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西紅樹林總面積9330.34公頃,占全國32.7%

10月22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邀請自治區林業局、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自治區海洋局、自治區生态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廣西紅樹林總面積9330.34公頃,占全國32.7%

釋出會現場

關于紅樹林

紅樹林是指分布在沿海潮間帶和入海河口以紅樹科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者喬木組成的潮灘濕地木本植物群落,具有消浪護堤、保護漁業資源、淨化海水、固碳儲碳、改善海岸景觀等多種重要生态功能,被稱為“海岸衛士”和“消浪先鋒”,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抵禦海洋自然災害、改善沿海生态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廣西是我國紅樹林的重要分布區,有獨特的島群紅樹林,合浦縣山口鎮英羅港分布有全國連片面積最大的天然紅海榄林,北海市金海灣分布有我國面積最大的城市紅樹林和沙生紅樹林。根據2019年4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組織的紅樹林資源和适宜恢複地專項調查結果,廣西紅樹林總面積9330.34公頃,紅樹林面積占全國的32.7%,僅次于廣東省(1.22萬公頃),位居全國第二。

廣西紅樹林總面積9330.34公頃,占全國32.7%

10月4日,在欽州市欽南區犀牛腳鎮,成群的白鹭和各種海鳥在紅樹林灘塗覓食,構成一幅美麗的海濱鄉村畫卷。廣西日報記者 周軍 攝

頒布《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規劃

(2020-2030年)》

明确紅樹林保護目标任務

近年來,廣西先後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樹林資源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山口紅樹林生态自然保護區和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實作了紅樹林的保護和管理有法可依,使紅樹林保護和管理逐漸走向規範化和法治化。同時,廣西實施紅樹林濕地保護與恢複工程。2011年以來,共營造紅樹林607.8公頃。通過營造紅樹林,擴大了紅樹林面積,實作紅樹林面積逐年增加,紅樹林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複。

廣西各科研機構積極開展科技創新促進紅樹林生态恢複,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原創了“地埋管道紅樹林原位生态養殖系統”,在全球首次實作不砍不圍紅樹林進行生态養殖的目标;概念設計并監造了我國第一條“生态海堤”,得到中央上司的肯定并訓示推廣;首次提出并初步建設的“蝦塘紅樹林生态農場”入選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國四大成功案例。

2021年3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複同意,《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印發實施。《規劃》明确了目标任務,劃定了禁止和限制開發建設的紅樹林區域,提出了主要任務、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以指導未來一段時期内全區紅樹林資源保護工作。

根據《規劃》目标任務——

到2025年,所有紅樹林地均落實管護責任;新營造紅樹林1000公頃,力争全區紅樹林保有量突破1萬公頃;修複現有紅樹林3500公頃;通過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建立一批紅樹林自然保護地,使納入自然保護地的紅樹林比例達到50%以上;建立2處紅樹林保護小區,完善已有6處紅樹林保護小區建設;紅樹林保護管理機構、隊伍進一步充實,保護管理能力顯著提升;初步形成紅樹林調查、監測、科研體系;紅樹林利用方式得到有效管控,力争紅樹林可持續利用技術取得突破。

到2030年,廣西紅樹林保有量穩定在1萬公頃以上,納入各類自然保護地的紅樹林比例進一步提高。

廣西紅樹林總面積9330.34公頃,占全國32.7%

在欽州市欽南區犀牛腳鎮海邊拍攝的紅樹林苗圃(10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4處重要紅樹林區域

納入第一批自治區重要濕地名錄

紅樹林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抵禦海洋自然災害、改善沿海生态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20年1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上司同意,召開全區紅樹林資源保護修複工作會議,壓實了屬地政府主體責任。此外,将合浦鐵山港東岸紅樹林、合浦黨江紅樹林、防城港東西灣紅樹林、北海濱海濕地公園紅樹林等4處重要紅樹林區域納入第一批自治區重要濕地名錄管理,落實地方監管責任。

2018年以來,沿海三市共查處12起破壞或影響紅樹林生境問題的違法行為,其中北海市4起,欽州市6起,防城港市2起。根據不同案件涉及的問題,自治區林業局督促沿海三市進一步強化紅樹林執法監管,加大對各類侵害紅樹林違法違規問題查處整改力度。今年5月,自治區林業局印發了《廣西紅樹林樹木價值計算标準(2021版)》,為全區破壞紅樹林資源違法行為的查處和損害認定價值計算提供依據。

“十三五”期間,自治區林業局積極組織沿海三市因地制宜、有序推進紅樹林保護修複,利用中央财政濕地保護資金、海洋生态保護修複資金以及地方自籌,累計營造紅樹林569公頃,修複紅樹林261公頃,實作紅樹林面積逐年增加。近年來,廣西重點加強紅樹林科研監測,開展紅樹林良種繁育研究,在北海市防護林場建立自治區級紅樹林良種繁育基地1處,已成功培育出桐花樹、秋茄、白骨壤、木榄、紅海榄等8個品種的紅樹林種苗。

廣西紅樹林總面積9330.34公頃,占全國32.7%

這是紅樹林果實。紅樹林的果實直徑1-2cm,是樹體内發育的繁殖苗,也稱為母體苗。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長成小苗,然後再脫離母株,墜落于淤泥中發育生長(9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釋出會答記者問(摘選)

問:2020年8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複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紅樹林保護修複作為《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規劃(2020-2030年)》的主要任務,自然資源部門在推動《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規劃(2020-2030年)》實施和紅樹林保護修複專項行動執行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在推動《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規劃(2020-2030年)》實施和紅樹林保護修複專項行動執行方面,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實行差别化的紅樹林空間和用途管控。根據禁止和限制開發建設紅樹林不同區域的管理要求,制定準入清單和負面清單,嚴格執行空間準入制度。指導紅樹林所在區域的市、縣(區)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和開展生态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時将紅樹林地全部劃入生态保護紅線,并在國土空間規劃中予以統籌管控。對納入生态保護紅線的紅樹林地及紅樹林适宜恢複地,嚴格按照有關政策加強管理,在紅樹林區域開展的各項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自治區空間和用途管控要求。

二是推進紅樹林自然資源确權登記試點。确權試點面積8000公頃,清晰界定紅樹林資源資産的産權主體,劃清紅樹林及紅樹林适宜恢複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邊界,明确權屬性質。以自然保護地作為獨立的登記單元,落實自然保護地内紅樹林資源資産代行主體與權利内容。由紅樹林資源所在地設區的市、縣林業主管部門,落實自然保護地以外紅樹林的管護責任,與紅樹林資源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訂立護林公約,加強紅樹林資源管護。對集體和個人所有的紅樹林以及紅樹林适宜恢複地,實行協定管理,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探索通過租賃、置換、贖買、合作等方式維護産權人權益,實作多元化保護。

三是統籌開展現有紅樹林生态系統修複。結合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複工程、濕地保護修複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等,加強對紅樹林重點區域的結構和功能的修複。2017年以來,争取中央和安排地方資金60多億元,采用自然恢複和适度人工修複相結合的方式,對典型海洋生态系統等重點區域的結構和功能進行修複,提高生物多樣性,增加紅樹林生态系統的穩定性和完整性。

問: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的《紅樹林保護修複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已經明确利用海洋生态保護修複方面的資金支援紅樹林保護修複工作。《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規劃(2020—2030年)》也明确提出要争取中央财政海洋生态保護修複資金開展紅樹林保護修複工作。下一步,自治區海洋局将如何通過申報海洋生态保護修複項目來支撐紅樹林保護修複規劃任務的完成?

答:海洋生态修複主要包括:有特定責任主體和無特定責任主體兩大類,前者指一些涉海工程對海洋生态環境造成損害,主管部門組織針對性的生态評估并組織制定生态修複方案,向業主收取費用或責成業主實施修複工程的行為。後者是指主管部門針對大範圍的、公共性的、海洋生态環境的無主破壞場所,組織編制生态修複實施方案(含可行性研究報告),并組織申報國家海洋生态保護修複項目,争取中央資金并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後,組織實施的行為。紅樹林作為廣西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統,當然包含在修複的内容中。

目前,自然資源部和财政部組織實施的海洋生态保護修複工程主要有兩大塊:一是“藍色海灣”綜合整治行動,二是海岸帶保護修複工程,兩大工程均涵蓋了對紅樹林的保護修複。在自治區層面,自治區海洋局會同财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态環境廳、林業局共同申報和推進實施國家海洋生态保護修複工程項目。

近年來我區在紅樹林保護修複成效明顯,特别是北海馮家江生态修複工程在今年6月被納入中國特色生态修複十大典型案例,自然資源部将之作為“基于自然解決方案(NbS)”的海洋生态修複中國案例向國際自然聯盟(IUCN)推薦,并在貴陽生态文明國際論壇上做典型發言。

在自然資源部、财政部确定可以使用中央财政海洋生态保護修複項目資金助力紅樹林資源保護修複和《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規劃(2020—2030年)》頒布實施後,自治區海洋局在項目申報階段積極與自治區林業局對接,明确要求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市海洋主管部門和林業主管部門共同參與中央财政海洋生态保護修複項目申報工作,将紅樹林修複保護作為重要内容納入到項目中。同時,自治區海洋局在制定和編制《廣西海洋生态環境保護修複行動方案》《廣西國土空間生态修複總體規劃》(海洋部分)等涉及國家海洋生态保護修複項目重要檔案時,主動與自治區林業局組織制定的《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修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相銜接,征求林業局的意見,力求達到最大的共識。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9月,沿海三市利用中央财政海洋生态保護修複資金,累計修複紅樹林38.45公頃,有效支撐了紅樹林保護修複規劃任務。

今後,自治區海洋局将繼續加強與包括自治區林業局在内的相關廳局的協作,組織北海、防城港、欽州三市争取中央轉移支付生态保護修複資金,為我區紅樹林保護修複做出貢獻。

廣西日報-廣西雲用戶端記者丨羅珊珊 馮耀華 楊康

來源: 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