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的時候,雖然我一頭霧水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但更深的感受是有點兒餓,就想吃雞......那今天我們就把大吉大利抛在腦後,專門來聊聊晚上要吃的究竟是什麼雞!

01
千百年的馴化
/ 也是千百年的陪伴 /
作為一個有上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我國是最早馴化家禽家畜的國家之一。在我國很多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都出土了飼養家禽家畜的遺骸。屈家嶺遺址中,還出土了陶雞,說明雞已經是當時生活在華夏大地的先民普遍飼養的動物。
鄧家灣出土的陶雞丨圖源見水印
經過數千年的馴養和選育,勞動人民用辛勤的勞動和智慧培育出許多優良而有特色的雞品種,也讓我國成為馴養雞品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下面就介紹一些我國極富特色而又好吃的雞。
02
豐富多彩的雞品種
/ 有了千變萬化的做法 /
狼山雞,是中國古老的優良品種雞,原産于江蘇如東縣,因集散地為南通,南通又有一景點名為狼山,故而得名。狼山雞羽毛純黑,有燦爛的光澤,但皮膚呈白色,屬于大體型雞種。
狼山雞丨圖蟲創意
狼山雞于1872年傳入英國,後流傳入多個西方國家,并經過與當地雞進行雜交選育而産生了許多新的優良品種。如奧品頓雞、澳洲黑雞等,就是從中國引入的狼山雞進行選育而成的雞品種。
一隻黑色的奧品頓雞丨wikipedia
狼山雞肉質緊實,是如東扣雞的首選原料,如東扣雞是先用白斬雞的做法将雞做熟,切塊後放入碗内,再輔以料汁上鍋蒸,出鍋後扣在盤中而得名。
扣雞丨meishij / 香兒廚房
京油雞,又稱北京油雞,民間相傳這一雞品種在清代中期就已經出現,如果屬實,這一雞品種就有250年以上的曆史。京油雞最常見的是黃羽和紅羽兩個羽色型,主要特征“三羽”,即鳳頭、毛腿和胡子嘴:京油雞頭部羽毛會蓋住眼睛,和一般雞的光腿不同,腿上也生羽毛,下颌部生有髯須。
雌雄京油雞丨chickenoftheday.tumblr
京油雞體型緊湊而豐滿,肌間脂肪豐厚且分布均勻,肉質細嫩,特别适于炖。北京傳統炖雞多采用京油雞,炖出的雞湯肥厚鮮美,雞肉味道醇厚,口感嫩而不柴。
炖雞湯丨圖蟲創意
浦東雞,俗稱九斤黃,也是一種古老的大型雞種,曆史上主要産地為上海南彙、奉賢一帶。浦東雞羽毛主色為黃色,翅膀多有黑色翼羽,黑羽表面有墨綠色光澤。
浦東雞丨圖蟲創意
浦東雞皮下脂肪較多,肉質嫩而有嚼頭,是制作上海糟雞的首選。上海糟雞是民間宴請中的必點菜,主要原料為雞肉和酒糟,需要經過煮制、腌制等工藝,吃起來鮮香可口、糟香濃厚。
酒糟雞丨豆果美食網網友QQ茜
惠陽胡須雞、清遠麻雞和杏花雞是廣東省傳統三大名雞,在港澳市場非常出名。
惠陽胡須雞,原産于廣東惠陽,也是一個曆史較為古老的品種。它體型中等,羽毛主要為橙黃色,下颌有胡須狀的“髯羽”是最突出的特征。
惠陽胡須雞丨hktdc
由于它體質結實,皮薄骨軟,脂豐肉嫩,适于制作鹽焗雞。鹹香适口,吃起來有嚼勁。
鹽焗雞丨圖蟲創意
清遠麻雞,産于廣東清遠,屬于小體型肉用雞,身體羽毛呈金黃色,雜有棕、褐及黑色斑點,故而得名“清遠麻雞”。清遠麻雞屬于小體型肉用雞,皮下和肌間脂肪特别發達,肉質軟嫩,多用于炖湯。
清遠麻雞丨圖蟲創意
杏花雞,原産于廣東榃花,因建國以後稱為“杏花鄉”而得名。杏花雞亦是小型雞種。它雞胸肉豐滿而發達,肌肉纖維細,皮下脂肪分布均勻,口感細嫩而有脆爽感,是以杏花雞最适合做白切雞,肉嫩而皮滑,口感細膩。
白切雞丨圖蟲創意
絲羽烏骨雞,外形非常特别的一個雞種,全身羽毛絲狀白羽,皮、肉和骨皆為黑色,原産于我國閩南。絲羽烏骨雞外形特别,肉質細嫩。傳統醫學将其視為有藥用價值,常與其他藥材一起炖湯,名曰:“烏雞湯”。
烏雞湯丨圖蟲創意
我國還有如此多種類的雞,它們各有特點,不同地區産的雞烹饪出的菜肴也各不相同,味道更是千差萬别,有機會你也去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