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齋之吳令:縣令當街打城隍,掏鳥窩摔斷腿,死後和城隍對罵

作者:胡說的洋芋

聊齋之吳令

聊齋之吳令:縣令當街打城隍,掏鳥窩摔斷腿,死後和城隍對罵

1

原文

吳令某公,忘其姓字。剛介有聲。吳俗最重城隍之神,木肖之,衣以錦,藏機如生。

吳縣,過去的稱呼,在今天的江蘇省蘇州市。這個地方有個縣令,忘了縣令叫什麼名字,是在他當縣官的時候,發生的這麼一件事。

這個縣令連名字都沒人知道,可卻能讓記住,肯定有他與衆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個縣令是個直男,耿直。

老百姓喜歡這樣的官,正直,清廉。因為這個,才讓人記住。就像現在一提起古代的官,都知道包公,海瑞,狄仁傑。這都是文官。

當然像和坤那樣的大貪官也比較出名。什麼事做到極緻都不容易,哪怕是做壞事。

在吳縣當地,有個民俗。當地的百姓比較敬重城隍神,就是當地的土地爺。按現在說這是迷信活動。

好像南方現在還有這種活動,每年固定時節,都會接神仙之類的。

按說當地有這種民俗活動,也算是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是好事。可這個活動鬧得有點大。

把土地爺的神像做得很大,而且做得很生動。還得穿上好衣服。這就有點過分了。

聊齋之吳令:縣令當街打城隍,掏鳥窩摔斷腿,死後和城隍對罵

2

值神壽節,則居民斂資為會,辇遊通衢;建諸旗幢,雜鹵簿,森森部列,鼓吹行且作,阗阗咽咽然,一道相屬也。習以為俗,歲無敢懈。

正好這一年,土地爺的生日。也不知道誰給土地爺定的,這天是他的生日。

當地的老百姓開始衆籌,為城隍過生日。弄輛好車,拉着城隍的神像,排場弄得挺大,排着整齊的隊伍,打着各種顔色的旗子。

一路吹吹打打,比皇上出門還熱鬧,全縣的老百姓都擠在街道兩邊,一時就戒嚴了。

就這樣的活動,一年舉辦一次,已經成了習慣。不知道當地有沒有專門的組織,借此來撈錢。

老百姓每年都掏這筆沒用的錢,沒有人敢說閑話,都習慣了。

這确實有點不了解,現在每年過一回年,老百姓吃好的喝好的。好歹這錢都落自己肚子裡了。

這個是圖什麼?花這麼多錢看熱鬧,一年一回的。看來迷信的力量挺大。

聊齋之吳令:縣令當街打城隍,掏鳥窩摔斷腿,死後和城隍對罵

3

公出,适相值,止而問之。居民以告。又桔知所費頗奢。公怒,指神而責之曰:“城隍實主一邑。

這一年,這位直男縣令來了,估計他是頭一年上任,不然他不可能不知道每年有這麼個隆重的活動。

他看見外面這麼熱鬧,他也出來看,攔住了老百姓遊行的隊伍,問:這是什麼事啊?這麼熱鬧。

當地百姓一看縣長問,就如實回答,這是在祭祀城隍神。每年都要搞這個活動,已經連續搞了很多年了。每年是以要花多少多少錢。

縣令一聽就急了,這什麼亂七八糟的,花這麼些錢。有這錢幹點實事不好,修條路也是好的。

他聽完,不理老百姓,指着那神像罵:你是城隍,這一個城都歸你管。

4

如冥頑無靈,則淫昏之鬼,無足奉事;共有靈,則物力宜惜,何得以無益之費,耗民脂膏?”

你自己說你到底靈驗不靈驗?你要是不靈,我們憑什麼每年花這麼多錢哄你玩。

你要是靈,看當地百姓這麼窮,還花這麼多錢給你過生日,你就這麼浪費老百姓的血汗錢。

蒲松齡借着直男縣令的嘴,把他想說的話說了出來,說天下的這些貪官。估計這話說誰說的也不合适,就沒給直男起名字。

5

言已,曳神于地,答之二十。從此習俗頓革。公清正無私,惟少年好戲。居年餘,偶于廨中梯檐探雀鷇,失足而堕,折股,尋卒。

說完,他讓人把拉着的神像拽下來,放倒在地上,打了二十闆子。

神仙是管那個世界的,你弄這麼個代言的形象,跑這個世界來禍害老百姓,現在歸我管,我打你一頓。

從這天開始,這個延續了多年的風俗就廢除了。其實像這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風俗,現在一樣也有。國家也在慢慢廢除。

就像現在國家不再允許放鞭炮,覺得這真是個好事。因為放鞭炮,每年出事的人不在少數。浪費錢不說,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還污染空氣。

這個直男縣令人挺好,就是愛玩。童心未泯。都當縣官了,還上樹掏鳥窩。

結果一年以後,就因為掏鳥窩,摔下來,把腿摔斷了,養了些日子,養死了。

這真是命裡該着,按說腿斷了,不至于出人命。可能那個世界的城隍借此報複他吧。

6

人聞城隍祠中,公大聲喧怒,似與神争,數日不止。吳人不忘公德,群集祝而解之,别建一祠詞公,聲乃息。

直男縣令死了以後,當地百姓就聽當地的城隍廟裡有聲音。仔細一聽,就是這縣令在裡面大聲喊。

聽着好像是跟神仙吵架,一吵吵好幾天不停。看來人死以後,就不知道累了。脾氣還那麼大。

當地百姓因為這是好官,一幫人跑到城隍廟裡幫神仙勸架。

結果也沒勸好,當地百姓就出錢又蓋了一個廟。給直男縣令也弄了個像,供到裡面。

兩個神仙别打架,一人一間房。這回不吵了。

7

祠亦以城隍名,春秋祀之,較故神尤著。吳至今有二城隍雲。

直男縣令的新居,起名字也叫城隍廟。每逢春秋兩季,老百姓都來直男這個城隍廟祭祀。

感覺這個廟,比原來那個城隍要靈驗得多。

一直到今天,吳縣這個地方,還是有兩個城隍廟。

看來沒有競争,就沒有進步。神仙也是要拼服務的。

不能因為你是壟斷行業,你就不努力,老百姓也不傻,但凡有轍,肯定就找别人,不找你了。

—WeAre Original—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