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藏在燕支巷16年的灌湯包

養刁了附近一帶人的胃

GUANGTANGBAO

在泉州胭脂巷(燕支巷),藏着一家遠近聞名的灌湯包店,開店16年,算不上是老字号,卻已然是附近街坊們離不開的味道,不管是幾歲的孩童,還是上了年級的老人,都是湯包的忠實追随者。

冒着熱氣的蒸籠就擺在門口,散出陣陣香氣,誘惑着每一個路過的食客。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One

一家人,打理一家店

來自安徽的梁姐,來泉已經是第16年了。早前和丈夫靠着踩三輪車載客謀生,後來丈夫去找人學做灌湯包子,才在燕支巷開起了這家小店。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位置偏、門店小,開始的幾年生意并不好,夫妻倆卻也不放棄,認真琢磨着手藝,改善口味,終于憑着好味道攢出了一片口碑,攏住了一幫老主顧。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生意越來越好後,便叫來兒子、女兒、女婿全家人一起幫忙打理,前兩年還盤下了隔壁的一間門店,專門用作操作間。

“現在我老公退居二線啦,和面的技術活全交給兒子、女婿做。我和女兒就是負責蒸、賣這些簡單的工作。”梁姐笑呵呵說道。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一家人齊心經營一家店,店雖小,但用心實在!幹淨、好吃是食客對他們一緻的好評,三天兩頭不吃,便饞得很。

“前幾天怎麼關店,都回老家啦?”

“兒子女婿回去了,我們夫妻倆也做不了啊。”

“我帶着孫子,備着勺子筷子來,哦喲一看怎麼關門了!”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Two

朝六晚八,周而複始

有人見梁姐這間小店生意火紅,問道:“你這間店,每天能賣出幾萬塊吧?”梁姐哭笑不得,說着反話:“是啊!肯定得有幾萬塊啊!”

“哪能啊!一天頂多3-5千,得顧一家老少,還有成本、店租、幫工......辛苦得很嘞!”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做吃的很累的,磨人啊、熬時間啊!”

每天早上6點便要起床備料,和面、包包子得忙上好幾個鐘頭,9點開張,騰騰的蒸籠熱氣直至晚上8點才散去,能休息的隻有晚上那麼丁點時間。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但好在一家人都在一塊,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現在孩子們分去了大部分的工作,梁姐夫妻倆肩上的擔子也輕了些。

“以前店裡,隻有我們倆夫妻,更累!”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Three

不會忽悠人的灌湯包

問起他們家的招牌,梁姐的女兒、女婿一臉驕傲:“都是招牌啊!灌湯包、水晶蝦餃、鳳爪、燒麥......都是必點。”直接把牆上的菜單統統念了一遍!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我們隻好偷偷瞄了眼大家桌上的食物,因為跟着熟客點肯定錯不了!一籠灌湯包、一份胡辣湯,就是一頓好食啦~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上海蟹黃灌湯包】

正值肥蟹的好季節,梁姐家的限定招牌也跟着上了線,皮薄肉多的蟹黃包,是這個時候絕不能錯過的美味!過了秋天就得等明年咯~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每個蟹黃包裡都是實實在在的蟹黃、蟹肉和豬肉一起混制而成的内餡。梁姐自誇這個内餡還是獨家發明的呢,在别處多貴都吃不到!

“這年頭,可不能忽悠人的,必須得是真材實料!做生意就要講良心!”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特色灌湯包】

人手一籠的特色灌湯包,便是他們家打出響聲的主角!從前6元/5個,跟着物價的上漲,現在也提了身價,9元/5個。

個個都是皮薄汁多,水當當的,咬一口湯汁在口腔迸發,十足美味!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吃灌湯包無需多餘的配料,上桌時建議先嘗一個原汁原味的,吃它的鮮!實在想豐富口感,可搭點陳醋提味。

老饕的吃法是先咬破一小洞喝湯,十分鮮甜!再一口塞滿嘴,那是真過瘾!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齊味酸辣湯】

“酸辣湯其實是我們那的胡辣湯,料子不一樣,都是菇類做的,比較有營養。”

這碗酸辣湯一定要推薦給你們試試,滑溜溜的口感,相信小朋友們都會喜歡,酸香辣的味蕾體驗也很特别哦~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胭脂巷這條老街道,并不繁華,甚至有些冷清,來往的大多是附近居民,但就是在這樣不起眼的地方,梁姐一家愣是把灌湯包做出了名頭。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這句閩南人的人生信條,用來形容這間小店,再貼切不過。一籠籠的騰騰熱氣,都傾注着梁姐一家人的汗水和熱愛!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燕支巷灌湯包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人均

15-25元(豐儉由人)

營業時間

9:00-20:00

位址

泉州市鯉城區燕支巷100号

躲在泉州舊巷子裡的灌湯包,許多人追着吃了16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