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受批評後做出這兩種反應,寶媽别竊喜,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前兆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性格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竊喜,親戚憂心“讨好型人格”是咋回事當孩子被批評後出現兩種反應,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何正确引導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表示,大多數讨好者,已經到了無法控制自己去讨好他人、犧牲自己的地步,并且對他人的認可和贊賞上瘾。

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僅攸關他們今後的學業、成就、人生高度等,更跟他們的性格、品行、人格等有密切關聯。

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教育背景下的孩子,可能會因父母或周圍親友的一個長期的小舉動緻使他們今後産生讨好型人格。

<h1 class="pgc-h-arrow-right">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性格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竊喜,親戚憂心</h1>

鑫鑫媽媽是一個性格向來說一不二,從小到大,隻要孩子犯了錯誤,無關大小,都會受到她單方面的批評。

剛開始的時候,鑫鑫小朋友還會反駁媽媽幾句,後來看着自己即使反駁也沒有效果,而且還會使媽媽更生氣。

是以他逐漸的放棄抵抗,以緻于後來每次挨批評,不論自己有沒有錯,都先認錯。

孩子受批評後做出這兩種反應,寶媽别竊喜,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前兆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性格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竊喜,親戚憂心“讨好型人格”是咋回事當孩子被批評後出現兩種反應,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何正确引導

長此以往,他養成了謹小慎微的性格,錯誤也是很少犯。鑫鑫媽媽對此是非常高興,逢人就誇自己孩子聽話懂事。

可是當她把孩子的這種表現說給親戚聽的時候,其中一個做幼兒教師的親聽到了,忍不住告訴她,孩子可能出現了讨好型人格,今後還是要注意一下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h1 class="pgc-h-arrow-right">“讨好型人格”是咋回事</h1>

關于讨好型人格,其實心理學上并沒有這樣的相同的概念,隻不過“讨好者”和“高自我監控型人格”更與之接近。

孩子受批評後做出這兩種反應,寶媽别竊喜,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前兆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性格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竊喜,親戚憂心“讨好型人格”是咋回事當孩子被批評後出現兩種反應,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何正确引導

讨好者: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并盡力讓除自己以外的他人高興的個體。—心理學家Braiker, H。

高自我監控型人格:也叫做洋蔥型人格,即使被層層剝掉,也沒有核心,特質沒有自我的人格。—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布萊恩・利特爾

從上述定義的本質可以看出,讨好型人格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

1、敏感

讨好型人格多具有敏感的特質,他們會時時刻刻關注其他人的情緒變化,一旦察覺到對方有任何的負面情緒,都認為跟自己有很大的關系,進而自己惴惴不安。

孩子受批評後做出這兩種反應,寶媽别竊喜,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前兆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性格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竊喜,親戚憂心“讨好型人格”是咋回事當孩子被批評後出現兩種反應,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何正确引導

這種因敏感的過分解讀,會讓他們陷入取悅他人、滿足他人的行為習慣中,并且任何事情都會以他人為重心。

2、不會拒絕

讨好型任何基本上都不太擅長說“不”,很難去拒絕别人。

一旦别人跟自己提了要求,即使于自己而言非常的困難,他們也不會輕易去拒絕,并且盡全力去完成,而且沒有完成别人的要求後,他們又會産生深深的負罪感,拼命給對方道歉。

孩子受批評後做出這兩種反應,寶媽别竊喜,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前兆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性格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竊喜,親戚憂心“讨好型人格”是咋回事當孩子被批評後出現兩種反應,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何正确引導

在讨好者的心裡,會有一種深深的“不配感”,不配去拒絕别人,認為拒絕别人會讓收到他們的負面評價、讨厭、疏遠等。

3、沒有原則

在讨好者人格的心目中,會有一種聲音:我對你付出了這麼多,你為什麼還不聽我的話,你就應該......

其實他們的内心深處是渴望得到對方回應的,但是長久沒有原則的讨好,會讓對方産生對他的忽視,進而很少會有實質性的回報。

孩子受批評後做出這兩種反應,寶媽别竊喜,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前兆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性格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竊喜,親戚憂心“讨好型人格”是咋回事當孩子被批評後出現兩種反應,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何正确引導

沒有自我的讨好型人格,于孩子們的成長來說,并不是一種可取的特質。是以家長們需要通過良好的教育,避免孩子們養成這樣的人格特征。

<h1 class="pgc-h-arrow-right">當孩子被批評後出現兩種反應,需要注意</h1>

美國兒科協會的研究表明,孩子經常被大聲吼叫,體内的應激激素水準會提高,并使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現實生活中,基本上大多數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都使用過“吼叫”批評的方式。

一批評孩子,嗓音不自覺提高,好像這樣才對他們有威懾力,企圖讓他們聽自己的話。

孩子受批評後做出這兩種反應,寶媽别竊喜,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前兆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性格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竊喜,親戚憂心“讨好型人格”是咋回事當孩子被批評後出現兩種反應,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何正确引導

可是長期被吼叫批評之後的孩子,如果出現這兩種反應,說明他們已經出現了讨好型任何的前兆:

① 被批評之後,立馬低頭認錯;

② 被批評之後,立馬沉默不語,不敢反駁。

這樣的批評反應,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很喜歡,因為他們彰顯了孩子的聽話,可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們想讨好父母的讨好型人格。

<h1 class="pgc-h-arrow-right">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何正确引導</h1>

▼ 給孩子表達的權利

父母跟孩子日常相處,難免會出現意見不一的時候,這時候,父母不要一上來就采用專制的做法,全面否決孩子的意見,而是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

孩子受批評後做出這兩種反應,寶媽别竊喜,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前兆孩子經常被媽媽批評,性格變得謹小慎微,媽媽竊喜,親戚憂心“讨好型人格”是咋回事當孩子被批評後出現兩種反應,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性格如何正确引導

給孩子表達的權利,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他們在這種尊重中會收獲自尊的同時,也更願意去表達自己,而不是以沉默聽話去取悅他人。

▼ 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盡量避免吼叫的方式,而是采用公平的方式,先給孩子辯解的機會。這樣孩子今後不僅能明是非,也會因安全感提升,變得自信。

▼ 和孩子設定規則

設定規則的目的,不僅是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該做或不該做、怎麼做最好等,而是讓他們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則、底線的。

今後對于别人無理的要求,他們也能做到輕松的拒絕。

今日話題:你覺得你的孩子有讨好型人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