豬鼻蝙蝠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Matson的行動得到了生物學家和環保機構的大力贊許,一些專家對Matson的工作給予了這樣的高度評價:

“他們不是單純地儲存DNA,而是用最好的技術儲存了高品質的DNA,以便将來有能力繁衍和複活瀕危動物!Matson把生物銀行的理念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如今,Matson依舊在加緊工作,53歲的他比過去任何時候都珍惜時間,因為他深知,5000萬份瀕危動物的DNA任重而道遠,每一天都有新的動物在滅絕,他需要跟時間賽跑。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談到他的“諾亞方舟”,Matson除了感慨時間緊迫,也擔心另一個問題:

“我害怕人們開始迷戀‘侏羅紀公園’(克隆技術把恐龍複活),迷戀能把滅絕動物複活的克隆技術,而忘記了我們本該做的事,那就是趁動物們還活着,盡可能好好保護它們!”

而對于用克隆動物延續物種的意義,Matson本人也是五味雜陳。

他的馬場裡有一匹名為Murka’s Gem的白馬,生于2011年,是死于2008年的一匹名叫Gem Twist的賽馬的克隆體。

克隆馬Murka’s Gem

一次意外,讓他決心收集千萬瀕危動物DNA,在未來複活它們

每當Matson看着克隆馬Murka’s Gem,總會生出一些疑惑:

“基因上說,它明明和Gem Twist一模一樣,每個DNA,每個細胞都相同,我們飼養的手法也相同,可它卻比母體矮了5公分…”

“是以說,克隆究竟能不能複活原來那個本體,技術發展了20多年,迄今也沒個準兒…”

正如Matson一直以來的擔憂,未來真的用克隆技術将滅絕的動物複活,那還是原來的它們嗎?

一切的答案,恐怕隻有等到未來,那些使用Matson搜集瀕危動物DNA庫存的人去揭曉了…

Ref: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natures-safe?utm_source=digg

--------------------------------------

虎鲸煲鲑魚:我們國家也有! 鐘揚:紮根大地的人民科學家鐘揚長期緻力于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鐘揚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長期的高原工作讓他積勞成疾,多次住進醫院,但他都沒有停下工作。

搗年糕的玉兔:之前看紀錄片給震撼到了,咱中國真的是悶聲做大事

TimeXrabbit:我們國家收集種子的比國外這個強多了,是實實在在做真事。

宇宙終章:别假不假大空了至少人花了錢去做了一步也好至少是做了對吧

念之之之之之之:可是保護瀕危物種是要保護基因多樣性,克隆出來意義不大吧,最後還是會衰敗、滅絕,反而折騰母體啊

大發公主元氣滿滿_cwx: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各位小夥伴們

微信公衆号規則又進行了調整

事兒君也不得不跟大家求個三連

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清單

與大家繼續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