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韋香惠
編輯 | 牙韓翔
或許很多人都沒想到,拯救瑞幸咖啡口碑的是“椰子”。瑞幸最近推出的“生椰拿鐵”在社交網絡上走紅并且持續斷貨,讓瑞幸一時間又多了不少正面人氣。不少人開始在家模仿制作生打椰乳飲料,并且将“生打椰乳,yyds” (網絡流行語,“永遠的神”拼音縮寫)打上公屏。

事實上,生打椰乳已經紅過一季。2020年年底,喜茶釋出年度報告時,把“生打椰椰”系列入年度熱門産品。奈雪的茶推出了椰奶融合火龍果汁的“霸氣好椰”,上市3天便賣出十多萬杯。
而今年椰子風味似乎沒有像其他流行口味那樣褪去風潮,反而又成為大單品的趨勢。 茶百道的新品桂花龍眼冰、生椰大滿貫;益禾堂的龍眼椰椰、益杯清補涼、楊枝甘露、阿華田黃金椰椰、西瓜椰椰五款“含椰”産品。而不少城市,也都出現了以椰子飲品和甜品為主打的品牌,例如cococean椰子水、整個椰子和茶大椰等。
在中國市場,椰子風味一直存在但在此之前難出爆款。植物蛋白飲料領域占據較大市場佔有率的是海南椰樹椰汁,在2014年華彬集團引入椰子水品牌Vita Coco和随後可口可樂在中國引入Zico椰子水之後,讓椰子風味産品領域有了一定的創新推動力。
但椰子水目前也沒有發展成為主流,可口可樂還宣布停産Zico椰子水。一方面是它的單價較高,常見的一瓶330毫升左右的椰子水售價通常在10元上下浮動;另一方面其風味似乎讓嗜甜的大部分中國消費者接受。
但當新式茶飲品牌開始以椰子為題材的時候,它們則講出了新故事。
類似于牛奶更新版本“冰部落格”那樣,椰奶也有了另一種創新工藝并生産出“生打椰乳”。生打椰乳由生椰子水和生椰肉混合,經過冷壓榨工藝生産,全低溫冷凍處理,可以最大程度還原天然椰子的新鮮口感。目前市面上爆款椰子類茶飲産品,絕大多數都是以“生打椰乳”為賣點,例如喜茶的“生打椰椰”和瑞幸的“生椰拿鐵”。
茶飲品牌的産品疊代與創新是它吸引客流的主要競争力。你不難發現頭部品牌的産業研發邏輯會圍繞兩個方面進行,當季水果或者基底。
例如我們曾經讨論過的今年爆款青檸檬茶與油柑飲品,便是在水果原料上的創新。而基底的創新,除了茶之外,更多則是圍繞奶展開——燕麥奶、冰部落格和生打椰,就是不同的主角。
生打椰乳也有這自己的優勢。椰子是一種大衆較為熟悉的水果,本身氣味獨特,它像牛奶一樣比較百搭,适配性較強,可以與水果、小料、咖啡以及茶來搭配。并且作為植物基飲品,某種程度上也滿足了健康消費的需求。
生打椰乳主要是椰漿和椰子水的混合,是以在視覺效果上,也相比椰子水更濃稠,有一種刺激味蕾的欲望。而以椰子為基礎,又可以衍生出了椰奶凍、椰子奶油等系列産品,或者做成椰肉小料等。
相比牛奶或者燕麥奶,生打椰乳也更有季節屬性和場景屬性,能讓那些擅長營銷的茶飲品牌更好發揮。
喜茶去年推出的“生打椰椰”系列,“生”字凸顯出了産品的天然氣息;“打”字營造開椰子的場景感。結合公衆号的宣傳文章與消費者開展互動,以及B站的推廣短片突出海灘的熱帶風情。在一些椰子飲品為特色的獨立門店中,也能看到店員現開椰子的動作,形成售賣特色和抓眼球的吸引力。
椰子茶飲也帶火了不少以椰子為主題甜品店,并讓零售食品行業互相借鑒。椰子健康輕食品牌BOONBOON椰滿滿宣布完成數百萬天使輪融資,由新進創投領投。公開資料顯示,BOONBOON椰滿滿成立于2016年,目前産品包括椰子油、椰子零食、椰子果醬、椰子烘焙原料等各類椰子制品。
不過為了保證椰子的新鮮口感,這些品牌則要承擔更大的供應鍊成本。雖然冷凍儲存的生椰乳産品,保障了産品到消費者閱聽人的品質,但其高額的成本确實也會造成經營的壓力。據自媒體“咖門”報道,一杯飲品使用到的椰乳用量,成本遠高于牛奶,加了椰乳飲品的産品,一杯售價要15元以上,才能滿足利潤。
相較于罐裝椰子水,消費者對于椰子茶飲的價格包容程度會高一點。不過目前來看,專注椰子的新品牌仍在建設初期,雖然椰子百搭能夠在産品研發上做出更多的噱頭,但以大單品為主的茶飲品牌能夠持續生長,并且形成規模優勢,則考驗着它的研發和市場營銷能力,因為流行口味的變化過于迅速,以單一風味而不是品類劃分的賽道要跑出頭部品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