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爾尼全球合夥人王宇:未來要打造韌性城市體系,發展循環經濟

10月26日,第五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在成都舉辦。在下午舉行的“一帶一路”可持續城市聯盟圓桌會上,科爾尼全球合夥人王宇針對綠色城市、韌性城市、可持續發展等關鍵詞提出了新見解。

在王宇看來,“綠色城市”并非新概念。“綠色城市這個說法大概在十多年前就被提過。但是放到現在的語境來說,我們認為綠色城市不僅僅是城市的宜居性,也不僅僅是健康問題,我們需要從更廣泛的角度去考慮,包括城市空間設計是否合理,交通是否便捷,以及能源、資源上的深層次考慮。”

科爾尼全球合夥人王宇:未來要打造韌性城市體系,發展循環經濟

會議上的王宇

為何會有這種思維轉換?他表示,過去中國在能源、工業、交通、建築、農業等各個領域做各種低碳工作,但是落實到城市營運這個載體上,尤其是結合到碳中和背景,綠色概念應該被賦予新的内涵,使它更具有可落地性,也有更加清晰的經濟目标。

另外,從目前的城市更新過程來看,還存在若幹挑戰。“一方面,城市裡有大量的老城改造、新城建設工程,而且還是沿襲過去傳統模式。另一方面,我們城市發展面臨獨特挑戰,從空間結構上來說,有很多城市面臨着住宅供需失衡、重複性建設,以及工作地和住宿地資源配置設定不平衡等問題。而且城市建築裡面的建材、生産、施工建設,還有後期營運各個環節的工藝、新技術等如何降耗,這些都還在起步階段。”

近期,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頻發。從韌性城市建設的角度來說,成都是否能打造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對于這個問題,王宇回應說:“要從發展循環經濟、建立有韌性的城市體系、加強未來合作這三個次元來思考。”結合案例,他解釋道,首先在發展循環經濟上,可以借鑒哥本哈根的實踐經驗,學習如何充分利用材料的價值和效用,來開展高效重複使用或者回收利用;在建立韌性的城市體系上,可以從阿姆斯特丹等案例學習如何建立一個強大的洪水災害防禦體系;在未來區域規劃上,可以參考奧克蘭公園和威爾頓莊園在整合資源和共謀未來方面的相關舉措。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實習記者 黃盼盼 攝影記者 王效

編輯 官莉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科爾尼全球合夥人王宇:未來要打造韌性城市體系,發展循環經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