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出生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那時候由于是解放初期,物資缺乏,生産力落後,是以從小受了不少苦。小時候吃過野菜榆葉榆錢,槐花,連槐葉都吃過。由于父母重男輕女。也沒讓她讀書,是以她大字不識一個。
阿英雖然不識字,但是當嘗過沒文化的苦頭後,非常重視孩子們學習,她讓她大女兒上了衛校,懂得了一些醫學常識。再加上她老公從長輩那裡學來的針灸手藝,醞釀了一番,她家着手辦了個小藥鋪,開了藥鋪以後,阿英一下子覺得很神氣了,神氣是神氣,她也幫不上啥忙,她沒有文化嘛!一開始畢竟他們父女是剛摸索着行醫賣藥,經驗也不多,是以生意也不紅火,時間長了,女兒也在家坐不住出去打工了,她老公也隻是業餘幹幹藥鋪,該去地裡幹活就去幹活,有時候她老公在家時,往往沒有人照顧生意,可是一走偶爾也會來人,但是阿英不懂,拿不了藥,但是她很熱心,常常不辭辛苦到處去找他丈夫回來打理生意,結果費了半天功夫叫回來丈夫,來的人因為等得不耐煩早走了。這樣弄了幾次,她經常挨老公訓斥,自己也覺得挺沮喪,藥鋪的收入微乎其微,雖然如此,阿英還是覺得自己是藥鋪老闆娘,高人一等,她有時講起話來好像也覺得自己很專業,比如說,她女兒告訴她,蕃茄富含維生素C,她就告訴人家說,仨蕃茄頂個維生素。如果她在路上碰見人家有病了就說,趕緊到我家讓我老公給你看看吧,誰誰來我家看病很快就好了。結果越是這樣,人家越反感她。
阿英 由于不識字,她還經常鬧出别的笑話。由于孩子多,家裡窮,生活水準落後,以至于在零幾年的時候她和老公,也都是拉布(買布)裁剪,用自己家的縫紉機做衣服。當兒子去了市裡上班後,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把同僚淘汰的衣服拿回來給父親穿,後來有一次拿的多,想給曾經幫助過自己學費的單身大伯穿一身,阿英卻舍不得,由于兒子拿回來的都是男人衣服,她個子太小,又穿不起來,沖着那股子扣勁兒硬是穿在身上,藏藍的背心穿身上都護住了屁股,牛仔褲太長就挽起來穿,人們好奇她的穿扮,問她,阿英你穿的啥褲子哦?她便說,牛帶兒褲(牛仔褲),兒子拿回來的,這是好衣服,有的人開她玩笑說,阿英你看你穿這衣服像個幹部,她心裡想着說,我穿這衣服像幹部他爹,但是嘴不聽使喚,張口就說,我像幹部,像幹部,我像幹部他小子,然後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她說,哎我說錯了,我是想說,我像幹部他爹!
