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從北京市區驅車94公裡,穿過平谷區翟各莊與前北宮村交接的兩扇山門,方可來到毗鄰集市、桃林掩映、雞犬相聞中的平谷法院大華山人民法庭。這個法庭始建于1979年6月,位于平谷區北部山區,下轄大華山鎮、鎮羅營鎮、熊兒寨鎮和劉家店鎮。

根據工作安排,我和同僚小徐、小葛準備到大華山法庭蹲點調研兩天。這是平谷法院的同志給我的有關大華山人民法庭的簡介中開頭的幾句話。

據介紹,大華山法庭審理的案件類型較為集中,婚姻家庭、農村建房、相鄰關系和損害賠償糾紛類案件占到90%。大華山法庭十分重視運用調解方式化解糾紛,有針對性地選取需要現場勘查且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開展巡回審判,将送達、勘查、開庭和調解等訴訟環節一并在現場進行,有效減少了當事人訴累,特别是積極參與訴源治理,從源頭上化解社會沖突,三年來法庭受案數下降了33.8%。

法庭有12名從業人員,其中員額法官2人,法官助理、書記員、法警6人。庭長姓耿,是法官及助理、書記員裡唯一的男同志,這是他工作的第六個人民法庭。

他說,我們這個法庭有兩位女法官生産去了,院裡前幾天決定新派過來一位副庭長,也是女的。我們這個法庭的“娘子軍”有北大畢業的,也有政法大畢業的,雖然都是八零後、九零後,但是愛學習,挺能幹。書記員小王去年過了司法考試了,小朱也正在準備司考呢!

幾位法官助理和書記員臉上略有稚氣,她們住家都比較遠,比如書記員小朱家在密雲,開車上班路上來回得兩個多小時。是以,平時,她們住機關集體宿舍。座談中,她們說,我們這個法庭處在偏遠山區,一到晚上,外邊連路燈都沒有,漆黑一片,地裡頭走着都瘆得慌。前幾年法庭辦公樓裡過道的電燈也是昏暗的,男幹警還沒啥,我們女生夜裡上廁所都感到害怕。耿庭長來到俺們法庭後,把過道燈換了,而且給女生宿舍加了防盜門,我們一個人住宿再也不用擔心受怕了。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進了法庭的院子,滿眼綠色,院内種有玉蘭、紅果、核桃,整個院子生機盎然。後院有一小塊籃球場,除了幾棵大核桃樹之外,還種了幾株葡萄。耿庭長告訴我們,這葡萄是去年種的,今年搭了架子,應該有葡萄吃了。如果後院能開辟個小菜園兒該多好,我原來工作過的幾個法庭都有一小塊菜地,幹警自己種點黃瓜青蒜什麼的,直接供給食堂,綠色無公害,吃着香!

法庭的小食堂隻有一位女師傅,幹警們對她的面點手藝贊不絕口:她做的燒餅又酥又香,大家夥可愛吃了!

不過,法庭的女幹警們手藝也不錯,頭天我們就品嘗了她們親手包的小米粽子,香甜可口。

食堂門口有一隻黃貓,看見人就喵喵叫,喜歡在你面前撒嬌打滾,很是可愛。這個小院子生活氣息還是蠻濃的。

頭天下了一整天的雨。我們上午參加了幹警座談會,耿庭長介紹了法庭的基本情況和開展訴源治理情況,下午我們到鎮羅營鎮五裡廟村與村幹部座談鄉村治理。回到法庭後與幹警們又開展了學習黨史座談,每位幹警講了一個黨史故事并談了體會。座談會結束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六點多,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

庭長叮囑姑娘們:下雨路滑,路上小心……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第二天上午旁聽了一起訴前調解活動,并到劉家店鎮寅洞村了解基層社會治理情況。下午随同法庭人員到磚瓦窯雷鋒村巡回庭審。

……法官助理小張和書記員小朱麻利地從汽車後備箱裡拿出巡回法庭背闆和支架,大家三下五除二就把背闆給支好了。

“這桌子擺在這兒有點長,得拿掉一個,兩邊原被告席的桌子再往外一點兒……”

在老庭長有條不紊的指揮下,在這個村委會的會議室很快就布置好了巡回法庭。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今天巡回法庭審理的是一起排除妨礙的案件。由耿庭長擔任審判員,獨任審理。書記員小朱負責庭審記錄。

原告方及其訴訟代理人早就到了。原告與被告是南北鄰居,兩家院子之間隔着一條小過道。原告認為被告方在宅基地蓋的房比自己家高,而且開的窗戶正對着自己家,自己家裡有沒有人、來了什麼客人,被告人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而且被告方在宅基地上擴建了房子,造成兩房之間的通道過窄,影響了原告駕駛農用車的正常出入。

旁聽的村民大概有十幾位,大家都落座了,可是被告方還沒有到庭。

“給被告打個電話,催催,怎麼還沒到?”耿庭長對法官助理小張說。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沒過多會兒,被告方來了兩男一女三個人,三個人正要往旁聽席上坐,審判員問“你們誰是被告和代理人,往被告席上坐!”

出庭應訴的被告人是一位三十來歲的女同志,神情嚴肅,一言不發。代理人是一位中年男子,審判員認出他來,說:“老劉,你代理這個案子啊?怎麼遲到了?”

老劉有些不好意思,說:“嗨!才剛過點,我們這不到了嗎?”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現在開庭!”審判員敲了一聲法槌,法庭立馬安靜下來。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審判員向原被告方交代了雙方的訴訟權利,問雙方是否對審判員和書記員提出回避申請,雙方均表示不申請回避。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法庭調查時,審判員一開始就問原被告都住一個村,是否有親戚關系。原告訴訟代理人說,原被告是有親戚關系。

“具體是什麼關系?”審判員問。原告代理人側身問委托人:“小姑,你說吧,跟她們家是啥關系?”

自從進了法庭後就一聲不吭的原告,對法官說:“我和他們家是同一個爺爺。”

“被告人,你們兩家是這個關系嗎?”審判員問。

“是的。”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審判員:“請原告方出示證據。”原告向法庭送出了幾張現場拍攝的照片。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書記員将照片遞給了被告,被告方逐一看了看,說這是現場拍的,隻是角度不同,不像原告說的那麼邪乎,我們家窗戶礙着她們家什麼啦?

“原被告都認可這幾張照片,本法庭對現場照片的真實性予以确認。”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雙方圍繞是否構成妨礙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被告擴建房屋占用通道,緻使原告出行不便,而且兩家距離很近,原告在家裡說什麼話,被告站在自家窗戶底下都聽得清清楚楚,原告一點兒隐私都沒有……”

“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在自己家裡對你們家裡人說話聽得清清楚楚呢?何況農村都是小院子,隔着院牆,裡頭有啥動靜,路過的人聽見裡頭說話很正常……”

見雙方語言激烈,審判員及時提醒:“今天是開庭審理你們的案件,你們有什麼意見要跟法庭說,而不要針對對方互相指責,要注意語言,不能過激,更不能罵人……”

坐在被告席附近的一名歲數較大的旁聽人員,剛才是和被告方一起進來的,可能是被告的父親,幾次站起來要說話。審判員提醒他:“你是旁聽人員,開庭的時候你不能随意講話,法庭是有紀律的,如果你不聽勸阻,就請你到外頭去!”

那位旁聽人員點了點頭。審判員補充了一句,“你要真有什麼意見,可以在休庭後跟我們講,但現在不行。”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 原被告,你們在法庭上的這些陳述和辯論,基本事實是清楚的,對于争議的焦點問題,法庭要到現場看看。你們兩家離這兒遠嗎?”

“不遠。”

“我們一會兒去趟現場。”審判員接着問,“你們都是親戚關系,這個沖突糾紛也比較長了,在本法庭的主持下,願不願意調解。”

“能調解當然好,但法庭要主持公道。”原告代理人說。

“我們也同意原告提出的調解的意見。這個案件之前還有一個案件,是我們告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填埋或挪移化糞池。關于這個化糞池,據我了解,如果要挪移,鄉鎮和村裡是有補貼的。”

被告代理人接着說,“容我再說一句,大妹子,您是這幾家歲數最大的長輩,如果這個化糞池的問題解決好了,從今往後大家都會念您好,您就是這個!”代理人朝原告豎起了大拇指……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那天下午,因為還要趕回機關處理公務,休庭後,我們便與耿庭長匆匆告别了。

兩個多小時後,耿庭長給我發了條微信:

“今天下午開庭的案件和另一起案件已經調解結案。前鄰後窗玻璃貼上薄膜,讓後鄰做污水改造!”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我給耿庭長回了個微信:

兩天來在大華山法庭的蹲點調研使我們收獲滿滿,青年法官紮根法庭為民服務深深感動了我們!

你們說“要想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首先承辦法官自己得感受到公平正義”,你們還說“要讓人民群衆信任法官,首先法官要有信心把案子辦好。”這些樸實而富有哲理的語言,都是基層法官的辦案心得,很好,我聽了也很受啟發。

在人民法庭工作,天天接觸老百姓,家長裡短甚至雞毛蒜皮的事兒,隻要官司打到咱法庭來,在老百姓的眼裡可都是天大的事兒。

今天上午旁聽了退休法官老梁主持的訴前調解,不到二十分鐘解決糾紛,原告說了一句話耐人尋味:“如果年底前能把錢還了,我都阿彌陀佛了……”這句話說的不假,法官辦案定分止争,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他應該感謝黨委政府,感謝為民辦實事的老法官。特别是今天下午這兩起案件,既是鄰裡沖突,更是親人之間的糾紛,處理不好會成為世代恩怨,您通過巡回法庭審理、現場勘查調解,使原被告化幹戈為玉帛,最終以調解結案,效率之高,辦案之細,效果之好,都值得點贊!

祝大華山法庭在您的帶領下,工作蒸蒸日上。公正司法、定分止争就是法官的天職,就是為民辦的最大的實事,希望你們精誠團結、公正司法,獲得轄區百姓更好的口碑!也祝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特别是庭裡的姑娘們早日喜結良緣!

大華山來了巡回法官

圖 文|北京市進階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藍向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