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铮铮誓言】海澱區商務局李春波:我是黨員,關鍵時刻就要頂上去

作者:北京海澱
【铮铮誓言】海澱區商務局李春波:我是黨員,關鍵時刻就要頂上去

寄語:

  任何時候,隻要黨組織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就會勇往直前,因為我是一名共産黨員。

——李春波

“封閉社群解封了,從今天開始,給封閉社群居民送生活必需品就先告一段落。”海澱區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辦公室主任李春波安排完工作後,長長舒了口氣。

記者還記得8月初因為疫情原因甘家口街道國興家園等5個小區封閉時,去采訪他的場景,當時李春波正在忙着為甘家口街道緊急調撥92台核酸檢測裝置。“現在這個是醫護人員最需要的,要盡快到位。”李春波說,“我這段時間本來要去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右中旗開展産銷對接,但現在封閉社群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保供是頭等大事,我們要先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積極協調,李春波組織超市發、物美、盒馬等連鎖商超通過線上下單,線下配送上門的方式,為封閉社群居民送去了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

李春波告訴記者,截至今年,是他從部隊轉業後的第11年,“我曾在武警部隊裡擔任過大隊長,先後經曆了非典、奧運,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獲得過5個個人三等功、1個個人二等功,榮譽對我來說就是鞭策。”李春波翻看着過往的照片說。從部隊到人民公仆,不變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若有戰召必回”這不僅是一句口号,更是這個脫下戎裝的軍人實實在在的行動,在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在脫貧共同緻富的攻堅戰中,作為一名轉業軍人和共産黨員,李春波勇往直前,不懼艱險,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号召,主動請戰,沖鋒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奔走在受援地田間。

抗疫戰場上 做好後勤保障

“李主任,想想辦法,目前環衛勞工的口罩緊缺,消毒液也告急啊……”時間閃回到2020年2月初,那時口罩供應十分緊缺,海澱區環衛中心張書記心急如焚。病毒肆虐,環衛勞工忙碌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随時面臨可能被感染的危險。李春波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向上司彙報情況,協調調撥物資庫内的民用N95口罩3000隻、100桶消毒液運至環衛中心,以解燃眉之急。

“讓我來做好戰疫的後勤保障。”這是李春波挂在嘴上的一句話,他不僅說到,還落實在行動中。疫情之初,海澱區成立了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組,籌措物資用于保障前線醫務人員的防護裝備、滿足市民防護需求。他積極協調統籌防疫物資供應,物資到京後第一時間裝配運送至分發點,確定每一批物資在24小時内完成裝配、卸貨、入庫、發放全閉環,共接收并發放市分撥、捐贈、超市發代采的防疫物資196批次,694萬餘件,無一差錯。“有一次半夜卸貨,他已經連續半個月都沒有好好休息,在搬運消毒液時不小心傷了腳,腳背腫起好高,穿不進鞋子,我們都勸他回家休息,可是他說‘輕傷不下火線,這點小傷一點也不影響工作’。”李春波的同僚告訴記者。    

  扶貧路上 做好堅實後盾

“不要怕路途遙遠,萬裡扶貧路走一遍,才能真正了解當地情況、了解扶貧産品,才能有針對性幫助扶貧産品打開銷路。”李春波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北京疫情防控下調三級響應後,李春波立即組織含海澱區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盒馬、超市發、幸福超市等大型連鎖商超,3個核心協會等社會組織,7家海澱區消費扶貧分中心,北京京糧、豐盛品等企業在内的超強海澱商務采買團,依次奔赴河北易縣、河北赤城縣、内蒙古敖漢旗、内蒙古科右前旗等受援地區開展精準産銷對接活動。考察團馬不停蹄,曆經30個晝夜,行程10000餘公裡,穿越45個鄉鎮,夜以繼日,風雨無阻,舉辦産銷對接沙龍5場,累計對接當地企業近百家,涉及扶貧産品近千種。“有時候一天七八個小時都在路上颠簸。”李春波說。

  李春波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幹笃定前行。萬餘公裡的扶貧路進一步拓寬了受援地區扶貧産品流通和銷售管道,擴大了受援地消費扶貧産品品牌影響力,而産銷對接工作得到了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區當地政府的認可和高度評價。僅2020年,海澱區實作消費扶貧金額10.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49.7%,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7116人。超額完成對口受援地區消費扶貧名額,實作七個對口支援地全部脫貧目标。李春波帶領的消費扶貧團隊——海澱區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辦公室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任何時候,隻要黨組織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就會勇往直前,因為我是一名共産黨員。”李春波說。(記者 楊思/文 區商務局/供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