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粉絲之間互有掐架,但不可否認,成龍、劉德華、周星馳是目前國内粉絲基礎最強的三大明星,劉德華早早入駐抖音平台,粉絲高達7000萬+,成龍入駐某平台首日,粉絲突破2000萬,周星馳仍然沒有入駐任何平台,不太願意抛頭露面!成龍這個資料比劉德華如何?如果周星馳去抖音,能達到什麼資料?

很多對自媒體營運不太了解的朋友,都誤認為達成這個數字就是單純靠粉絲數量。但以筆者之見,實際構成應包含:
1.平台推流。這是明星漲粉的最主要管道,明星也是普通使用者,如果沒有平台推流,粉絲與你我無異。以筆者的抖音賬号為例,某介紹鄉村愛情的短視訊内容簡單,幾無亮眼,卻在于月仙去世當晚被推上熱流,一晚浏覽量突破1000萬,這距離作品釋出視訊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且作品與于月仙也并無直接關系。推流範圍太廣,以至于有人在評論區破口大罵,為什麼要給推送這個?而劉德華、成龍、周星馳這樣的頂流藝人,流量要比普通人大得多。常刷抖音的朋友,應該加過袁老的山寨賬号,那堪稱平台推流的巅峰之一。
2.大V蹭流。平台上許多專業自媒體營運者,能夠敏銳洞察這樣的熱點流量,成、劉、周都屬于頂流,大家會争先恐後釋出與之入駐有關的作品。無論是真影迷,還是假粉絲,一點也不影響幫忙推薦。不喜歡又能如何,流量和吸粉才是王道。這種操作會為明星完成兩個管道的漲粉,一是大V粉絲直接關注明星,完成粉絲嫁接。二是擴大宣傳面,未關注大V的使用者因為刷到了大V作品而關注該明星。
3.影迷(歌迷)關注。筆者分析,在頂流大V中,該管道形成的粉絲占比大約7-8成,并且實力越強,占比越低。因為明星影響力越大,平台推流和大V推薦形成的粉絲量會越大。
是以,無論是成龍、劉德華,還是周星馳,原則上粉絲構成方式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上三條。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抖音平台使用者接近7億人,容量顯然要比KS平台大得多(包括筆者以及身邊的親友也不是KS的正常使用者),是以成龍首日達成2000萬粉絲的成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至于大家争論的周星馳入駐後的潛在粉絲數量,原則上也會非常可觀。因為相較于華仔和成龍性格外向,頻繁在社媒、活動、影視作品中出現不同,星爺很少抛頭露面,也沒有社交媒體,一旦入駐抖音,首家入駐或者獨家入駐四個字,一定讓平台更舍得推流。至于粉絲群體和黏性,就不贅述了,太容易引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