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1986年6月5日,一名叫做羅納德•佩爾頓的美國國家安全局雇員被法庭以間諜罪和叛國罪被判處了終身監禁。
而在此之前,這名身負債務無法還清的國家安全局特工終于想到了自己的老對手蘇聯人,主動向其示好,并表示将出賣絕密的“常春藤之鈴”計劃,條件是蘇聯人幫忙還欠款。不久後,蘇聯間諜從這位美國特工手中拿到了一封重要的情報,原來蘇聯的海底電纜被美國潛艇已經竊聽了長達十年之久!
根據這份情報,1981年,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傾巢出動,将美國設定在海底電纜旁的監聽裝置一掃而空!為此,羅納德•佩爾頓特工獲得了蘇聯人3.5萬美元的獎勵,并作為蘇聯打在美國國家安全局中的“暗樁”存在。

圖檔:潛水員尋找海底電纜。
冷戰期間,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核潛艇基地地處勘察加半島,而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則位于隔海相望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為了友善通信,蘇聯人在兩地之間的鄂霍次克海鋪設了一條海底電纜。由于這被蘇聯人視為戰略要地,除了經常進行各種軍事演習外,水面雷達和水下聲呐密布于此,可以說是蘇聯人眼皮底下的一塊寶地。
是以,蘇聯人在利用海底電纜通信時,并沒有對信号進行加密,也沒有采取其他的通訊防護措施。
圖檔: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勘察加半島之間的海底電纜,紅圈是美國人監聽的位置。
長期以來,美國海軍就對這一區域非常感興趣,如果能成功竊聽到蘇聯人的通信,那麼就可以對前蘇聯核潛艇基地的部署、調動等情況了如指掌,毫不費力地擷取蘇聯人的機密情報。
于是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在精心策劃後進行了一場風險極高而又非常大膽的海底竊聽行動——“常春藤之鈴”。
首先要做的是定位!
蘇聯人的通訊電纜直徑隻有12.7厘米,而周圍的水域面積卻有158萬平方公裡。1971年10月,美軍“大比目魚”号核潛艇靜悄悄地潛進了鄂霍次克海北部,開着探照燈和水下攝影機,仔細搜尋電纜的位置。
沒想到的是,蘇聯人為了防止漁船對海底電纜造成破壞,特意在海底插上了“禁止靠近”的标記,無異于鬧了一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笑話。經過一周的搜尋,美軍在120米深的海床上發現了這根電纜。
圖檔:美國進行海底電纜監聽的“大比目魚”号核潛艇,初期狀态是一艘巡航飛彈核潛艇。
這裡要說一說“大比目魚”号核潛艇(SSGN-587)。
這艘潛艇本來是一艘巡航飛彈核潛艇,在水面狀态下能夠發射早期的大型戰略巡航飛彈。但是到了上世紀70年代,這些巡航飛彈已經落伍,巡航飛彈核潛艇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1968年4月,一艘蘇聯高爾夫級正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K-129号沉沒,蘇聯人由于潛艇定位錯誤導緻了搜尋工作毫無頭緒。而美國人卻憑借全球水聲監聽網絡準确找到了這艘帶有核彈頭的蘇聯潛艇。于是開始執行代号“沙子美金”的打撈行動。
期間,就将“大比目魚”号核潛艇進行改裝,将寬敞的飛彈庫改成了潛水作業庫,并加裝了機械臂等裝置,成為了海底特種作業核潛艇。後來,“大比目魚”号還真的就發現并打撈起了蘇聯K-129号潛艇的部分殘骸。
圖檔:改裝成海底作業核潛艇的“大比目魚”号。
回到鄂霍次克海底!
“大比目魚”号核潛艇派出的潛水員在蘇聯人的電纜線上安裝了竊聽裝置。
但随後美軍發現,一共有十幾條通訊線路共用這根海底電纜,竊聽到的消息混雜着各種口音的俄語單詞,監聽人員根本無法從中提取到有用的情報。
為此,美軍專門委托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研制了新的監聽裝置。這個竊聽器用不鏽鋼制成,隻需套在電纜外部即可,内置接收、強化、解碼信号的儀器,此外還有钚電池供電,當電纜中有信号時,裝置就會自動開機,竊聽電纜内的外溢信号。
情報資訊内容由錄音帶記錄,可錄150小時的内容,錄音帶用完後由美軍潛水員更換,錄音帶經過美國情報專家的分析後,便可擷取到機密情報。
圖檔:美軍潛水員放置監聽裝置示意圖。
此後,美軍核潛艇每年都要悄悄潛入蘇聯人控制的鄂霍次克海,維護或者更新竊聽器裝置,整個竊聽行動持續10年之久沒被發現。
其實,美國人的核潛艇已經在蘇聯太平洋艦隊主基地和勘察加半島核潛艇基地外圍活動了,可見膽大妄為,也說明了蘇聯當時号稱嚴密的近海反潛體系其實是漏洞百出的。
圖檔:從錄音帶中分析通訊資訊的美國情報專家。
其實故事到這裡應該就要結束了!但卻并非如此!
上世紀80年代初,為了還債而投靠蘇聯的羅納德•佩爾頓成為了蘇聯位于美國情報體系中最關鍵的一隻“鼹鼠”!蘇聯人也對其高度重視,一直保護他的安全,并要求他提供竟可能多的美國情報。
美國人對此也是一無所獲!可見當時美蘇争霸過程中情報戰的激烈,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樣的局面一直到1985年8月1日早上發生了變化!
那是一個普通的早上,位于意大利羅馬的蘇聯大使館中,蘇聯克格勃一部的副主任維塔利·尤爾琴科跟同僚們打了聲招呼後,就出門了,他說要到梵蒂岡博物館轉一轉。這位負責美國和加拿大事務的克格勃特工是一周前抵達羅馬的。結果到了晚上,蘇聯人才發現新來的尤爾琴科不見了,使館從業人員還害怕是出了車禍或者其他意外,向意大利警方報了警。
但不久,他們終于知道了真相——這位為克格勃工作了25年、深得上司賞識和信任的尤爾琴科叛逃了!
圖檔:蘇聯時期的克格勃總部。
從尤爾琴科的嘴裡,美國中央情報局獲悉了2名重要的潛伏間諜,一名就是前美國國家安全局特工羅納德·佩爾頓,另外一名是代号“羅伯特”的秘密人物。
很快羅納德·佩爾頓被逮捕,并于1986年6月5日被法庭以間諜罪和叛國罪被判處了終身監禁,為“常春藤之鈴”的故事畫上了句号。而尤爾琴科供出的另一位代号“羅伯特”的間諜,其實是美國中情局特工愛德華·李·霍華德,他背地裡也将大量美國在蘇聯的間諜出賣給克格勃,當他知曉尤爾琴科将“羅伯特”的代号供出來後,就知道自己藏不住了,是以乘機逃到了蘇聯!在美國情報界造成了遠勝羅納德·佩爾頓的大地震。
2002年7月12日,愛德華·李·霍華德帶着一身的秘密死于莫斯科郊外的别墅。他的朋友稱,他從自家别墅的樓梯上掉了下來,摔斷脖子,突然死去,對此中情局用一如既往的名言回應關切——“我們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愛德華·李·霍華德的死亡給冷戰中那些驚險刺激的間諜故事劃上了最終的休止符!
圖檔:中情局名言:“我們既不承認也不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