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本教導人們隻為自己而活的書,卻赢得了讀者一緻喜愛

“我寫作的動機和目的是勾勒一個理想的人。描繪道德理想本身是我終極的文學目标。”

——安▪蘭德《我為何寫作》

1,惡評如潮的同時卻持續登上暢銷榜榜首的書

我們知道,大多數書籍都是在傳遞正向的價值觀,如要舍已為人、嚴于律已這些。如果有一本書告訴你要自私,要為自己而活,一定會被斥之為三觀不正。會認為作者扭曲的價值觀真是教壞讀者,這本書肯定會惡評一片被打入冷宮沒有銷量。

但恰恰相反,現在有這樣一本書,傳遞的都是常人看來似乎是“自私”的道德觀,但是卻一度被推到了暢銷書榜首,很多人推崇書中所表達出來的比較自我的價值觀。

這本書叫《阿特拉斯聳聳肩》,作者是安·蘭德,這是一本以女性為視角寫成的小說,以女主人公為代表的社會精英群體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創造的社會價值被剝奪,于是他們奮起反抗,找個世外桃源建立了完全公平公正的社會制度,生活安詳富足。

書中闡明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被平等對待,我創造的價值是我自己的,如果我不願意,任何人都沒有資格拿走,所有人應該尊重别人的勞動成果。

不少人在閱讀之後認知發生了變化,對于價值觀與世界觀都發生了某種不可逆的轉變。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以我的生命和對生命的愛發誓,我絕不為他人而活,也絕不要求他人為我而活”,已經變成了全書一個标志性推廣話語,這句話是不是很有力度與态度呢?

這本教導人們隻為自己而活的書,卻赢得了讀者一緻喜愛

2,他們都受到了怎樣不公平的待遇

這本小說的大概内容是這樣的。

女主達格妮掌握着家族的鐵路巨頭企業,她眼光獨到,想購買一種新型鋼材修築鐵路,但由于政策及董事會的種種條文限制,無法如願。

她後來自願暫時性地退出董事會,并且打了包票,用了企業 家漢克·裡爾登發明的合金修築鐵路 ,最後大獲成功。也因為這起事件,達格特和裡爾登産生了感情,此刻裡爾登已經有家室,他們開始了一段不道德的婚外情。

但是 這段婚外情讓裡爾登失去了自己合金的專利權,因為國家看到了這種合金技術蘊藏着巨大的商機,要求裡爾登放慢合金的生産速度,以免影響國家企業。

若光是這一點還算好,過分的是,最後政府機構竟然威逼利誘裡爾登放棄對合金的所有權,意思就是将之拱手讓給國家。

這讓高傲的裡爾登無法接受,他不願意自己嘔心瀝血研發出來的技術被政府據為已有,于是義正辭嚴地拒絕了。但是政府掌握了他和達格妮私通的證據,用這一點來威脅他,如果不答應,就公布他和達格妮的關系。

裡爾登無法想象,自己的發明成果将會被别人竊取,而自己和達格妮的感情竟然成為了逼迫自己屈服的條件。

為了維護達格妮的名聲和榮譽,裡爾登不得已放棄了合金的所有權。

銅業王國的繼承人弗蘭西斯科,也是達格妮的初戀男友,他的家族事業也受到政府的侵犯。他剛烈到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甯願毀滅了銅礦 也不讓它流入政府那幫損公肥私的官僚們之手。

這些人都是用雙肩支撐天空的阿特拉斯,用自己的汗水和能力推動着世界經濟的發展。而他們支撐起來的這片晴空下生活的人卻不接受他們的好,诋毀他們的同時還攫取他們的勞動成果,制造出精英和普通群眾的沖突。

這些阿特拉斯們的處境越來越艱難,這時候他們能做什麼?他們在一個天才般聰明與優秀的人物高爾特的帶領下,憑空消失了。

高爾特發明了一個類似永動機式的發動機,能将靜能轉化為動能,但是他看到了自己的發明将會讓政府為之瘋狂,并想要侵吞,于是帶着發動機的創意消失到了山谷中。

他們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财富與智慧并存,到了屏蔽了外界信号的像桃花源一樣的山谷後,很容易就建立了一個公平公正的烏托邦社會。

而此刻外面的世界,因為精英們的罷工,陷入了混亂,因為外部世界被一群沒有思考能力,不具備智慧和才華還自以為是的庸人統治着,能好才怪。政府不得不尋找各個行業失蹤的領頭羊般的人物,回來維護秩序。

這本教導人們隻為自己而活的書,卻赢得了讀者一緻喜愛

3,精英們開始挑戰舊有的價值體系

在這個故事中,精英們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财富,用正當的手法積累财富,卻被講成是侵犯普通群眾勞衆成果的寄生蟲。

從這個認知上來說,一個人對财富有着強烈的欲望是不正當的,是要被指責的,個體富裕是可恥的。你應該做的是将手裡的面包平均配置設定出去給大家 ,這才是正确的行事方式。

而政府,就是用這種歪理邪說,試圖攫取精英們的勞動成果,官僚們發動普通群眾,對人民進行洗腦讓大家對企業家們産生憎惡心理,攻克企業家的心理防線,讓他們産生罪惡感,進而心甘情願的交出自己的智慧成果。

在這種外衣掩蓋下的剝削這下,一部分有超前思維的精英們就忍不住了,他們無法忍受自己辛苦創造出來的價值被竊取,于是策劃了一場大罷工。導緻外部社會陷入混亂。

這是他們對舊有的價值體系的反對和挑戰,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個無言的聲明。

這本教導人們隻為自己而活的書,卻赢得了讀者一緻喜愛

4,正确的價值觀就是正視内心的需求

在這部長達130萬字的小說中,作者安·蘭德借天才高爾特之手,講述了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些價值觀與傳統相背離的地方很多,并且也很新穎,導緻這部書出版後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惡評如潮的同時卻十分暢銷。

作者認為生命中最高的目标就是實作自己的幸福,為自己活着,不為他人而犧牲。人們之間的交往應該像商人那樣,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交換價值,這才是對等的關系。這些人是理性的利已主義者,是應該被推崇的。

而不求回報的幫助别人是可恥的行為,因為這種方式助長了别人不勞而獲的風氣,你也是間接的從犯。

這個觀點是不是巅覆了我們的認知?通常我們認為無私地幫助别人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如果隻以利益為目的導向與人交往,未免太功利主義。

而這本書的觀點完全與此相違背,它從最深處挖掘出人性:其實每個人都是功利的,都是以利益為導向的,隻不過有的人善于隐藏和掩飾,而這種隐藏的僞善比直接的表達更令人讨厭。

是以在不侵犯别人利益的情況下,做一個理性的人,充分認識 到自己的價值并實作它,有正當的行事準則并一直堅持,将推動社會向良性的方向發展。

那麼如何看待金錢?作者認為金錢本身沒有任何過錯,相反 ,金錢還是一種很可愛的存在,因為它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錯的在于人們對金錢不正當的認知。

現實中,僞善的道德觀念讓人不敢說出金錢是善的,對金錢人人諱莫如深,不敢開誠公布地表達自己對它的渴望。

作者認為,人們應該樹立起的價值觀是用合法的手段掙錢、用它來換取自己想要的物質和生活方式。對金錢應該抱着崇尚的積極的态度 ,這樣才能激勵你不斷地去創造去奮鬥。

一個人通過努力獲得财富是光榮的事,因為财富是個人智慧的展現,是頭腦與雙手的結晶,财富是對個人努力最公平 的回報。如果一個人認為金錢是萬惡之源,請遠離他,因為這是扭曲的價值觀。

隻有尊重金錢的人才會憑自己的本事去賺取,而那些将金錢視之為糞土的人要麼能力有限要麼價值觀有待重塑。

同時作者也告訴人們,思考高于一切,要有生活的熱情,不斷地思考,邏輯嚴密與思維缜密的大腦是個人不可多得的财富,具有完備思考的大腦才能充分挖掘自身潛能,獲得成就。不能停止思考,思考讓人理性與富于決斷力,能讓人達到一種高度的自律。

這本教導人們隻為自己而活的書,卻赢得了讀者一緻喜愛

5,是時候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了

讀完這本小說,會讓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我們所受的教育是不是過于乖巧守舊,不敢正視内心的需求 ?不願去思考以及打破舊有的價值體系中的弊端?例如舊有價值體系中的不以自己為中心、淡漠名利、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等等。

也就是這些年網絡 上流行的一個詞,所謂 的“聖母心”泛濫,你的聖母心真的好嗎?這其實是助長了那些不勞而獲之人懶惰的風氣。

我們将以上這些視為美德,但實質上是對自我的壓抑,一個内心需求 壓制的人,做任何事必定謹小慎微,思維無法展開,能突破自我也變得比較困難。

而這本書卻帶着你去思考,用另一種思維來分析事物 ,做出理智的決策,進而決定行為,而行為,決定了人們将會得到怎樣的結果。

這本教導人們隻為自己而活的書,卻赢得了讀者一緻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