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五機構一緻看好的十大金股

至純科技(603690)深度報告:厚積薄發 發力濕法裝置快車道

類别:公司 機構: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方競 日期:2021-08-27

高純工藝系統龍頭,濕法裝置生力軍。公司從高純工藝系統起步,逐漸拓展了BU1-5 五個事業部,分别開展濕法裝置/晶圓再生、高純工藝系統、先進工藝材料、生物制藥、光傳感及光器件業務,有望發揮客戶資源優勢,實作各業務的協同發展。

伴随業務線的不斷拓寬,公司營收構成持續豐富,收入規模強勁增長。

2016-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2.63 億元增長至13.97 億元,年均增速51.8%。利潤方面,伴随濕法裝置批量出貨及高毛利的傳感業務拓展,公司利潤率逐年提升,2021 年Q1 毛利率達42%。

作為晶圓廠上遊的裝置和系統供應商,至純科技的成長将深度受益于國内晶圓代工産能的高速擴張。據我們統計,2021 年國内晶圓廠新增産能将達64 萬片/月(等效8 英寸)。公司亦于2019/20 年分别通過可轉債和定增融資擴産,滿足下遊需求增長。

系統:下遊需求旺盛,本土客戶全面覆寫。高純工藝系統是晶圓廠建設的關鍵基礎設施,承擔化學品儲存和輸送的作用。高純工藝系統約占晶圓廠建廠成本的8%,是晶圓廠建設中價值量較高的資本開支環節。除了內建電路制造,泛半導體領域的面闆、光伏、LED,以及光纖、生物制藥等行業亦有廣泛的高純工藝系統需求。

高純工藝系統業内龍頭主要為美、日、台系廠商,國内廠商起步較晚,公司是其中的領軍者。2020 年系統業務收入8.63 億元,毛利率32%,領先競争對手,并擁有上海華力、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合肥長鑫、士蘭微、西安三星、無錫海力士等衆多行業一線客戶,2020 年所有核心客戶均給予了持續的重複訂單。

濕法裝置:客戶驗證順利,單片批量傳遞在即。清洗是貫穿半導體産業鍊的重要工藝環節,每一代制程更新将帶來平均15%的清洗步驟增長,重要性凸顯。據台灣工研院資料,2020 年半導體清洗裝置市場空間49億美元,2025 年将達67 億美元。目前全球清洗裝置市場由日韓巨頭壟斷,2018 年,DNS、TEL、SEMES、Lam 四家廠商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國内有至純、北方華創、盛美、芯源微四家廠商重點布局。

目前濕法清洗裝置國産化率約達20%。

2020 年,公司單片濕法裝置和槽式濕法裝置全年出機超過了30 台,較2019 年增長50%。同時單片式濕法裝置新增訂單金額超過3.6 億元,同比增長112%。産品覆寫28nm 以上全部制程節點,14nm 預計明年開始驗證。客戶方面公司打入中芯國際、華潤微、台灣力晶、TI 等海内外龍頭客戶,獲得重複訂單。伴随公司持續擴産,我們看好公司在下遊客戶獲得持續的份額增長。

業務拓展:晶圓再生填補國内空白,并購開辟傳感業務。晶圓再生業務是濕法工藝的延伸,主要用于測試片晶圓的重複利用。伴随矽片用量的持續增長和價格上漲,晶圓再生需求旺盛。而目前國内供應商份額不足10%,國産替代意願強烈。至純合肥工廠是中國首個量産12 英寸再生晶圓的工廠,建成後預計将形成年産168 萬片的晶圓再生産能。

光傳感是公司通過并購波彙開啟的另一戰場。2018 年全球光纖傳感器市場規模達43 億美元,空間可觀。對波彙的并購有效增厚了公司的利潤,2020 年貢獻3.17 億元營收和0.7 億元淨利。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21/22/23 年,營收分别為19.03/25.71/31.23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3.16/4.24/5.24 億元,對應目前股價PE 分别為61/46/37 倍。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至純目前估值仍處于合理區間。考慮到公司作為濕法清洗裝置的龍頭公司,随着裝置技術的不斷突破,具備較強的國産替代确定性,市占率有望持續提升。

首次覆寫,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行業周期性波動風險;下遊客戶擴産不及預期風險;國際貿易摩擦風險。

華亞智能(003043)2021年中報點評:半導體結構件業務強勢領先增長 原材料采購大幅增長

類别:公司 機構: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周爾雙/朱貝貝/羅悅 日期:2021-08-27

事件:公司釋出2021 年中報:實作營業收入2.33 億元,同比+34.59%;歸母淨利潤4785萬元,同比+27.52%,符合我們的預期;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4648 萬元,同比+27.20%。

投資要點

半導體結構件業務強勢領先增長,我們預計在手訂單充裕單季度來看,公司Q2 實作營收1.41 億元,同比+34.48%;歸母淨利潤0.29 億元,同比+27.72%。2021 年上半年分業務看:①半導體裝置用結構件實作收入1.43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6.87%,占總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44%升至61%;②軌道交通裝置用結構件實作收入1205 萬元,同比+22.08%;③通用裝置用結構件實作收入2764 萬元,同比+43.07%;④新能源及電力裝置用結構件實作收入4248 萬元,同比-23.82%;⑤醫療器械裝置用結構件實作收入690 萬元,同比-37.43%。

2021 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372 萬元(去年同期為5210 萬元)主要系報告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大幅增加至1.26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6%。

我們判斷主要系公司預期訂單量及原材料采購增加所緻。2021H1 公司存貨達0.82 億元,較2020 年末大幅增長60%;2021H1 合同負債143 萬元,較2020 年末大幅增長104%,我們預計在手訂單較為充裕,奠定全年業績基礎。

毛利率保持提升趨勢,彙兌損失導緻淨利率略有下降2021H1 公司綜合毛利率為39.84%,同比+1.53pct,我們判斷主要系公司半導體高毛利業務放量,帶動整體毛利率水準提升。分業務看,2021H1 公司半導體裝置/新能源及電力裝置/通用裝置結構件毛利率分别為53.16%/ 20.39%/17.23%。

2021H1 公司歸母淨利潤率為20.57%,較2020 年同期-1.10pct,主要系期間費用加大。2021H1 公司期間費用率為12.32%,同比+1.75pct,其中管理/研發/銷售/财務費用率分别為6.51%/3.22%/1.97%/0.62%,分别同比+0.83/-0.89/-0.44/+2.24pct,其中管理費用主要受公司上市費用的短期影響,而财務費用主要系美元貶值導緻上半年彙兌損失271 萬。

半導體精密金屬件制造商,行業擴産迎黃金發展期公司主營半導體精密金屬件,客戶資源優質,已切入AMAT、中微等龍頭供應鍊體系,具備稀缺性。根據公司中報,2021 年7 月SEMI 釋出的六月裝置市場資料(EMDS)營業額報告顯示,2021 年6 月北美半導體裝置制造商全球收入為36.7 億美元,環比+2.3%,同比+58.4%。2021 年7 月13 日,SEMI 在《半導體制造裝置年中總預測-OEM視角》報告中,預測2021 年全球半導體裝置制造商收入達953 億美元,同比+34%;預計2022 年将創下1000 億美元銷售額新高。該報告跟蹤了2021 年至2022 年晶圓廠建設和晶圓廠裝置的投資、産能、産品和技術,考慮到許多半導體制造商要到在破土動工後需要長達兩年的時間才能實作,是以預計維持長期的裝置增長需求。公司産品覆寫半導體主要裝置,有望直接受益于半導體裝置擴産浪潮。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維持公司2021-2023 年淨利潤預測 1.0/1.6/ 2.4 億元,目前市值對應PE 分别為53/34/23X,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半導體行業波動風險;毛利率下降風險;客戶産業轉移風險。

養元飲品(603156):輕庫存運轉 收入逐季恢複

類别:公司 機構: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蔡雪昱/黃付生 日期:2021-08-27

事Ta件bl:e公_S司um2m0a2r1y]年 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34.11億元,同比增長91.27%;歸母淨利潤11.59 億元, 同比增長63.85%; 扣非歸母淨利潤9.42億元,同比增長77.54%;其中Q2 實作銷售收入11.75 億元,同比增長132.26%;歸母淨利潤4.21 億元,同比增長131.76%。

收入逐季恢複較好增長:從上半年來看(考慮疫情低基數、我們分别較2020 年及2019 年比較看),公司營業收入34.11 億元,同比增長91.27%,較19 年略下滑1.31%,收入體量基本恢複19 年的同期水準。

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1.59 億元, 同比增長63.85%,較19 年下滑8.61%。

上半年毛利率50%,同比下滑1.11pct,較19 年下滑1.48pct;銷售費用率14.04%,同比下滑1.86pct,較19 年下滑1.34pct;管理費用率1.14%,同比下滑1.83pct,較19 年上升0.22pct;研發費用率0.44%,同比下滑0.12pct,較19 年上升0.08pct。淨利率33.98%,同比下滑5.69pct,較19 年下滑2.72pct,主要因為毛利率下滑導緻。

單季度收入同19 年相比,Q1 收入22.37 億元,下滑10.35%;Q2 收入11.75 億元,同比增長22.15%, Q1 管道相對心态謹慎,備貨不足,春節旺季銷售超管道預期,Q2 公司較往年更為積極,在淡季根據不同時間節點、持續投入相應的市場營銷拉動活動,動銷較好,管道始終維持相對低的庫存狀态,短期看中秋旺季公司将加大活動力度,疫情或将影響一部分走親訪友的禮節需求,但趨勢上看,公司正逐季恢複較好增長。

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大幅增長,現金流情況轉好:上半年合同負債+其他流動負債共17.89 億元,同比增長44.62%,環比略降1.58 億元,較19 年同期略降1.5 億,處于較健康的水準。本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8.67 億元,同增1739.52%,主因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長,現金流逐漸轉好。

管道拓展+新品戰略,下半年有望發力:報告期内,公司加強六個核桃“2430”等高端産品的推廣,搶占高端産品市場;對現有産品進行包裝更新,實作主銷産品“高中低”産品組合,滿足不同層級市場和消費群體的需求。并針對聯考季,公司推出“加油罐”,重點打造聯考季系列活動,強化品牌定位。另外,公司與“華與華”達成戰略合作,重新定位企業發展政策。

管道上,公司持續做強線下傳統管道的同時,繼續推進電商平台的布局,發力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社群團購和直播電商管道,形成線下線上全域營銷網絡。并在“中秋”、“春節”兩大旺季做強的基礎上,再打造踏青季、五一、618、端午節等旺銷節點,全管道開展“主題統一、内容統一、産品統一、促銷統一“的關聯活動,提升品牌勢能。

盈利預測

我們預期2021 年公司收入69.63 億、歸母淨利潤23.64 億元,同比增長41.46%、49.81%,實作EPS 1.87 元。目前股價對應2021 年估值15.48 倍,有較大的安全邊際。公司布局新品植物奶,以豆奶為切入點,去拓展至日常飲用場景,目前裝置到位,預計下半年上市。預計明後年收入增速8.24%、8.95%,利潤增速為10.58%、11.37%。考慮到公司較大的體量和公司業績的平穩性,給予明年17 倍估值、目标價為35 元,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出現較大波動,公司新品推廣不及預期,經營出現重大瑕疵等。

中信建投(601066)2021年中報業績點評:投行業務地位穩固 ROE行業領先

類别:公司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一峰/王思敏 日期:2021-08-27

事件:中信建投釋出2021年中報,上半年實作營收123.26億元,同比增24.5%;歸母淨利45.29億元,同比下降1.08%;上半年權重平均ROE7.17%,行業平均ROE4%左右;基本每股收益0.55元。

經紀業務同比穩增,業務基礎進一步夯實。2021年上半年公司經紀及财富管理業務實作收入28.2億元,同比增10.6%。其中代理買賣淨收入(含席位)人民币19.8億元,市場佔有率3.40%,行業排名第8名較上年末提升2名。公司銷售标準化金融産品752億元,代銷金融産品淨收入人民币4.68億元,市場佔有率4.65%,行業排名第7名較上年末提升1名,公司經紀業務保持穩健增長。

投行業務行業領先,市場地位穩固。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淨收入19.6億元,同比基本持平。2021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股權融資承銷金額400億元,排名行業第4名。其中IPO主承銷金額人民币153.34億元排名第4名。此外公司項目儲備充分,在審IPO和再融資項目數位居行業前二。上半年公司債券主承家數/規模分别是975單/6425億元,位居行業第2名。

交易與機構客戶服務收入保持平穩。公司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實作營業收入41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3.8%。經我們測算公司上半年自有投資收益約為1.9%(非年化)左右,預計投資綜合收益率比去年同期下降。機構客戶方面公司大力拓展衍生品業務,場外期權業務新增規模人民币1446億元,收益互換新增規模人民币347.5億元,業務保持快速增長。

資産管理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拟成立資管子加快轉型。公司資産管理業務實作收入5.7億元,公司受托資産管理規模人民币4,280億元,位居行業第7名,公司主動管理型産品占資産管理總規模比重77%,較2020年末占比增長9個百分點,業務向主動管理積極轉型。公司還拟出資不超過人民币25億元設立全資資管子公司,更加有利于資管業務轉型。

維持A股“中性”評級,H股“增持”評級。公司收入大增而歸母淨利微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宗商品銷售業務影響,剔除其影響上半年營收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在經紀業務實力進一步加強,投行等業務領域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基于市場交易活躍以及投行市場穩步增長,我們上調公司21年和22年盈利預測并新增23年盈利預測,預計21-23年淨利潤分别為95.5億元(上調35%),118.52億元(上調56%)和136.76億元,鑒于A股估值仍有待消化,維持A股“中性”評級,維持H股“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二級市場大幅波動造成自營收入下降;市場成交量下降。

柳鋼股份(601003):産品結構優化疊加低成本戰略 二季度單季淨利潤接近曆史最高值

類别:公司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招華 日期:2021-08-27

事件:公司釋出中報,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405.44 億元,同比增長76.25%;實作歸母淨利潤18.88 億元,同比增長141.78%。其中,二季度實作營業收入229.35 億元,同比增長86.21%;實作歸母淨利潤12.24 億元,同比增長98.6%。

廣西鋼鐵兩座高爐建成完工,産品結構進一步豐富:2020 年末,公司完成了對廣西鋼鐵的增資控股。截止2021 年6 月30 日,廣西鋼鐵兩座高爐已全部建成,新增實際鐵水産能達到608 萬噸/年。2021 年上半年,公司實作鋼材銷量559.5萬噸,同比增長34.2%。其中,柳鋼股份産品中厚闆和型材的銷量之和為487.92萬噸,同比增長17.04%;廣西鋼鐵新增冷軋銷量44.02 萬噸,熱軋銷量27.04萬噸,帶動公司闆材銷量占比由2020 年的15.13%提升到26.46%。

鋼材産品量價齊升,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創曆史新高:2021 年上半年,鋼鐵行業景氣度提升,鋼材産品價格大幅上漲,公司産品中闆材、小型材平均單價為4584、4136 元/噸,同比分别上漲37.79%、31.86%,新增冷軋、熱軋平均單價為5196、4801 元/噸(由于産能新增,無可比同比漲幅),帶動公司二季度營業收入連續第四個季度創曆史新高水準。

産品結構優化疊加低成本戰略,二季度單季淨利潤接近曆史最高值:2021 年上半年,盡管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公司通過優化配煤、配礦工作,實施低庫存、擇機采購政策,及時調整以闆材、闆坯為主的生産模式,在生産上通過工藝創新、技術攻關、内部挖潛、争取運價優惠等多重方式降低成本,保證産品毛利率提升,2021 年上半年公司産品毛利率水準為13.28%,創2008 年以來次高水準,僅略低于2018 年(14.39%)的水準;二季度單季,公司實作歸母淨利潤12.24 億元,創曆史第三高水準,接近最高值水準(其中2017 年Q4 公司歸母淨利潤實作曆史最高值達到13.91 億元,2018 年Q4 實作曆史次高值為13.55 億元)。

堅持綠色發展,噸鋼能耗再創曆史最好水準: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上半年,柳鋼股份噸鋼綜合能耗505.82 千克标準煤,同比下降34.75 千克标準煤,創曆史最好水準。廣西鋼鐵噸鋼綜合能耗 563.36千克标準煤,呈逐月下降趨勢。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作為廣西地區龍頭鋼企,柳鋼股份具有顯著地理優勢,且控股廣西鋼鐵後,公司産品産量增加且結構得到優化,預計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維持公司盈利預測,2021-2023 年淨利潤為39.57 億元、40.86億元、43.11 億元,對應EPS 為1.54、1.59、1.68 元,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廣西鋼鐵建立産能投産不及預期;下半年鋼材需求大幅下滑。

中新賽克(002912)2021年中報點評:前端恢複正增長 後端受海外疫情影響

類别:公司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石崎良/劉凱 日期:2021-08-27

事件:公司釋出2021 年中報,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3.4 億元,同比增長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33 萬元,同比由盈轉虧;剔除股權激勵費用5720 萬元影響,則淨利潤為1287 萬元,同比下降81%;與前期預告基本一緻,符合預期。

前端:寬帶網産品恢複正增長,移動網産品快速放量。上半年,寬帶網産品實作營收1.6 億元,同比增長24%,毛利率86.8%,同比下降1.01pct。營收增長主要因疫情後,行業需求有所恢複,同時部分項目由去年Q4 延後至今年上半年驗收。我們認為,21 年相關投資建設部門主要精力集中在規劃制定上,22 年有望進入建設景氣周期。移動網産品營收9207 萬元,同比增長103%,毛利率68.5%,下降2.33ptc。公司及時推出了5G 移動式移動網産品,正在研發5G 固定式移動網産品,預計将于2021 年下半年釋出。我們認為,移動網作為5G 後周期産品,有望在22 年進入快速上升期,複制16~18 年的成長路徑。

後端:受海外疫情影響較大。上半年,網絡内容安全營收2047 萬元,同比下降57%。大資料營運營收1098 萬元,同比下降85%。主要受疫情影響,海外業務拓展難度較大,導緻部分訂單簽單和實施均有所推遲。

股權激勵費用壓制表觀利潤,未來逐年緩解。20 年公司在股價高位時授予了限制性股票,是以确認了較高的股權激勵費用,根據前期披露資料以及年報資料,20~24 年公司股權激勵費用約為0.6/1.3/0.9/0.4/0.1 億元,是以進一步壓制了業績釋放,如今股價已經下跌較多,接近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

持續研發投入,鞏固傳統領域優勢并積極拓展新方向。公司持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新産品的預研和開發,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達到43.41%,研發人員人數達到808 人,占公司總人數比例為57.14%。一方面,在傳統業務領域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保持産品和技術持續領先優勢;另一方面,向ToB 業務(企業數字化轉型)方向積極轉型,前期研發和市場投入較大。

公司自身邏輯不斷驗證:前後端延伸、多部門拓展。公司管理團隊經過多年持續打拼,自身邏輯不斷驗證。銷售從經銷走向直銷,18~20 年直銷比例74%上升至84%。産品從前端延至後端,18~20 年網絡内容安全和大資料營運産品占比從10.37%上升至21.28%。業務領域從網信、公安拓展至安全及行業企業應用。

維持“買入”評級:維持21~23 年淨利潤預測3/4.5/5 億元,對應PE 22X/15X/13X。

估值水準已具備安全邊際,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政府采購周期波動風險,項目驗收周期波動影響,股權激勵費用壓制業績釋放。

分衆傳媒(002027)2021半年報點評: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單屏成本受益競争趨緩顯着下滑

類别:公司 機構: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良衛 日期:2021-08-27

公司2021 上半年實作收入72.27 億元,同比增長58.90%,實作歸母淨利潤29.00 億元,同比增長252.23%。其中Q2 實作收入37.34 億元,同比增長39.71%,歸母淨利潤15.32 億元,同比增長95.04%。公司同時預計Q3 實作歸母淨利潤14.80-16.30 億元,同比增長7.32%-18.20%。

業績符合市場預期。此外,公司更改回購股份用途,将2.36 億股公司股份登出,占公司總股本的1.66%;同時宣布中期分紅。股東回饋超市場預期。

公司業績符合預期,但受益于競争格局改善,樓宇媒體成本下降,好于市場預期。公司2021Q2 收入利潤同比快速增長,主要由于去年疫情導緻的低基數,拆分來看,樓宇媒體實作收入34.10 億元,同比增長30.3%,影院媒體實作收入3.13 億元,同比增長626.3%。本季度雖然公司收入大漲,但樓宇媒體營業成本僅10.08 億元,同比甚至下滑4.51%,而公司目前點位數量246.4 萬個,同比增加5.52%,表明公司單屏成本同比下滑約10%。相對于此前市場對租金成本上漲的預期,本季度的成本下滑情況要好于市場預期。主要受益于競争格局的改善。基于此,我們将上調公司EPS。

教育教育訓練政策收緊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公司2021Q2 利潤沒能環比大幅高于Q1,主要源于:1、2021 年春節返鄉人口大幅減少,導緻廣告主今年春節期間投放熱情并未有明顯減退;2、教育教育訓練機構廣告投放受政策影響出現收緊,分衆線上教育廣告主廣告投放受到負面影響。但公司收入結構多元,線上教育類廣告主雖占據一定營收比重,但分衆在持續加大各個行業廣告主的開發力度,是以導緻負面影響有限。回顧2020年,公司收入增長大超市場預期,是因為新消費、金融類、遊戲類等不同行業廣告主的加大投放所緻,甚至新消費、基金類廣告主的出現都是事先未能預料的。宏觀經濟回暖帶來衆多行業廣告主盈利情況改善是加大樓宇媒體等品牌廣告投放的重要原因。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由于公司成本下降受益于競争格局改善,我們将2021-2023 年EPS 由0.41/0.51/0.60 元上調為0.42/0.51/0.61 元,目前市值對應PE 分别為19.10/15.67/13.05 倍。我們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超預期波動、競争加劇、回款不利

天壇生物(600161):業績穩健增長 研發工作進展順利

類别:公司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林小偉/王明瑞 日期:2021-08-27

事件:公司釋出2021 年半年報,實作營業收入18.11 億元,同比+16.50%;歸母淨利潤3.37 億元,同比+18.75%;扣非歸母淨利潤3.32 億元,同比+19.55%;經營性淨現金流6.29 億元,同比-9.01%;EPS 0.26 元。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點評:

業績穩健增長,持續擴大采漿能力:2021Q1~Q2,公司單季度營業收入分别為8.47/9.64 億元,同比+11.80%/20.97%;歸母淨利潤1.52/1.85 億元,同比+15.06%/21.96%;扣非歸母淨利潤1.50/1.81 億元,同比+16.59%/22.12%。

随着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公司的采漿、生産、銷售等各方面工作恢複正常,收入利潤實作穩健增長。2021H1,公司55 家在營業漿站采集血漿874.89 噸,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7.67 噸,實作恢複性增長25.48%;相比2019 同期增加74.14噸、增長9.26%。2021 年截至目前,公司在甘肅、河北、江蘇等地,新設環縣、永登、榆中、康縣、臨城、睢甯等12 家漿站。

研發工作持續推進,血漿綜合使用率有望提升:2021H1,公司取得臨床批件兩項:成都蓉生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重組人凝血因子Ⅶa。五個臨床研究進展順利,成都蓉生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的Ⅲ期臨床試驗受試者完成入組;成都蓉生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10%)Ⅲ期臨床試驗受試者完成出組;成都蓉生靜注巨細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Ⅲ期臨床試驗受試者入組順利;蘭州血制人凝血酶原複合物Ⅲ期臨床試驗完成受試者入組;成都蓉生人凝血酶原複合物順利通過GMP 現場檢查。随着血制品種類的豐富,公司的綜合血漿使用率有望得到提升,進而持續增強盈利能力。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維持預測公司2021-2023 年EPS 為0.60/0.73/0.88 元,同比增長29.57%/21.08%/20.40%,現價對應PE 分别為54/45/37 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采漿量低于預期;産品研發進度慢于預期。

德賽西威(002920):缺芯影響有限 智能加速兌現

類别:公司 機構: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崔琰/劉澤晶 日期:2021-08-27

事件概述

公司釋出 2021 年半年報:2021H1 實作營收 40.83 億元,同比+57.3%;歸母淨利潤 3.70 億元,同比+61.0%;扣非歸母淨利潤 3.61 億元,同比+234.3%。其中 2021Q2 實作營收 20.41 億元,同比+40.6%;歸母淨利潤 1.41 億元,同比-18.9%;扣非歸母淨利潤 1.38 億元,同比+113.1%。

分析判斷:

智能化加速兌現 缺芯短期影響有限

營收端,公司 2021H1 營收 40.83 億元,同比+57.3%,主要得益于公司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及網聯服務三大業務線新産品持續放量。其中 2021Q2 營收 20.41 億元,同比+40.6%,環比0.03%,環比略降主要系 Q2 受缺芯影響主要客戶産銷承壓。分産品看,2021H1 公司首次分拆确認智能駕駛和網聯服務收入,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網聯服務分别實作營收 33.38、5.71、1.74 億元,同比分别+44.1%、+182.7%、+121.3%。

利潤端,2021Q2 主營業務毛利率 24.7%,同比+1.0pct,環比-0.3pct,在行業缺芯背景下仍保持較高毛利率,尤其智能駕駛業務 2021H1 毛利率達 19.1%,同比+15.6pct。受營收高速增長拉動,2021H1 公司歸母淨利 3.70 億元,同比+61.0%。 其中2021Q2 歸母淨利 1.41 億元,同比-18.9%,主因 2020Q2 參股公司 Ficha 上市非經影響,若以扣非歸母淨利口徑,同比+113.1%,充分受益汽車智能化浪潮開啟的邏輯進一步驗證;環比-38.2%,主因研發費用環比大幅提升,2021Q2 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财務費率分别 2.7/3.0/11.2/-0.4%,同比分别0.2/+0.3/+0.3/-0.2pct,環比-0.1/+0.8/+3.2/-0.7pct。

座艙主業智能化轉型 訂單充裕加速業績釋放座艙類産品為公司傳統主業,範圍涵蓋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駕駛資訊顯示系統、顯示終端、車身資訊與控制系統等。

趨勢上看,智能座艙産品憑借高成本效益及易于感覺特性,滲透率快速提升,大屏化、多屏融合為主要發展方向,2018 年起公司推進傳統産品向智能座艙方向轉型:

1)核心産品車載資訊娛樂系統 2020 年相繼突破豐田(印尼)、馬魯蒂鈴木(印度)等白點客戶,并獲得原有核心客戶新項目訂單;新産品多屏智能座艙現已在多家國内領先車企車型中配套供貨,并獲得一汽紅旗、廣汽乘用車、長安等新項目訂單,基于 Hypervisor 架構的新一代智能座艙亦于 2020 年量産;

2)受益車載顯示屏高清化大屏化,公司新興業務顯示模組及系統、液晶儀表亦獲得較好發展,2020 年均實作同比 100%以上增長,液晶儀表現已配套比亞迪、廣汽乘用車、吉利、長城等重點車企;智能座艙域控制器、數字化儀表等獲得一汽豐田、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廣汽乘用車、奇瑞汽車、比亞迪等主流車企新項目訂單;

3)其他方面,公司已與華為簽署全場景智慧出行生态解決方案合作協定,圍繞 HiCar 解決方案平台級合作、測試能力共建、車載生态聯合創新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項目。

ADAS 放量在即 綁定英偉達掘金智駕

座艙主業之外,公司戰略布局智能駕駛,覆寫 L2、L3 及以上級别:

1)進階輔助駕駛 ADAS:360 環視、全自動泊車、駕駛員監測實作規模化量産,成功突破上汽通用、長城、上汽乘、蔚來等白點客戶,新一代融合上述功能以及 AEB、高速自動駕駛輔助、擁堵自動跟車等更多功能産品亦獲得國内領軍車企訂單,未來将持續受益 ADAS 滲透率提升;

2)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綁定英偉達,基于英偉達晶片進行底層、中間層軟體編寫以及硬體制造,L3 級别自動駕駛域控制器 IPU03 配套小鵬 P7,且還将配套其他車型;基于英偉達 Orin晶片的 IPU04 現已與理想汽車展開合作并獲得多個項目定點。

自動駕駛晶片賽道,英偉達憑借完備軟體生态及極高開放程度,相對競争優勢明顯,公司作為英偉達國内唯一合夥夥伴,深度受益進階别自動駕駛導入及同英偉達強綁定關系。

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國内汽車電子龍頭,近年來持續戰略布局智能座艙、ADAS 以及車聯網,伴随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浪潮推進,長期受益于智能汽車的産業空間和發展程序。我們維持盈利預測,預計公司 2021-2023 年歸母淨利潤為 6.94/9.34/11.40 億元,對應的 EPS 為 1.26/1.70/2.07 元,目前股價對應 PE 為74/55/45 倍,維持“增持”評級。

行業競争加劇;産品開發及客戶項目擷取不及預期;晶片短缺;原材料成本上升。

雲南銅業(000878)2021年半年報點評:受益銅價上漲 扣非利潤增加

類别:公司 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孟巒 日期:2021-08-27

2021 年上半年公司扣非淨利潤同比增加 35%

2021 年上半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 593.24 億元,同比增加 47.16%;歸屬于母公司的淨利潤 2.52 億元,同比下降 10.7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2.62 億元,同比增加 34.93%;經營性淨現金流-17.80 億元,同比下降 191.68%。公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 304.97 萬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27 億元,減少上半年公司利潤總額 1.30 億元。

國内三大銅冶煉基地布局完成,普朗銅礦貢獻業績公司已在國内形成了三大冶煉基地,陰極銅産能共計 130 萬噸,權益産能 92 萬噸,位列國内銅冶煉企業第一梯隊。受益于銅價同比大幅上漲及銅精礦加工費維持在曆史低位,迪慶有色上半年淨利潤達到 5.96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2.24 億元或 60.2%。

公司期間費用率下降

2021 年上半年公司期間費用率下降。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主要因為銅價大幅上漲,公司陰極銅等主要産品産銷量變動不大,是以上半年期間費用率下降明顯,僅為 2.6%。報告期内公司長短期借款均有增加,截至 6 月末公司自産負債率 72.6%,較 2020 年末略有上漲。

投資建議:維持“增持”評級

預計公司 2021-2023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9.07/10.49/11.09 億元,同比增速 138.9/15.6/5.7%,攤薄 EPS 分别為 0.53/0.62/0.65 元,目前股價對應 PE 為 29.1/25.1/23.8X。公司是國内銅冶煉頭部企業,作為中鋁集團旗下銅上市平台具有原料供應優勢,對老弱礦山計提資産減值後資産品質進一步提升,硫酸價格上漲增厚公司利潤,維持“增持”評級。

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導緻銅、貴金屬和硫酸價格超預期下跌;公司銅精礦産量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