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于《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7期,原文标題《讓奢侈品又愛又恨的網紅指數》,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昙花一現的Vetements衛衣已經沒人再提了,而現在又能期待有多少爆款能留下來呢?
記者/楊聃

英國人對于橡膠雨鞋的情懷是無止境的, 尤其是威靈頓靴
橡膠靴回潮
憨氣十足的橡膠靴成了2020秋冬T台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劑,比如裝飾了複古格紋橡膠裁片的博柏利切爾西短靴,不忘加入水晶扣環的羅傑·維維亞橡膠靴,路易威登甚至以Rain系列作為售罄的Archlight運動鞋的另一種诠釋。還有一些則不全是橡膠材質做的,普拉達糖果色厚底運動靴用橡膠隔層包覆部分鞋幫,配上羊毛襯裡。其中最火的非葆蝶家的Puddle Boots莫屬。這款厚底短靴頗有威靈頓靴的“遺風”,100%可生物降解的材質,外形如加大版童鞋不分男女,除了常見的黑色和深棕色,還有檸檬綠、粉紅、巧克力棕可選。其一體成型的橡膠跟模塑似的,加上大頭厚底的憨勁還挺幽默。
敦實的靴形在時尚版圖上素來保有一席之地。在英國,人們對于橡膠雨鞋的情懷是無止境的,尤其是威靈頓靴。這款英倫風時尚單品因威靈頓公爵穿着它打赢了滑鐵盧戰役而得名,還順利通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質檢”。直到戴安娜穿着它出現在和查爾斯王子昭告天下的訂婚照裡,威靈頓靴才完成了時尚擁趸的“原始積累”。事實上,它的流線型設計從19世紀至今基本沒有變化,隻是在材質上做了從皮革到橡膠再到PVC的疊代。
2005年,凱特·摩絲穿着黑色威靈頓靴出現在格拉斯頓伯裡音樂節,為靴子粗犷的線條賦予了不羁的現代風格。一時間,威靈頓靴成了進階時裝屋的理想畫布,無論是濃墨重彩或是輕描淡寫都不違和,像是璞琪的迷幻漩渦紋,甚至是Jimmy Choo的鳄魚皮印花,總會有大把人來買單。它已然從鄉下人的日常轉變成了節日裝。英國專欄作家布裡約尼·戈登諷刺道:威靈頓靴猶如現代版的高禮帽,搭配起來蠢蠢的,不合時宜。它的出現源于下雪,可雪都化了很久了,威靈頓靴大軍還在繼續前行。
橡膠材質被推崇與街頭風潮審美和“可持續”趨勢有關
另一款更具亞文化先鋒氣質的“矮版”敦實二号馬丁靴曾經是朋克制服的主要元素,如今俨然成了主流的寵兒,從性手槍樂隊的成員到Z世代的超模凱亞·葛伯(Kaia Gerber),腳上都踩着馬丁靴。高口碑英劇《普通人》的服裝設計師曾向英國版《Vogue》雜志透露,馬丁靴是主角瑪瑞安衣櫃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部分故事場景讓位給了模糊的關系和心理成長,并沒有給她的愛鞋留下多少熒幕時間。
此次改頭換面的敦實三号橡膠靴被賦予了更讨喜的外形和更高的身價,很可能接棒老爹鞋(複古運動鞋),成為又一個潮流标簽化的品類。它迅速與束帶運動上衣和戰壕風衣融為一體,這種搭配呈現出的新式審美整齊又算不得隆重,與以往古馳的色彩缤紛和Vetements的諷刺時尚大相徑庭。
一方面,橡膠材質被推崇與近兩年被反複強調的“可持續”趨勢有關。從不使用動物皮革的設計師品牌斯特拉·麥卡特尼早在上一季就與英國國民雨靴品牌Hunter合作了一款可持續的“純素”長靴,說它“純素”是因為其材質保證對生态沒有任何壓力的同時源頭也可追溯到,所用的橡膠來自瓜地馬拉可持續管理的森林。巴黎世家選擇将對環境的關注植入感官強烈的秀場中。漆黑一片的T台和前排完全浸泡在水中,伴随着模拟波浪和頭頂飄浮的旋渦狀雲團,模特們踏水而來。如此世界末日般的秀場儀式想表達關乎氣候危機的命題。大量以橡膠靴搭配連體褲、超大風衣、中性套裝的黑色造型,試圖表達設計師對強權政治和着裝規範的洞察。
另一方面,實用性和功能性是2020年秋冬秀場後的兩個熱門詞。在大部分被隔離時間占據的情況下,向往自然的情愫讓“Cottagecore”(浪漫田園風)将摩登都市感逼至二線。橡膠靴的憨氣回潮承接了前兩年透明PVC鞋靴的情緒,不會讓人為材質上的轉變感到突然。它的觸感比皮革有溫度,渾圓的外形容易産生親切感和安全感,在今年的特殊時期算是一種心理補償吧。
實用性和功能性是2020秋冬秀場的關鍵詞
憨憨的Puddle Boots
爆款崇拜
Puddle Boots是新晉“爆款制造機”葆蝶家的又一嘗試。葆蝶家能重新成為時尚界的焦點,要歸功于創意總監丹尼爾·李(Daniel Lee)。2018年6月,當大衆的關注點全被街頭潮牌設計師維吉爾·阿布洛(Virgil Abloh)入主路易威登男裝創意總監的新聞搶占時,開雲集團也在同期宣布,丹尼爾·李接替已效力17年的托馬斯·邁爾(Tomas Maier),出任葆蝶家的創意總監。與擅于運用社交媒體造勢的維吉爾不同,在進入葆蝶家之前,幾乎沒有人知道丹尼爾·李是誰。
一年之後,出自丹尼爾之手的雲朵包因柔軟皮質而産生的褶皺和特殊造型,成為Lyst 2019年位列前五的話題包款,其成功與非大logo不可的潮流背道而馳。這時,人們才回過頭來發現這位法律專業出身,後投入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的資優生,先後在Maison Margiela和巴黎世家實習,曾進入Celine跟随前設計師菲比·費羅6年,形成了與之相契的冷靜簡約風。在去年的英國時尚大獎上,葆蝶家斬獲年度品牌大獎,丹尼爾更是同時獲得年度配飾設計師、年度女裝設計師和年度設計師三大獎項。葆蝶家的快速翻身正是得益于爆款政策,短短幾個月就打造了一個手袋和鞋履的單品矩陣。其方頭寬格楞高跟鞋頻繁出現在Instagram部落客的照片中。它火到什麼程度?The Row的設計師被狗仔隊偷拍到腳上穿着葆蝶家的鞋,這就跟蘭博基尼的設計師被發現私下開的是法拉利一樣尴尬。
馬修 · 威廉姆斯勝在對符号的把玩
無論是前些年的古馳還是近期的葆蝶家,成功“逆風翻盤”的案例都說明在社交媒體主導的傳播邏輯裡,沒有爆款就沒有業績振興。不久前從紀梵希離任的創意總監克萊爾·維特·凱勒就是對照印證。2017年,克萊爾·維特·凱勒在接管紀梵希時,它就像一具龐大腐朽的外殼,上一任創意總監長達12年的塑造使華麗暗黑的哥特風深入骨髓,雖然也是一種奢侈品與街頭潮流的融合,但剛好和始于2015年後的大風潮“錯峰”了,同時,品牌的進階時裝精神已經蕩然無存。克萊爾·維特·凱勒用了三年時間将創始人那份紀梵希式的優雅帶回品牌,在進階定制方面獲得業界高度評價。可在成衣領域被前任CEO在商業政策上的制定所累,略微保守,業績自然也不會太好看。除了為梅根·馬克爾的王室婚禮設計婚紗,她幾乎沒有在社交網絡上為紀梵希增加曝光度和全球影響力,最終在三年合約期滿時,沒能續約。由此可見,即便是講求長線和傳承的奢侈品牌,設計師也必須承擔在短期變現的商業壓力。
從接替人選看來,LVMH集團堅定了奢侈品潮流化的決心。接任者馬修·威廉姆斯(Matthew M. Williams)引發了廣泛的讨論,他是繼維吉爾之後,第二位紮根于街頭潮牌,執掌法國老牌時裝屋的設計師,他創立的1017 ALYX 9SM擁有狂熱的粉絲基礎和流行文化背景。很多人拿路易威登男裝創意總監和紀梵希這次的任命相比較。暫且不考慮兩者在集團内的地位和市場規模,兩個品牌的基因決定了兩項任命的含義是不同的。路易威登是以配飾起家,男裝不占核心份額,而馬修·威廉姆斯不僅要承擔男裝女裝的成衣部分,還要負責進階定制。畢竟,紀梵希曾是法國老牌時裝屋的代表。
在紀梵希老爺子退休之後,品牌的創意總監也曾出現過兩位有文化沖突的繼任者。一位是風格“戲劇化”的約翰·加利亞諾,事實證明,後來去迪奧更适合他;另一位是感官沖擊力更誇張的亞曆山大·麥昆。麥昆在紀梵希的第一場秀,在場很多觀衆用“災難”等詞來形容,《女裝日報》不近人情地評論說:“這是一場白色和金色過剩的鋪張華麗的演出。過于刻意的表演技巧反而散發出草台班子的氣息,這場秀正是如此。”業界對LVMH先後選擇這兩位進入紀梵希有很大意見,尤其是法國人,他們認為時尚的中心是巴黎,如今要被兩個英國人執掌法國老牌時裝屋,豈不是一種時尚權力的轉變?(如今不再有這樣苛刻的态度了。)另外,兩人都沒有藝術世家的氛圍,水管工和計程車司機的英國兒子居然在法國時尚旋渦的中心站穩腳跟。無論是背景還是風格,他倆都将進階時裝撕開了一道打破固有階層的口子。紛至沓來的批評之聲也沒能動搖LVMH的商業哲學。時代變了,加利亞諾和麥昆各自帶領他們的品牌在後來都發展得很好。是以現在看來,威廉姆斯的接任也算不得多麼“驚天動地”了,隻是讓進階定制的局面稍顯悲涼。
克萊爾 · 維特 · 凱勒将創始人那份紀梵希式的優雅帶回高定,獲得業界高度評價
在紀梵希威廉姆斯時代的首個系列中看到的是一系列爆款元素和多元想法的拼貼。從刺繡單品到镂空手袋再到挂鎖配件,看起來是每一個人都能懂的設計,四處彌漫着銳利感。時尚評論人認為,總的來說,這個系列有點僵硬,也有點“太幾何”了,威廉姆斯和紀梵希之間需要時間磨合。新創意總監勝在對符号的把玩,克萊爾·維特·凱勒固然是真正用心在做衣服,會欣賞好衣服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如何平衡網紅屬性又不媚俗是奢侈品潮流化的重點。丹尼爾·李執掌的葆蝶家很好地平衡了這兩點。方頭編織鞋和雲朵包都是在随性造型之下,通過質感的皮革做工“以形服人”。一件難求的Vetements衛衣已經沒人再提,剪裁、工藝等老伎倆決定了這一季的潮流單品到底是可以延續的經典,還是昙花一現的爆款。
<h1 class="pgc-h-arrow-right">更多精彩報道詳見本期新刊《親密關系中的惡》,點選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h1>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7期1114 反家暴為什麼這麼難 ¥15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