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1940年5月至6月間,是大英帝國最黑暗的時刻,或者也可以說它是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至暗時刻。面對希特勒納粹勢力的入侵,他臨危受命成為首相,對外他要面對戰争的緊迫困局——成為第三帝國傀儡的危機;對内要直面黨内的反對派、國王的猜疑以及一群毫無準備的人民群衆。

溫斯頓·丘吉爾必須赢得這場極不均等的對戰賭注,并且想方設法将英國群眾團結起來,共同迎接接下來與希特勒及其法西斯部隊的大戰。

一個已然衆所周知的曆史命題,如何能被演繹的扣人心弦?

真是還原曆史的場景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至暗時刻》曆時數月還原了一個低天花闆地堡場景——戰時作戰部,從大門到桌椅擺放,屋内陳列,甚至随意擺放的書籍,會議記錄和日記,都是能夠以假亂真的二戰戰事堡壘情景再現。本片編劇麥卡滕經過多重努力還拿到了丘吉爾戰時内閣會議的會議記錄。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低矮的空間,狹窄緊湊的内部格局,以中景、近景、特寫為主的叙事手法,使得觀衆在看電影時不自覺的被帶到演員飽滿的情緒裡和戰時氛圍裡,讓一部以對白為主的人物傳記片充滿了張力。

至暗的影片基調以及恰到好處的燈光運用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至暗時刻》整部片子都是黑白灰的暗基調,完美呈現了丘吉爾或情緒奔潰、或孤立無援、或充滿鬥志的心境,讓觀衆在觀影時随時感受到劍拔弩張的低氣壓,感受丘吉爾難以言狀的壓力以及不屈服的意志。

而導演恰到好處的燈光也成了這部電影的閃光點:例如影片中丘吉爾的三次演講,都使用效果光,讓觀衆注意力跟着丘吉爾的演講走,感受偉大演講裡飽含的精神和信念。每一次丘吉爾背光和身處黑暗的燈光效果,都在無聲的傳遞着丘吉爾當時的心境。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偉大的影片需要偉大的演技來支撐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我們從書本上了解的丘吉爾是什麼樣的?

“英國首相

帶領英國人民取得偉大勝利的民族英雄,是與斯大林、羅斯福并立的“三巨頭”之一

是矗立于世界史冊上的一代偉人

他還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而影片《至暗時刻》則把曆史風雲人物還原為“普通人”,我們看到了一個愛抽煙酗酒,脾氣暴躁,說話嘟囔,又矮又胖的糟老頭子,也看到了一個會向妻子撒嬌,會讨好妻子的幼稚鬼。

而這不得不說加裡·歐特曼貢獻了教科書式的演技,他讓我們腦海中的丘吉爾更加立體飽滿。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加裡·歐特曼是《吸血鬼驚情四百年》裡的德古拉伯爵,《空軍一号》裡的恐怖分子,《不朽真情》裡的貝多芬,《裁縫,鍋匠,士兵,間諜》的資深間諜。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但在《至暗時刻》裡幾乎看不到這些影子以及加裡·歐特曼本人,隻有溫斯頓·丘吉爾這個人。他把丘吉爾的情緒化、煙瘾酒瘾大、狂熱的軍事家,天才的演說家,同時他也是一個普通人演繹得惟妙惟肖,甚至連秃頭上的頭發都在訴說着丘吉爾是個什麼樣的人。他讓丘吉爾,還有丘吉爾所代表的精神活了。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勝利,不惜一切代價的勝利,不管道路會有多漫長和艱難。”

人生的《至暗時刻》誰是照亮你的哪個人?

于丘吉爾而言,有三個人:

第一個是他的妻子,她在他孤立無援時第一個站在他的背後;在他情緒崩潰暴、躁時安撫他,給他提意見;也滿足于他像個孩子一樣的撒嬌。她是個真正的鬥士,是支撐溫斯頓·丘吉爾的重要力量。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第二個是國王——喬治六世。從開始的心懷芥蒂和猜忌到最後像個老友一樣交心,給他建議讓他到群眾中去獲得更大的支援。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第三個是群眾,地鐵上的這出戲也堪稱經典,群演個個演技線上,是推動影片向前最至關重要的一環,在這些群眾的話語中,态度中,堅定了丘吉爾決不放棄的底氣,他知道他不再是孤立無援,他後面站着一個國家。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正如丘吉爾所說:“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并非末日,最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茫茫人海裡,祝你遇到那個在你要倒下時站在你身後的人,那個發着光照亮你前進的人。

好劇本、好演員、好曆史、好人物、好故事,一起成就了豆瓣8.6的高分和榮獲多項大獎提名及獲獎記錄的《至暗時刻》。

一部沒有硝煙的戰争片,卻讓人熱血激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